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鳳影
有人說,人生之難勝過逆水行舟,此話不假。人生在世界上,不如意的事情占十之八九,獲得和舍棄的矛盾時刻困擾著我們……
我很欣賞這樣一首小詩:
不舍棄鮮花的絢麗,
就得不到果實的香甜;
不舍棄黑夜的溫馨,
就得不到朝日的明艷。
自然界是這樣,人生也是這樣,在人的幾十年的漫漫旅途中,有山有水,有風(fēng)有雨,有舍棄“溫馨”和“絢麗”的煩惱,也有獲得“香甜”和“明艷”的喜悅,人生就是在舍棄和獲得的交替中得到升華,從而到達(dá)高層次的大境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獲得很美麗,舍棄也很美麗。
古希臘寓言家伊索曾經(jīng)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種動物叫做河貍,它的陰部是一種治病良藥,很多人都想獲得它。聰明的河貍在人們追急了的時候,想出一個逃生辦法,它把陰部撕掉拋下,人們獲得了需要的東西,就不再追趕它。
伊索這則寓言形象地說明了得與失辨證的關(guān)系。人是有思維會說話的“萬物之靈”,理所當(dāng)然地要比河貍更懂得生活中舍棄與獲得的道理,必要的舍棄是為了更好的獲得。“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只有想不到,沒有辦不到,”這些話只是一種外交辭令,朋友間自欺欺人的祝賀用語,一廂情愿地心理滿足罷了。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因為它不符合生活的辨證法。
有人說,人生之難勝過逆水行舟,此話不假。人生在世界上,不如意的事情占十之八九,獲得和舍棄的矛盾時刻困擾著我們,明白了舍棄之道和獲得之法,并運用于生活,我們就能從無盡的的煩難中解脫出來,在人生的道路上進(jìn)退自如,豁達(dá)大度。
不知是那一位哲人說過,人生最遠(yuǎn)的距離是“知”和“行”,有舍棄才有獲得,道理誰都懂得,可是要照著去做,那可就不容易了。不容易在哪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舍棄很痛苦。精彩的外面的世界里充滿著誘惑,要舍棄的事情有時很美麗,不知道哪些是該獲得的,哪些是該舍棄的,就像柳宗元筆下的一種小蟲叫負(fù)版,它見到東西就想背著,結(jié)果被累死了。就像那位貪心的老大到太陽山上去背金子,由于想獲得的太多,結(jié)果被太陽燒死了。
生活在塵世中的人們,有一個可怕的心理,就是“終朝只恨聚無多,”干什么都想贏,舍棄談何容易?縱觀社會,橫看人生,有撐死的,也有餓死的,有窮死的,也有富死的,有能死的,也有窩囊死的,有因禍得福的,也有因福得禍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何時該獲得,何時該舍棄,真是很困難,天下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的真理,只有根據(jù)此時、此地、此情、此景去綜合的考慮,但是人們考慮獲得和舍棄的時候大都有一個誤區(qū),不能用辨證的哲學(xué)的觀點來權(quán)衡獲得和舍棄的利弊得失。
人們的獲得總是在得與失成與敗之間的選擇,選擇的特點是得到總是伴隨著失去,人不可能同時到兩個地方去,獲得不會是天上掉餡餅,總是要付出失去的成本,人們煩惱的根源就在于不愿意為自己的獲得付出失去的成本,自己已經(jīng)是“綠也成陰子滿枝”了,還想憑著一張“舊船票”登上別人的“客船”。已經(jīng)著作等身了,還想著平步青云的仕途。這怎么能行,老是以自己沒有的去和人家擁有的比,這樣,煩惱當(dāng)然會時刻伴隨著你的左右。
得與失總是辨證的,在眾多的擁有中,我們每一個人只能是一部分擁有,什么都想擁有的人,遲早要受到生活哲學(xué)的懲罰,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在生活中,你得到了事業(yè),很可能就要失去生活;你堅持了原則,就會失去朋友;你舍不得機關(guān)生活的安逸,就得不到下海沖浪的收獲,正如常言說的那樣,“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什么都想得到的人,結(jié)果什么都得不到,就像熊瞎子掰棒子一樣,到頭來一無所有。舍棄有時會有峰回路轉(zhuǎn)的效果,“舍棄”中會有“獲得”的轉(zhuǎn)機,因為你為獲得付出了成本,生活的哲學(xué)是最講信譽的,它總有一天要回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