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嬌健
英國廣播公司(BBC)不久前撰寫文章,題目是“除了章子怡,他們是誰”,認為中國一些媒體只是重視報道一些娛樂圈的明星,而不夠重視報道對中國國力增強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
文章中說,3月31日,北京大學百年講堂星光熠熠,“2006影響世界華人”頒獎會在此舉行。楊振寧、陶一之、丁俊暉、譚盾、張霞昌、蘇震西、章子怡、劉醇逸、劉翔、李安、陳易希11位杰出華人,在這里接受“2006影響世界華人”的殊榮。不過,不是每一顆星都受到中國傳媒追捧的。沒有入場券的北大學生,大聲呼喊:章子怡,章子怡。除了章子怡,科學家的名字幾乎沒人知道。翌日,北京的一些傳媒只是在娛樂版發(fā)了以章子怡為主的消息。
我們心平氣和地說,對以上這些人你到底熟悉幾位?相信不少人至少是聽說過丁俊暉、章子怡、劉翔等文體明星的,而在那些科學家當中,除了楊振寧外,有多少人敢說了解他們?就算是楊振寧,又有幾個人是因為他是科學家而了解的他?恐怕通過“花邊”了解他的人更多。
BBC的文章到底揭了誰的短?好像是揭了媒體的短,但這不過是表面現(xiàn)象而已。時下,相當一部分媒體都是采用市場化的方式在運作,迎合讀者的喜好。錯了嗎?但你能說這是讀者的錯嗎?讀者的喜好難道不是媒體培養(yǎng)起來的嗎?事實上,正如這次獲得杰出華人大獎的美國休斯敦萊斯大學女科學家陶一之所說的那樣:“在國內(nèi),傳媒報道娛樂圈確實特別多,其實在休斯敦的華文媒體也差不多。傳媒和科學家都有責任,多激活一些與百姓切身有關的感興趣的科學話題?!?/p>
(王飛鵬摘自《東西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