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家住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城北郭村的蔡鵬飛,由父親花一萬元錢,托熟人把他的農(nóng)村戶口轉成了城市戶口。1997年,18歲的蔡鵬飛高中畢業(yè),因在城里找不到工作,只好回家務農(nóng),但因戶口不在農(nóng)村,村里已收回了他的那份承包責任田。這樣,蔡鵬飛不僅沒有耕地、宅基地,就連村民選舉權都沒有了。
像蔡鵬飛這種情況的人還有很多。高青縣公安局戶政科的工作人員主,當年“農(nóng)轉非”最熱的時候,這個人口30多萬的縣城二年就有1000多人花錢買城鎮(zhèn)戶口。
農(nóng)轉非是中國戶籍制度中的特殊現(xiàn)象。戶籍部門改了,其他部門如計劃生育、勞動、民政、教育的政策仍然是根據(jù)二元戶籍制度來制定的。大量農(nóng)村人口在制度安排下轉為城市人口,卻沒有對他們進行適應新生活,從事新職業(yè)的必要的培訓和教育。對于他們的社會保障和生活保障也缺乏相應的制度性安排,由此造成的影響目前還不是很嚴重,但仍然不容忽視。
試試親子
屏幕上展示著任長霞、劉翔、李詠和比爾·蓋茨的照片,臺下的5名孩子在紙上寫下自己心中的偶像;5名孩子的父母則在臺上認真思考著、揣度著誰才是自己孩子的偶像,隨后也寫下了答案。當謎底逐一揭疵,有的父母猜對了孩子的想法,有的父母則不那么了解孩子。筆者在酒仙橋街道組織的“比家庭和諧、促人文奧運”活動中“心心相印”板塊上看到了這有趣的一幕。
“我還以為你會最喜歡李詠叔叔呢,你不是最喜歡他的節(jié)目嗎?”活動后筆者看到一位家長正認真地問自己的孩子。孩子笑著說:“您不知道吧,最近我看了任長霞阿姨的故事,我現(xiàn)在最喜歡她。”這位猜錯了孩子偶像的家長深有感觸地對筆者說:“這次活動給我很大啟迪,我們愛孩子,但更需要去了解孩子。從前我忽略了這一點,”
網(wǎng)上面試
對許多想請保姆的家庭來說,雇個手腳勤快、做得一手好菜的川妹子保姆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工作忙,如何抽出時間去尋覓合適的保姆卻讓人發(fā)愁。四川一家家政服務公司近日開通了“川妹子遠程面試系統(tǒng)”,使雇主即使遠在千里之外,也可以安坐家中挑選合意的保姆。
成都安位家政服務公司總經(jīng)理宋瑞說:“開通川妹子遠程面試系統(tǒng),雇傭雙方可以看到對方的圖像,聽到對方的聲音,雇主不僅可以詢問保姆各種問題,還可以讓保姆在攝像頭面前展示做飯菜、收拾家務等具體技能,這樣直接的交流可以為雇主節(jié)約許多時間和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