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 蝶
價值連城的珠寶背后,需要傾注多少熱情與心血才能成就它的華美?本文帶您深入卡地亞(Cartier)巴黎珠寶作坊,一窺一件璀璨、神秘、足以傳世的珠寶,是如何艱辛而美麗地誕生。
為了深入了解一件珠寶從制作到完成需要經(jīng)過多少道復雜的工序,筆者來到巴黎Cartier珠寶工作坊,實地紀錄了一件珠寶誕生的過程。
珠寶誕生步驟一:
選購寶石
卡地亞有專精于特別領(lǐng)域的采購者,他們都是和卡地亞擁有百年情誼的珠寶家族,有的專精挑選有色寶石,有的精于收購鉆石,還有一些寶石商則專門收集稀有寶石;有時候卡地亞會讓世界各地的供應商自己送貨上門,不過卡地亞也會主動和寶石收藏者見面。在這個高級珠寶的小小世界中,卡地亞可以接觸到很多最頂級的寶石,因為收藏者一得到價值連城的寶石,通常第一個想到征詢的品牌都是卡地亞。
珠寶誕生步驟二:
確定設計風格和方案
寶石進入珠寶工坊之前,還要經(jīng)過一系列復雜的程序,最主要是要讓設計師先決定設計的風格及方向。正常的程序是,有一些設計師每天會到工作室看看寶石,決定需要的大小和數(shù)量,然后提出設計方案。
提案出來之后,會組建一個決策小組,其中包括采購員、設計師、工作室的負責人等大概4~5人,共同決定哪一張才是最后的設計圖。設計師必須在紙張上非常詳細地說明如何將產(chǎn)品制造出來,包括寶石的大小、形狀、所需數(shù)量、如何制作,其效率、精準度必須精確到完美。然后看外表設計是否適合當代女性,是否融入生活風格,最后由工作室負責人提供建議,然后修改;再討論,再修改……這是一段持續(xù)進行的步驟。
珠寶誕生步驟三:
造蠟模,將金屬鑄造成型
卡地亞的頂級珠寶作坊位于瑪?shù)律徑烫酶浇?,工作臺面上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工具,有火炬、鑷子、電銼、鐵錘,還有各種尺寸的鉆孔工具。
工作室里大概有30來個工匠,其中負責鑲嵌的大約6人,磨光人員則不到6個,還有專門負責切割鉆石的鉆石切割師(diamond cutter),他們和其他的切割工匠不同,只會切割鉆石,不過不是切割從未琢磨過的鉆石,而是負責修飾鉆石形狀的人。另外制造過程還需要鑄模人員。
以前這行業(yè)的人大概在十三四歲左右做學徒,現(xiàn)在則可能是18歲到25歲左右入行。因為通常入行10年后才開始有機會接觸到寶石的設計和制造過程,因此很多人忍不住半路走人,但這也表示,留下來的都是最頂尖的人,通常30個人里面最后只會剩下3個珠寶設計師。
作坊中惟一現(xiàn)代化的工具就是壓縮器,它可以壓縮蠟,還備有純氧氣讓火焰更旺盛更熱。把寶石準備好了,就要準備鑄蠟。以前珠寶這一行很少女性加入,因為在鑄造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體力,才能將金屬鑄造成期望的形狀;但如今新科技出現(xiàn),可以先運用蠟來鑄模,有了蠟模型再將金屬鑄造成型就比較容易了,因此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了這一行。
珠寶誕生步驟四:
磨光
金屬成型后,就要開始磨光,每個鑲嵌寶石的孔都要細心琢磨,連背面和里面都不能馬虎。這種細致的活是沒有辦法用機器替代人力進行的,因為機器的力道都一樣。有個看起來才十幾歲的女生正用棉線加石灰粉在磨光金屬上讓寶石透光的洞。我問:“磨光這個洞需要多久的時間?”“8小時。”她回答。
珠寶誕生步驟五:
鑲嵌
最后的鑲嵌步驟,卡地亞通常使用3種最主要的鑲嵌法:爪鑲、包鑲和密釘鑲。例如卡地亞經(jīng)典的Panther系列就是采用密釘鑲的方法。作坊里有3位專精于這幾種傳統(tǒng)鑲嵌法的工匠,他們都在卡地亞工作了至少十幾年。只見一個工匠把寶石放到金屬上,然后立刻從金屬片中拉起6個小部分固定寶石,再把突出的金屬撫平??磥?,一件珠寶已經(jīng)在這個小空間中誕生了!
當然,后續(xù)還有很多瑣碎的細節(jié),因為一件珠寶從完成到銷售還要一段很長的審核時間。審核過程非常嚴格,就算是細小的錯誤,顧客根本看不到的瑕疵,都必須糾正才行。目前卡地亞的產(chǎn)量大約是一年500件,包括戒指、項鏈、手鏈等等,但是這數(shù)量并不一定,要看每件產(chǎn)品需要的時間:通常戒指一個星期就能完成,但是項鏈則需要1600小時至2000小時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