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和
在華夏大地,尤其在長江以南各省的濕地,生長著一種奇異的藥草,它聞之有一股如魚蝦海鮮般的濃烈腥氣,但經(jīng)加水煎煮后飲之卻沒有了腥味,這就是享有“天然抗菌素”盛譽的良藥——魚腥草。魚腥草古代稱蕺菜,今人又稱狗貼耳、肺形草?,F(xiàn)代科學研究揭開了魚腥草帶有奇異的生魚腥氣之謎,原來是藥草中含有散發(fā)濃烈腥氣的揮發(fā)性物質(zhì)甲基正壬酮、月桂醛。經(jīng)煎沸,腥氣物質(zhì)揮發(fā)消失,故飲之不腥,頗為可口。
中醫(yī)認為,魚腥草味辛性寒,入肝、肺二經(jīng),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利尿消腫、去腐生肌之功。全草煎服,可治咽喉炎、扁桃體炎、風熱感冒、百日咳、肺炎、肺膿瘍、痢疾、腸炎等疾。搗敷或外用煎洗,可治癰、疔、痔、外陰瘙癢、蛇傷等癥。據(jù)《滇南本草》載,魚腥草“治肺癰咳嗽帶膿血。痰有腥臭。大腸熱毒,療痔瘡”;《本草綱目》述,魚腥草可“散熱毒癰腫。瘡痔脫肛,斷瘧疾,解硇毒”?,F(xiàn)代藥理實驗也已證實,魚腥草的有效成分魚腥草素(化學名稱癸酰乙醛),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卡他球菌、流感桿菌等致病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結(jié)核桿菌及霉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對某些病毒、真菌,也有對抗作用。
現(xiàn)代醫(yī)藥工業(yè)已成功地提取出魚腥草中的有效成分——魚腥草素,制成“童腥草素鈉片”,用于防治慢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女性附件炎等。也有制成“復方魚腥草片”,內(nèi)含魚腥草、黃芩、板藍根、連翹、金銀花等藥,用于防治外感風熱引起的咽喉疼痛、急性咽炎、扁桃體炎等癥,有清熱解毒之功。上述兩藥,均為居家、旅游備用的良藥。
夏末秋初,是野生或人工栽植的魚腥草莖葉肥嫩的時節(jié),適宜采集鮮用咸曬干備用。下面列舉數(shù)則魚腥草的治病便方,供讀者參考。
(1)治肺部感染:取鮮魚腥草100克搗汁,調(diào)少許食鹽開水沖服,1日2次。伴有膿痰、血痰者,取鮮品60克(或干品15克)、天花粉15克、側(cè)柏葉15克同煎湯服用,1日2次。
(2)治肺結(jié)核:有陣咳、盜汗者,取魚腥草鮮品60克、豬肚1個洗凈,將魚腥草填入豬肚內(nèi),文火熬煮,飲湯吃肉,每日1劑。
(3)治痢疾:取魚腥草干品20克,山楂炭6克,濃煎湯,調(diào)少許蜂蜜服下,1日2次。
(4)治痔瘡、肛癰、外陰瘙癢:取鮮品適量,煮水外洗,1日2次。
(5)治療癤、癰腫:取鮮品適量,洗凈、搗爛,外敷患處。或取干品適量,研未,加少許蜂蜜調(diào)勻外敷。
(6)治外感風熱、咽喉疼痛:取復方魚腥草片,一次4~6片服用,1日3次??勺眉泳SC銀翹片2片、復方板藍根片3片同服,均為1日3次。
(7)治慢性支氣管炎、久咳:取魚腥草素鈉片,一次2~3片口服,1日3次??勺眉訌头交⒍萜诜?,一次1~2片,1日3次。
上述以魚腥草或其提制的中成藥治療,價格便宜,只要對癥治療,皆有良效或有輔助治療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