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柴人
喜!打工仔火車上覓商機
韓景川,1977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鄭州市郊區(qū)的一個農(nóng)村家庭。1997年,他高考落榜后,來到廣東打工。一開始,他在東莞市的一家皮鞋廠做小工。后來,他跳槽到了一家電子廠打工。
2002年,韓景川從廣東乘火車回鄭州過春節(jié)。為了省錢,他買了最便宜的一趟慢車的硬座票。由于第一次帶著1萬元“巨款”回家,韓景川不敢在車上睡覺。當時臨近春節(jié),返鄉(xiāng)的民工特別多,因而車廂里的空氣十分污濁,原本不暈車的韓景川頭一次暈車了。他的頭一直昏沉沉的,感覺十分難受。這時,韓景川想:要是能有什么娛樂方式消遣一下,轉(zhuǎn)移一下注意力就好了!可是,由于走得太匆忙,他沒有帶報紙,也沒來得及買雜志。他是一個貧寒的打工仔,平時更舍不得拿錢出來賣MP3之類的奢侈品,因此,他只好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地苦熬著。
終于到達鄭州了。這時,已是半夜。韓景川背著大包行李,迷迷糊糊地走上站臺。外面的冷風一吹,他猛地打了一個寒顫,隨后就“哇哇”大吐起來。到家后,韓景川就病了,去醫(yī)院打了一周多的點滴,花了800多元后,他的病才好轉(zhuǎn)。
春節(jié)期間,韓景川和幾個同學聚會時,商定一起去少林寺玩。正月十四,他們一行5人坐上了開往嵩山少林寺的豪華大巴。這是韓景川有生以來第一次坐豪華大巴。驚奇地發(fā)現(xiàn),豪華大巴里竟然免費播放VCD碟片供乘客欣賞。韓景川當即想到這次坐火車回家時,如果能在火車上看碟片,轉(zhuǎn)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也許自己就不會暈車,也不會生病,多花那800多元的冤枉錢了。
從少林寺回來后,在豪華大巴上舒舒服服地看電視的場景,一直盤旋在韓景川的腦海里。他由此想到,要是能把微型電視機和碟機搬上火車,提供VCD碟片供乘客欣賞,像錄像廳一樣收費,肯定能賺錢。
說干就于,韓景川當即趕到鄭州火車站,詢問在火車上做出租碟片生意需要辦哪些手續(xù)和證件。但是,車站的工作人員告訴他,從來沒有聽說有外來人員在火車上做生意的,要是真想干,可以直接找列車長聯(lián)系。
韓景川費了一番周折后,終于找到了幾位列車長。可他們都一一拒絕了他。理由是沒有先例,不可行,而且他們從來沒有聽說坐在火車上還能看VCD。雖然碰了釘子,但韓景川并沒有灰心,他開始苦苦思索怎樣才能把生意做到火車上。
不久,韓景川偶然認識了一個保健襪推銷員。那人每天在火車上推銷保健襪,但他卻不是列車員。他告訴韓景川,只要向列車長交一定的費用,就能在火車上推銷東西。韓景川聽后大喜過望。于是,他不停地往火車站跑,向列車工作人員訴說自己的想法,誠懇地希望得到支持。最后,車站的工作人員終于被他的誠心打動,同意接納他為車組臨時人員,但他每月得交一定的費用,韓景川爽快地答應了。就這樣,他憑著自己的努力,順利地敲開了幾十次列車的大門,邁出了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步。
爽!火車上租影碟讓我賺賺賺
2003年,韓景川拿到“通行證”后,立即著手準備工作。由于火車流動性較大,他不需要辦理各種營業(yè)執(zhí)照,只需準備好設(shè)備就可以了。為了節(jié)約成本,他花了1000元,從家電維修部和廢品收購站買了10臺可播放VCD碟片的二手微型電視機。隨后,他又買了幾十盤市面上新近推出的流行影碟就正式“上崗”了。
第一天,韓景川身穿列車工作人員制服,推著手推車,在列車上來回推銷。由于剛開始,經(jīng)驗不足,他叫喊的聲音不大,向乘客介紹生意的技巧也很“嫩”,因此,連續(xù)走過了幾節(jié)車廂后,他連一臺機子也沒有租出去。韓景川意識到這一點,他抖擻一下精神,信心十足地重新推出手推車,挨個座位向乘客推薦。每到一處,他就拿出新片影碟,耐心地向乘客介紹,并把原先定的價格降了下來,定為每小時收費5元,5小時20元,以2小時起租。
漸漸地,韓景川不再緊張了,給顧客介紹業(yè)務的技術(shù)也提高了很多,他的生意也終于有了起色。第一天做下來,他成功地出租了6臺小電視,賺了200多元錢。韓景川信心大增,干勁更足了。
跑過許多線路后,韓景川漸漸總結(jié)了一些規(guī)律:不能在慢車上做影碟出租生意,因為慢車的火車票比較便宜,流客較大,車廂相對擁擠,手推車前進十分困難,而且坐慢車的主要都是外出打工人員,他們一般舍不得花錢觀賞影碟;而在車次前帶“K”、“T”的快車或特快上做這種生意就很合適,因為坐這種車的人相對較少,手推車在車廂內(nèi)穿行比較容易。再有,坐這種車的乘客大多經(jīng)濟較為寬裕,不會太在意花點錢欣賞影碟,他們只圖旅途愉快,所以租機子的人較多。隨后,韓景川就調(diào)整了策略,主要在快車和特快列車上做生意。調(diào)整方案后,一個月做下來,他竟收入了近2萬元。
韓景川越干越熟路,越干越輕松。由于快車上的乘客對服務要求較高,韓景川為了招攬更多顧客,又增加了“義務提醒”服務項目。在此之前,韓景川背熟了各個站點的到達及開車時間,每當遇到乘客觀看影碟又擔心錯過下車時,他就主動為他們免費提供“義務提醒”。在列車到達旅客下車的站大約還有30分鐘的時候,他就提醒乘客準備下車并收回機子。這樣一來,就免除了許多旅客的后顧之憂,也為他贏來了不少生意。
大半年過去了,韓景川差不多已經(jīng)練成了“火眼金睛”,他能從乘客所處的位置,他們的反應和眼神,一眼看出對方是否會成為他的“潛在客戶”。這樣選準重點目標,有的放矢地工作之后,他少費了不少口舌,掙的錢也而越來越多,每月都有五六萬元的進帳。
變!求新求異求奇小本生意掙了100萬
隨著閱歷的不斷增長,韓景川摸到了很多做生意的門道為他迎來了滾滾財源。
一次,韓景川在一節(jié)軟臥車廂推銷影碟時,一對大學生情侶問他有沒有獲美國奧斯卡獎的電影《風語者》的影碟。韓景川說沒有,他們當即流露出很失望的表情。原來,他們在學校選修的是電影專業(yè),教師放過這部影片,他們看后,感覺非常好,很想重溫一遍。事后,韓景川想,看這類文藝片的人雖然很少,但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都比較高,能夠出高價看他們所喜歡的影碟。如果想多掙錢,這部分客源絕不能忽視。于是,他專門跑到各大影碟店、新華書店和中央電視臺影片庫查詢,甚至網(wǎng)上求購,終于買到了100多部各大電影節(jié)獲獎的中外影片。事實證明,他的做法是對的,雖然他把許多難覓的文藝片的租價定為10元,是普通影碟的兩倍,但仍然租得很好。
還有一次,韓景川在火車上遇到一位帶著一個大約3歲小女孩的婦女。當時,孩子正發(fā)燒,一路大哭大鬧,怎么哄都無濟于事。孩子的母親對韓景川說,如果能有動畫片《天線寶寶》就好了。她的孩子1歲多起,就喜歡看《天線寶寶》。每當孩子生病哭鬧或是撒嬌不吃飯時,只要一放《天線寶寶》給她看,她立刻會變得十分乖。韓景川不好意思地說他那里沒有她想要的《天線寶寶》影碟。但他的推車里剛好有一盤連成人都比較喜歡看的日本動畫片《蠟筆小新》,何不拿來給孩子試試看呢?果然,正哭鬧的孩子看到《蠟筆小新》后,眼睛開始一眨不眨地
盯著屏幕看。兩分鐘后,她不但完全停止了哭鬧,還一邊看一邊拍著小手,發(fā)出了會心的笑聲。孩子的母親高興極了,當場非要多給韓景川50元錢不可,并說他幫了她的大忙,要不孩子一路哭影響其他乘客不說,還會哭壞身體的。
經(jīng)歷了這兩件事,韓景川體會到顧客的需要才是最為重要。要想賺到錢,必須了解顧客需要什么。于是,他根據(jù)不同年齡段乘客的特點和不同層次的需求,精心設(shè)計了一些調(diào)查問卷,分發(fā)給旅客。然后,根據(jù)回收的問卷,精心調(diào)配了自己現(xiàn)有的碟片結(jié)構(gòu),增添了大部分旅客喜歡的碟片、歌曲MTV碟片、槍戰(zhàn)警匪片和港臺現(xiàn)代情感都市劇等;為戲劇愛好者準備了豫劇、京劇、黃梅戲和川劇等名優(yōu)劇種的唱腔VCD;為喜歡相聲小品的人準備了趙本山、黃宏、趙麗蓉、鞏漢林和潘長江等人的小品光盤;還為影劇迷準備了美國進口大片、偶像劇、演唱會和日韓劇等。經(jīng)過這樣完善后,韓景川的“電影庫”可謂花樣繁多,應有盡有,基本能滿足各類乘客的需求。
為了滿足客人的觀賞需求,提高觀賞質(zhì)量,韓景川后來掏了近3萬元從商場購買了7部掌上移動DVD。一天,一位浙江客商看到韓景川的移動DVD后,大喜過望,當即要求買下一部。韓景川卻猶豫了,自己只出租可沒有準備出售呀?客商大概看出了韓景川的顧慮,表示愿意以高出韓景川購買價500元的價格當場買下那臺DVD。短短幾分鐘之后,就賺了500元!韓景川高興極了。后來他才知道,原來這位客商本來是在鄭州機場乘飛機去云南的,但因事延誤了班機,而他又不愿意等上幾天后,坐下一次航班,就只好選擇坐火車。他先要到北京,后輾轉(zhuǎn)到哈爾濱,再到烏魯木齊,然后轉(zhuǎn)道上海,最后飛往云南;因生意繁忙,他這一個月的大部份時間都得在火車上度過。他最害怕寂寞,剛好韓景川的移動DVD可以解決他的難題。
此后,韓景川總會多備幾部新款的時尚移動DVD,以備那些需要旅途娛樂,但沒來得及購買的旅客購買。半年的時間里,韓景川竟然賣出了20多部移動DVD,又小賺了一筆。
后來,韓景川還不斷調(diào)整經(jīng)營策:學生返校高峰期,他租學生喜愛的片子,賺學生的錢;民工潮時,他就租一些通俗片子,賺民工的錢;節(jié)假日和旅游旺季,他就帶上各種片子,滿足各類乘客的需求,—大賺喜慶錢。由于生意做得靈活,他的收入直線上升,最多的一個月,他竟然賺到了8萬元!
到2004年10月底,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韓景川就賺了100萬!現(xiàn)在,他在鄭州市繁華的南陽路“太極公館”小區(qū)購買了一套價值40萬元的復式樓房,還買了一輛捷達轎車。
韓景川成功的事例告訴我們,隱藏在我們身邊的致富機會其實很多。只有想不到的,沒有辦不到的,敢想、敢于,你就能成功!
編輯/黃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