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光
“賴”在眾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其“不承認自己的錯誤或責任”;和“抵賴”、“賴皮”等,與“打貓賴”血脈相襲、秉性相近。但單純說起“打賴”,沒有什么好磨嘰的??墒?。這里面不可小覷地夾了一只“貓”!由此,問題變得有些曖昧起來。
貓可不是個簡單的動物,它機靈、可愛而又善變。當貓賴在人的腿上或被臥里時,它會很溫暖地黏著人不肯離開。生活中,還有貓樣的女子。她們會恰當地拿捏耍嬌、賴色的分寸。那種若即若離的火候,賴亦有道,也是修煉來的。譬如,鄉(xiāng)野小兒之間戲耍時,對游戲規(guī)則一定程度上的冒犯或突破。反而使游戲進行得更熱鬧、有趣。
競杠錘兒
那多是民間蟬鳴的午后,幾個小伙伴之間游戲的開始。為了確定順序或決出勝負,他們站成一圈,把埋汰的小手背在身后。然后一邊或鏗鏘或婉轉地喊著“競杠錘兒”,一邊同時把背在后面的手伸出來——石頭,剪子,布。通過它們之間相克的關系來看,誰勝誰負,一目了然。
“競杠錘”是猜拳的一種。也被叫著“定杠錘兒”或“靠老頭”、“競老頭”。或許,事關公平和正義,它以最原始的裁決方式,莊嚴于兒童的心中。和“競杠錘兒”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還有“翻手面兒”。不過,后者一般是女孩子游戲時,用來劃分“敵我”兩個對壘陣營的方式。
老鼻子
“老鼻子”是什么樣的鼻子呢?似乎還沒有人能老到鼻子出皺紋的效果。除非是大象,但那家伙剛出生就是滿鼻子褶哩。
“老鼻子”是咱這疙瘩土生土長的地產。一句話,“老鼻子”就是“多”的意思。有時也可省略,干脆說成“老了”。它們在發(fā)音和表現力方面,都比“很多”、“太多”等更具有感染力。
說起來讓人郁悶,“老鼻子”與鼻子怎么能無關呢!不過,人老了以后,鼻子和耳朵會顯得比以前大。這是因為人的衰老使鼻子和耳朵軟骨部位的彈性不斷減少而造成的。但“大”也并不等于“多”啊!
賣呆兒
“賣呆兒”三個字組合在一起,別有一番意境。為什么是“賣”,而不是“買”;為什么是“呆兒”,而不是別的什么呢?
請注意,在說“賣呆兒”這個詞的時候,一定要發(fā)兒話音。否則,聽起來會很別扭。當一個人真正進入“賣呆兒”狀態(tài)時。標準的表現形態(tài)應是全身心投入,并呈不同于常人的傻瓜狀。“賣呆兒”們閑著好事,喜歡做無聊的旁觀者。受到他們歡迎的事,大到汽車肇事、群架斗毆,小到風舞黃花、螞蟻搬家等等。
有道是“賣呆兒”的不怕亂子大。就是說他們把這樣的事當成了一種樂事。有時,“賣呆兒”還有看人家笑話、幸災樂禍的意思。
[責任編輯胡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