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運健
澳大利亞財政部長科斯特洛(Hon PeterCostsllo)突如其來地宣布退出政壇,讓原本已經(jīng)失去政權的自由黨陷入困境和雪上加霜,因為在大選中慘敗的自由黨,原本期望這位德高望重的領袖能帶領他們擺脫目前的困境,在下屆大選卷土重來。
但這位澳大利亞史上在任最久的財長卻選擇急流勇退,并認為應該給機會其它人,領導自由黨再出發(fā)。
本來有機會取代霍華德成為澳總理的科斯特洛,選擇瀟灑地退出政壇,其實是明智之舉,至少這比選民唾棄的方式離開還有體面?;羧A德就是因為過于相信自己的魅力,結果幾十年的政治生涯,在羞辱聲中畫上句點。
但也不能怪霍華德堅持參選到底的舉動,因為主政11年半來,澳大利亞的經(jīng)濟一直都保持增長。而過去的歷史也從沒有過選民在經(jīng)濟好的時候拋棄過當屆政府的紀錄。
只是,霍華德卻沒有想過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個道理。他沒有想到自己在位時間太長了,結果反而成了包袱,由于大多數(shù)選民都有“總理該換人了”,“該給工黨一個機會了”的想法,加上陸克文成功地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及電臺與年輕“Y世代”溝通,霍華德想不敗都難。
環(huán)顧全球,確實沒有從政者會選擇急流勇退。美國前副總統(tǒng)戈爾是其中一個例外。當年,如果不是他毅然承認敗選,并致力推行環(huán)保工作,今天的他相信依然還只是一個形象沉悶的政客,而不是一個受到各界尊重的星級環(huán)保英雄。
相反的,當年憑著法律訴訟而最終入主白宮的布什,卻因當選以來的“斑斑劣績”而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雖然布什已經(jīng)因為憲法規(guī)定而不必再面對美國選民。但他上任以來的單邊主義政策和伊拉克戰(zhàn)爭政策,已經(jīng)讓共和黨吃盡苦頭,不僅失去了國會參、眾兩院的控制權,甚至也有可能在2008年總統(tǒng)選舉中落敗。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政治人物若在失去民心之后,還要繼續(xù)戀棧權位,最終也會被選民唾棄。如果早知有這樣的結局,不知霍華德是否會后悔當初沒有交棒給科斯特洛呢?
責任編輯:覃福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