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德學(xué)
戰(zhàn)友老徐在部隊時是傘訓(xùn)小教員,也就是說,他先于我們這批新傘兵進行跳傘訓(xùn)練,然后再來指導(dǎo)、幫助我們。
不用問,他的跳傘次數(shù)、跳傘種類、訓(xùn)練時間、技術(shù)技巧、心理承受能力,都超過了我們,恭恭敬敬地叫他一聲“徐教官”實在不為過。但他挺謙虛,說:“教官不敢當(dāng),只是比你們先行一步而已?!辈贿^,從他對我們的指導(dǎo)中可以感受到,他對自己的跳傘技術(shù)相當(dāng)自信。有一次我在飛機模型上練離機動作,一條腿稍微跟慢了一點,他立即指出:“離機動作必須干脆利索,不能拖泥帶水,出機艙門兩腿就要迅速并攏縮起,以防開傘時被傘繩纏住。要知道,當(dāng)你以每秒50米的速度下降時,哪怕是一根傘繩纏住一條腿,開傘沖擊力都會把你的這條腿拉成粉碎性骨折!”指導(dǎo)完畢,他演示了一個離機動作,果然漂亮,讓我們嘖嘖稱贊。
他滿面紅光,神采飛揚地說:“練成我這樣就行了!”于是,我們更加刻苦地練。畢竟,跳傘是嚴(yán)峻的,從近千米的高空往下跳,一不小心便會造成傷亡事故,實在大意不得。
跳傘正式開始了。戰(zhàn)機一架接一架地騰空,飛赴空降場,傘兵一隊接一隊地跳下,滿天銀花。
老徐也參加了跳傘。由于他是小教員,技術(shù)好,團里宣傳干事特意隨機抓拍他的離機鏡頭,以便當(dāng)資料保存。誰知照片洗出來一看,也不知怎的,恰恰那次是老徐兩腿分開得最大,最不符合要求。
對此,老徐自己也是一頭霧水。
確認(rèn)照片上那個離機的傘兵背影是自己后,老徐感慨萬分,他一再對我們說:“人,能從背后看一看自己,真是太必要太重要了。如果不是這張照片,別人告訴我,我會不信的。”
確實,老徐說出了一個真理。
(曾煒摘自《新民晚報》圖/孫勝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