他們是在一九五二年結(jié)婚的,到明年(編者注:此文作于一九九一年)剛好滿四十年。
四十年來,我參與他們的婚姻,在她們的婚姻中成長,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婚姻,更覺得其中有一大段心事,反反復復,層層疊疊……
那該是一九五二年的春天吧!母親穿著租來的白紗禮服,新做的發(fā)型像伊莉莎白泰勒在電影《朱門怨婦》中的造型,她將嘴唇描得小小,眼睛畫得大大,以至于在照片中顯示大吃一驚的樣子——結(jié)婚照有時看起來像畢業(yè)照,明明扭捏不安,卻顯得莊重自持。迎娶車隊從屏東開往潮州。一向會暈車的母親,往車窗外擲完扇子,先哭了一陣,然后一路吐到父親的家。一夜未眠的她,眼淚與穢物弄臟了心愛的鑲珠手套,那手套是她走遍屏東市的委托行才找到的。
結(jié)婚照中的父親,穿著粗條紋西裝,梳著七分頭油油亮亮。這一身亮麗的打扮還是難掩他憂郁的氣質(zhì)。那年他二十五歲,長得像詹姆斯狄恩,愛打網(wǎng)球棒球,常常泡電影院。有一本粉紅色的日記簿,上面記載他的戀史、他的彷徨,還有幾首短詩。他原有個女朋友,只因八字不合不能結(jié)婚,那女子是他在球場上的搭檔,長得健碩活潑,可惜這段戀史終究成為遺憾。聽說在婚前的一夜,父親在天井里兀自抽煙沉思一直到天亮。照片上的他,眼眶下陷,比母親還小的嘴唇似乎微微顫抖著。
婚姻的開始通常是甜蜜的,哪怕是陌生的男女,婚姻令我們回歸男人與女人一對一的關(guān)系——剛結(jié)婚的父母親不知如何稱呼彼此,婚前總共才見過幾次面,說的話不到二十句。母親說到這里抿著嘴說:“我總喊他‘喂,要不然就挨近他身旁,直接把話說了?!被楹蠛脦啄辏赣H才喊母親“林妹”,那是她的日本名字,意思是“認命”;母親則喊“欸”,那是發(fā)語詞,也像驚嘆號,就暫充名字。
我總愛問:“難道就沒有比較浪漫或者有點甜蜜的事嗎?”母親又抿著嘴說:“就那么一次,我說天涼了,沒有大衣穿,其實我也并非那么需要一件大衣,不過有件事可以共同說說也是好的??此麨槲易鍪?,心里總是歡喜。你爸爸聽了我的話默不作聲,面上一陣烏一陣暗,過了不久,他把大衣給帶回來了,后來才知道那件大衣足足花去他一年的薪水。他那個人哪,很深意?!?/p>
婚后一年,大姐降生,剛做爸爸的父親,對小嬰兒充滿新奇細膩的感情,他在日記上寫著:“趴在床上看著小小的嬰兒,不相信那是我的孩子,就為這不相信,發(fā)呆很久?!备赣H的日記大約在大姐滿周歲時中斷,因為過不久我就降生了。
那時家中人口浩繁,吃飯得敲鐘分配食物。五十年代的臺灣,人人得了饑餓癥,飯量奇大,配給的米又粗又黃,很快就米缸見底,嬰兒喝米漿,大多數(shù)的人吃番薯簽。父親每天騎一個多小時的石子路,到鄉(xiāng)下教小學,很快地被石頭顛出胃潰瘍。生活的壓力讓人無氣可出,父親越來越沉默,母親越來越嘮叨。他們都來自破碎的家庭,不知道什么叫愛,他們正要開始學習。
婚姻的開始其實是充滿險境的,年輕是致命傷,性別差異是致命傷,不認命更是致命傷——有好幾次,母親半路攔下父親的腳踏車不讓他出門,父親推開她,還是走了,這一走,非到夜深人靜不可。他總是躲到電影院里,連看好幾場電影。也許是電影看太多,給大姐取的名字有點洋味,只因迷上艾娃嘉娜,大姐的名字也有個“娜”。
從我有知開始,母親就常跟父親賭氣離家出走?!俺鲎摺边@件事在那時的女人心中,大約帶著轟轟烈烈的性質(zhì),她不見了、她自由了、她恐慌、她想念、著急、擔心,于是她又回來了,這種短期的抗議帶著一點毀滅性也帶著一點甜蜜,一直到她發(fā)現(xiàn)這行徑無濟于事,才不再興起逃家的念頭。
對于這種抗議,父親通常沒有反應(yīng),應(yīng)該說不知如何反應(yīng),他自己的母親曾經(jīng)為了抗議離家二十年之久,他習慣了。因此母親只有無趣地自動回來。記得有一次在街口玩,看到好幾天不見的母親突然出現(xiàn),手里拎個包袱。她牽著大姐跟我,各給我們一個牛博士泡泡糖。我那時還覺得挺高興的,母親每出走一回總會讓我們得到額外的禮物:一個牛博士泡泡糖要五毛錢哪!
如果在婚姻中,女人要在男人身上尋找浪漫熱情,男人要在女人身上尋找溫柔體貼,那注定是要失望的,我們??吹降氖?,女人結(jié)婚越久越強悍,男人越來越古板無趣——生了五個孩子之后的母親,也許覺悟到這點,因此變得強大起來,她不再離家出走,轉(zhuǎn)而要重整這個家。那時的臺灣也開始變了,人們一面喝美援的牛乳,穿外國救濟的衣服,一面蓋工廠、開商店,一時之間,家庭中冒出許多時髦的東西,席夢思床、咖啡粉、假睫毛、冰淇淋、牛油面包……
也許母親聞到了這股新鮮的氣息,她把家里的廂房改成商店,把豬舍夷為平地,柴房擴建為小朋友的房間,于是,一家規(guī)模不小的藥局開張了,她變成鎮(zhèn)內(nèi)最年輕的藥房經(jīng)理兼藥劑師。頗通藥理的母親開拓另一條財源,使我們在五十年代就擁有第一臺電話、第一臺電冰箱、第一臺電視機,還有許多奢侈的進口衣飾。
在經(jīng)濟上,父親漸漸變成次要的角色,但他也不能不承認母親的魄力與才干。從那時起,他常帶著釣竿失蹤一兩天,不過,從海邊回來,他總邊打瞌睡邊看店,有時還幫忙進貨,打掃環(huán)境。據(jù)母親說這是她感覺一生中最如意的一段時間。
妻子在經(jīng)濟上精神上獲得獨立,不但不會威脅丈夫,反而更容易得到平等的愛——卸除傳統(tǒng)家庭壓力的父親,在生活上更為悠哉,釣魚、種花、養(yǎng)狗、打球、練字;而母親變得更為開朗、自信,更懂得如何妝扮自己。她的店里總是高朋滿座,時而日語時而國語時而閩南語,甚至是客家話山地話,她都能朗朗上口;上至鎮(zhèn)長校長,下至賣豆花收破銅爛鐵的,都是她的好朋友,有人說她更像民眾服務(wù)站的站長。
三四十歲是婚姻的疲憊期,男人覺得壯志已消卻不服氣,女人覺得青春不再卻不甘寂寞——當我知道有人暗戀著父親,緊張得常做噩夢。那個女人不漂亮卻很年輕很清純,她常帶我們出去玩,教我們唱歌,在父親面前卻含羞不語。那時年紀尚小的我,抓住一些事實的尾巴加上許多幻想,事情就變得具體真確。每當看到那個女人,我心里既感激又痛恨,感激她了解父親不為人知的好處,痛恨她故意討好我們。也許這一切都是幻想,但是千萬不要小看一個十歲的女孩,她已能夠監(jiān)視父母。
至于母親,幼稚的我,認為她好像胖了一些,以我追求百分之百的純美標準,她應(yīng)該不具危險性。后來我才知道事實并非如此,然而那已是時移事往了!比較罪惡的是,那時常做母親亡故或病危的夢,醒來之后哭泣不已驚悸不已,以至于那幾年的心境猶如在墳地里。啊,對母親的愛居然是這樣強烈且凄愴!
據(jù)我的監(jiān)視,父母親應(yīng)該沒有背叛過彼此,一方面是他們的道德觀念太強,一方面是他們的感情越來越好。每當父親因公出差時,總是帶著一兩個小孩,每到一個旅社,第一件事便是打電話給母親。同行的人都笑他帶小孩很是不方便,從那些旅游里,我知道一些已婚男人的婚外游戲。常常我們正要入睡時,同行的人來問父親要不要參加“特別節(jié)目”,父親總說:“不行,有小孩在呢!”年幼的我依稀體會特別節(jié)目不是什么好事,夜里醒來幾度找尋,父親總是在房里。一直到讀大學,孩子們還是喜歡到旅館去突襲他。后來出國旅游機會漸多,他每到一處便給家人發(fā)一張明信片,張張都是工整的鋼筆字。他都是這樣度過異地的漫漫長夜嗎?
然而,我總想在父母親之間找出一些浪漫美麗的愛情事跡,結(jié)果常令人失望。他們跟一般的柴米夫妻并無兩樣,閑時靜靜相對,怒時互打冷戰(zhàn),他們甚至從來不過結(jié)婚紀念日,也很少相偕外出。只是備受母親呵護的父親,體態(tài)容貌比一般人來得年輕,除此之外,毫無蛛絲馬跡。只有一次,當祖父闔目去世那時際,全家人慌亂悲泣,父親卻避而他去,只見母親鎮(zhèn)靜地替祖父梳洗換衣,額上的汗水一顆顆掉落下地,等到一切就緒,才見父親出現(xiàn),臉上的皺紋加深許多。第一次我對他感到失望,母親卻淡淡地說:“他心腸太軟,怕見死亡,縱使是父親,也不敢面對。我可以替他,我不怕!”這時我才能稍微了解,夫妻之間的包容可以到什么程度。
轉(zhuǎn)眼四十年就過去了,他們兩人在面貌、身材、脾氣、地位上的競賽漸漸拉成平手。母親年輕時豐滿艷麗,父親清癯斯文;中年時母親七十公斤父親六十公斤;老年時兩個體重居然一樣,都是六十九公斤,面貌一般慈祥,脾氣一般平和,地位互相制衡,這歷程可得花上四十年。
當我第一次帶德古到家里時,德古與父親都是木訥的人,兩個人卻相談甚歡。母親在一旁耳語:“你不覺得他有點像你爸爸?”看著那兩個越看越像的男人,我仿佛穿透三生三世的時空,不由得一陣悲一陣喜,原來所謂的姻緣竟是這樣子的!
我原有過獨身的打算,也曾發(fā)過兩個誓:第一不當老師;第二不嫁讀中文系的本省男人,因為他們最有大男人的嫌疑。沒想到拖到三十來歲還是攻進圍墻,而圍墻里的那個男人,居然既是中文系的又是本省籍的。最可笑的是,我也輾轉(zhuǎn)曲折地執(zhí)起教鞭。造化戲人,這些事給我最大的教訓是:最好少發(fā)誓。
結(jié)婚那一天,母親拿出她當年出嫁戴的手套,我套上它,它潔白如新,乳白色的小珠珠,好像是淚水凝結(jié)成的,我仿佛看到母親離家時哭泣的面容。我問母親:“您認為爸爸是個怎樣的人?”她想了一下說:“他是一個很聰明很有修養(yǎng)的人。”這不太像是妻子的評語,比較像是老師的評語,我又問:“那您覺得德古是個怎樣的人?”她說:“太瘦了!不過是個好人,你放心去嫁吧!”
母親為我套上手套,婆婆卻送我一大束玫瑰。在婚禮進行中,我比任何一刻都迷惘——也許婚姻只是這樣,明明知道玫瑰有刺,卻要去捧它,最好得戴上手套才行。
(選自《周芬伶精選集》 / 臺灣九歌出版社)
·責編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