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硯
最近有兩個“小人物”因為牽涉“黑幕”而為公眾所知曉。一是1月8日,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北引橋被一小包工頭舉報偷工減料,存在質(zhì)量問題,經(jīng)中新網(wǎng)記者報道,引起國內(nèi)外廣泛關注(1月18日《南方周末》);一是因為在轉(zhuǎn)帖中報料“官藥勾結(jié)”,海南一公民張志堅被羈押八個月(1月18日《南方都市報》)。
這兩個“小人物”的遭遇有其相似之處。包工頭毛履平因為舉報杭州灣跨海大橋北接線工程52號橋偷工減料內(nèi)幕,已經(jīng)面臨生命的危險。在舉報之后,他不敢告訴任何人他的居住地點,對任何陌生人,他都心存警惕。而這個“世界最長跨海大橋”,也隨之因為這個包工頭的舉報而為公眾所矚目。
如果說包工頭毛履平的舉報及其現(xiàn)在的危險處境,還是因為牽涉其自身利益的話,那么公民張志堅的遭遇,則可以說是一場飛來的橫禍,其遭遇有點像“彭水詩案”中的秦中飛。公民張志堅因為在論壇上轉(zhuǎn)發(fā)一篇他人發(fā)的帖子而被羈押八個月。而且,事實也已經(jīng)證明,這個帖子所涉及的并不是無中生有。在這期間,帖子所揭發(fā)的主角之一原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局長鄭筱萸被雙規(guī),可張志堅卻還在看守所里。
無論是“世界最長跨海大橋”的偷工減料,還是鄭筱萸官商勾結(jié)的腐敗,如果沒有“小人物”的舉報,黑幕的蓋子還要繼續(xù)捂多久或者成為永遠的秘密,我們都不得而知。但是,不管他們的舉報和揭發(fā)是主動還是被動,是牽涉自身利益還是出于道義,是有心還是無意,這種在“小人物”身上所承載的社會公正與廉潔的實現(xiàn),都在客觀上對于社會正義和廉潔的實現(xiàn)起到了推動性作用。
然而令人憂心忡忡的是,作為“小人物”,作為個人單槍匹馬同黑暗和腐敗勢力做斗爭,其所付出的成本卻是巨大的,是“小人物”所不能承受之重。他們的遭遇,從某種程度上說,對每一個公民都會產(chǎn)生一種“震懾”,使他們在遇到同樣黑幕的時候會因為張志堅、毛履平和秦中飛們的遭遇而心有余悸,猶豫不決,甚至是望而卻步。換句話說,黑幕靠“小人物”的屢屢揭開,社會正義和廉潔的實現(xiàn),屢屢以“小人物”的悲慘遭遇為代價,是法治社會的悲哀,是公共管理部門的失職。
同樣是“小人物”,在別的地方命運可能不一樣。學者丁林在《九十老太的長征》中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小人物”通過個人努力改進社會的例證。一個叫桃莉斯·漢道克的九十歲老太太,為了呼吁“改革競選經(jīng)費”,獨自徒步五千公里,橫跨美國。一位聯(lián)邦法官對桃莉斯·漢道克說:“我們美國的許多法律,就是由像您這樣堅持不懈地努力著的普通人所促成的?!边@說明,“小人物”的努力在法治社會中有其必要的價值。
有人說,“小人物”的命運是社會進步的風向標。當張志堅、毛履平這些“小人物”因為與黑幕一沾邊其命運就變得如此風雨飄搖的時候,我們不能不說這是一個遺憾。對于這個風向標,我們應該有足夠的反思。如果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包括張志堅、毛履平等所有的公民,所有的“小人物”都能成為中國版的桃莉斯·漢道克。
【原載2007年1月22日《中國保險報·人與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