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冬
制造出全球股市“二二七”慘案,將世界金融市場帶向“九一一”以來最黑暗一周的,不是中國的A股,不是格林斯潘的言論,甚至不是對沖基金舞高弄低,而是日本的家庭主婦。
作者簡介:陶冬,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亞洲區(qū)首席經濟學家
日本家庭主婦推倒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2月27日,日元匯率急升,導致日元套利交易平倉,投機熱錢全面撤離,制造出“黑色星期二”。在之后的一周內,全球股市平均下跌6.4%,其中美國下跌4.6%,香港下跌9.0%,印度下跌9.0%,黃金下跌7.1%,白銀下跌13.9%,紅銅下跌6.4%,用“浴血的一周”來形容全球金融市場毫不為過。
這場股災導火線竟然是日本的家庭主婦!在日本的多數(shù)家庭中,先生打工掙錢,而家庭財政多由太太打理。由于日元儲蓄利率幾乎為零,愈來愈多的主婦將部分儲蓄轉為外幣投資。近年最時興的是,新西蘭債券和越南股市。2月20日日本銀行宣布加息0.25%。這點加息對職業(yè)投資者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對日本主婦卻有吸引力。銀行、基金同時又推出一批新的日元投資產品,導致之前滯留海外的部分家庭資金回巢。
與此同時,3月底日本企業(yè)進行年結,部分海外資金也匯入國內賬戶。個人和企業(yè)資金的同時流入,拉動了日元的初始升值。
對沖基金其實也被日元突然升值弄得措手不及。2月26日晚,全球沽空日元合約數(shù)量為17﹒3萬張,為歷史最高紀錄。換言之,投機客們當時也看淡日元走勢。
然而日本的主婦和企業(yè)的資金回流撬動了日元升勢,部分警覺的對沖基金開始削減套利交易倉位。沽空倉位下降,更加速日元升值,迫使更多基金減少投資,歸還日元,于是金融市場出現(xiàn)連鎖反應,觸發(fā)了一場股災。
揭秘日元套利交易
什么是日元套利交易?簡單說,就是借日元貸款投機于其他資產。日本經濟長期不景氣,日本銀行將借貸利率拉至零,故此日元借貸成本極低。將這筆貸款投入美國國債,息差超過3%。如果投資股票、商品,潛在回報率可能更高。息口的變化比較緩慢,套利交易的主要威脅來自匯率波動。以投資美債的套利交易為例,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4.57%,日本十年期國債收益為1.55%,套利者凈賺息差3.02%。不過如果日元兌美元在投資期間升值5%,則此項交易不賺反賠。匯率波動是套利交易的天敵。
選擇日元作套利交易的借貨源,不僅因為日元利率較低,而且還看中日元匯率的波動較小。日本央行為維持本國出口競爭力,或明或暗地壓低日元匯率,同時日本經濟又長期不景氣,通脹率甚低。因此這些年日元都是貶多升少,升值時也多落后于其他主要貨幣。于是日元套利交易成為近年金融市場、衍生品市場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為對沖基金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投機彈藥。
沒有人知道日元套利交易的規(guī)模。國際結算銀行數(shù)據(jù)顯示,日元套利交易在2004~2005年中,新增1610億美元,其中1200億美元流向“國際金融中心”(如紐約、倫敦、開曼群島、維京群島)——估計進入了對沖基金賬號。筆者推算全部日元套利交易,可能介乎6000~8000億美元間,不過規(guī)模會隨市場波動而變化。這個數(shù)字不包括投資其他資產時,通過衍生產品或抵押所產生的進一步杠桿效應。
流動性過剩下的蝴蝶翅膀
今天世界經濟的一大特征是流動性過剩,它是由美國、中國、日本三家所共同造成。美國聯(lián)儲的息口偏低、調整不力,導致美國的過度消費,其癥狀是巨額的經常項目赤字。中國人民銀行對國內流動性泛濫束手無策,制造出一個又一個產能過剩,其癥狀是全球制造業(yè)利潤下降和“非通脹”(disinflation)。日本銀行將利率長期凍結在接近零的低水平,成為金融市場炒作的總贊助人,其癥狀便是日元套利交易的蔓延。
筆者認為日元升值的過程尚未完結,但是由日元套利交易平倉引起的全球金融風暴,已告一段落,對沖基金似乎已在重建套利盤。一場金融山火,總算沒有蔓延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套利交易對市場的威脅已永久性地消失了。從2006年5月商品市場大跌到2007年2月股市大跌,套利交易兩次闖禍僅間隔了九個月。套利交易仍是當今金融市場上的第一大定時炸彈,隨時可能觸發(fā)下一輪調整。而且結構產品的盛行,大大增加了不同國家、不同投資產品之間的聯(lián)動,一個出事,拉倒一片。日本家庭主婦推倒了這次全球調整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不知下一次輪到誰?
[編輯 胡 浩]
E-mail:chinacbr@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