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罪推定是現(xiàn)代刑事訴訟的一項重要原則,該原則已為大多數(shù)國家的刑事訴訟法律文件所確認,也為《世界人權宣言》、《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等法律文件所認同。是否推行這一原則已成為衡量各國民主法治發(fā)展程度和刑事司法領域中人權保護狀況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在刑事立法中雖對無罪推定原則有所體現(xiàn),但尚未建立完全的無罪推定原則。為了與國際刑事司法標準保持一致,嚴格執(zhí)行我國所加入的國際公約,同時更好地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從而實現(xiàn)法律的公正性、權威性,在我國全面貫徹無罪推定原則勢在必行。
一、確立無罪推定原則的憲法地位
無罪推定是一條重要的法治原則,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將其規(guī)定在憲法之中,如《美國聯(lián)邦憲法》第5條和第14條修正案規(guī)定:“非經(jīng)正當法律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財產(chǎn)?!?982年《加拿大憲法》第11條規(guī)定:“在獨立的、不偏袒的法律舉行公開審判中,依法證明有罪之前,應推定無罪?!薄抖砹_斯聯(lián)邦憲法》在第2章“公民的權利和自由”的第49條規(guī)定:“每個被控告有罪的人,在其罪未被聯(lián)邦法律所規(guī)定的程序證明和未被法院所做出的具體法律效力的判決之前,都被視為無罪。”由此可見,無罪推定是一項強調公民基本權利的法律原則,與公民的人權保障密切相關。
我國新刑事訴訟法第12條對無罪推定原則作了表述,該條規(guī)定:“未經(jīng)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边@一規(guī)定強化了法律對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的保護,是對原刑事訴訟法的重大突破。它表明新刑事訴訟法在人權保障方面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但僅僅做到這一點是不夠的。借鑒其他國家的立法,我國在憲法中也應當明確規(guī)定無罪推定原則。事實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第87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第29條第2款均規(guī)定了無罪推定原則。因而將無罪推定原則作為一項憲法原則載入我國立法,將有助于提高全社會對它的重視,從有罪推定的誤區(qū)走出來,進而推進我國的法制建設進程。
二、修改刑事訴訟法第12條
刑事訴訟法第12條規(guī)定:“未經(jīng)人民法院依法判決的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笔钦f在人民法院未做出正式判決以前,不能確切認為被告人有罪。這存在著兩種可能:既不能認為受控者有罪,也不能認為其無罪,而是將其訴訟地位置于一種不確定的中間狀態(tài)。而無罪推定的基本精髓在于:在法院未做出正式判決前,受刑事指控者一律被推定為無罪,是訴訟主體的確定狀態(tài)。也就是說,在未經(jīng)法院最終確切認定被指控者有罪之前,只能承認其本身原始的無罪狀態(tài)。可見,刑事訴訟法第12條的規(guī)定與無罪推定的基本精神仍有區(qū)別,不是根本意義上的無罪推定原則。因此筆者認為,刑事訴訟法第12條規(guī)定應修改為:“任何人在人民法院做出生效判決之前,應視為無罪的人?!绷⒎ㄖ挥袑o罪推定確立為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才能將被追訴者作為獨立的、與法官和檢察官平等的人格實體對待,明確確認被追訴者的訴訟主體地位,真正賦予其與訴訟主體地位相適應的各種訴訟權利并設置程序保障措施,從而使無罪的人不被刑事追究。
三、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權
沉默權是無罪推定的內在要求,沒有沉默權的無罪推定,只能是不完全的無罪推定或者根本就不是無罪推定。而我國修改刑訴法并沒有賦予被追訴者沉默權,理論界對沉默權的討論直到今天仍在進行。充分考慮我國的現(xiàn)有條件和社會的接受程度,筆者認為,我國刑事訴訟法應堅持貫徹最低限度的刑事司法國際標準,賦予被追訴人沉默權。在制度設計上,應從保障基本人權的高度出發(fā),著眼于“確認權利”,而非“限制權利”,確立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的沉默權制度確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從被羈押之日起至刑事訴訟程序終了時止均可行使沉默權,保障每個公民面對國家官員的訊問時能有效主張該項權利。同時,為盡量避免其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還應建立鼓勵供述的訴訟機制(易延友:《沉默的自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廢除刑事訴訟法第93條關于“應如實回答”的規(guī)定
偵查人員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時,應當告知其享有沉默權,還應一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做出無罪或罪輕的辯解,有權對有關其個人基本情況以外的問題拒絕回答;在法律許可的限度內,犯罪嫌疑人有消極忍受訊問的道德義務。
2.坦白從容、抗拒不從嚴
廢除“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刑事政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沉默權,拒絕回答偵檢人員、審判人員提出的問題不得僅僅因此而直接推斷被告人有罪,也不得把沉默、拒絕回答問題作為從重處罰的根據(jù)。
3.拓寬、完善告知義務
應規(guī)定審判、偵查、檢查人員,在刑事訴訟的各階段,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告知義務,其范圍應從原有的回避、辯護權利,擴大到供述自由,由個人承擔虛假供述責任,不得勸供、騙供、誘供,更不能刑訊逼供非法取證。
4.有限的例外規(guī)則
刑事訴訟肩負著雙重任務,即打擊罪犯和保護人權。前者要求被告人如實供述,后者要求遵從被告人保持沉默的合理權利,平衡雙方利益的結果就是對沉默權予以限制,但這種限制只能是有限的,即在某些特定的案件中,被告人可以保持沉默,但司法人員可以做出對其不利的推定。借鑒其他國家對沉默權限制的立法,我國在引入沉默權時,也應該對其進行合理限制,筆者認為,對一些危害公共安全、緊急狀態(tài)的特殊案件中,對于偵查人員的詢問,被調查人員有“義務”如實回答,否則將對其作出不利的推定,具體哪些案件屬于“特殊”的范圍,在刑事訴訟中根據(jù)現(xiàn)行刑事實體法的規(guī)定先行引舉。
四、完善疑罪從無從無制度
1.貫徹一事不再理原則
關于“證據(jù)不足的無罪判決”的變更問題,人們的認識也是不一致的。有一種觀點認為,判決以后,獲取了新的、充分的證據(jù),還可以重新起訴,重新審判。例如《刑事訴訟法的修改與適用》一書在談到這個問題時指出:“退一步論,即使被告人真正有罪,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經(jīng)進一步工作,獲取了新的、充分的證據(jù),還可以重新起訴,人民法院經(jīng)依法開庭審理,認為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的,仍然可以宣告被告人有罪?!?周道鸞,《刑事訴訟法的修改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這種判決在性質上是無罪的,與無罪判決在法律后果上完全相同。法院判決后,如果偵查機關后來又取得了犯罪的證據(jù),可以另行起訴?!?胡康生、李福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釋義》,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由此可見,對一個經(jīng)人民法院作出的發(fā)生法律效力的無罪判決如何處置的問題,是擺在我們面前不容回避的。上述兩書作者直言不諱,即有了證據(jù)另行起訴、另行審判就是了。但是,我們認為這是涉及到生效判決的穩(wěn)定性問題,對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的變更不是一個簡單的重新起訴和重新審判問題。在訴訟理論上關系到“一事不再理”訴訟原則問題,在程序上關系到審判兼程序的適用問題,不能有任何的隨意性。因為人民法院判決的變更關系到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一事不再理”原則本是羅馬共和國時期民事訴訟中的一項重要原則,指案件一經(jīng)法官宣判后,就發(fā)生“既判力”,不能因同一罪行而對被告再次起訴。即“同一案件曾經(jīng)有實體上的確定判決,其犯罪的起訴權業(yè)已消滅不得再為訴訟之客體”(蔡墩銘,《刑事訴訟法論》,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3年版)。這一原則為后人在刑事訴訟中廣為適用,特別是資產(chǎn)階級革命勝利后的西方國家,把它作為一項重要的訴訟原則,甚至還把它規(guī)定為憲法原則。美國憲法修正案第5條規(guī)定:“受同一犯罪處分的,不得令其兩次生命或身體上的危險?!狈▏淌略V訟法典第368條規(guī)定:“任何在法律上無罪釋放的人,不得再因同事實而重新被拘押或起訴,即使是以其他罪名案?!甭?lián)合國關于《公民權利、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4條第7項規(guī)定:“任何人已依一國的法律及刑事程序被最后定罪或宣告無罪者,不得就同罪名再予審判或懲罰?!边m用這一原則的目的是為了維持法院裁判的權威,兼以保護被告人的人身權利,以免其因同一案件而受多次裁判。
2.修改刑刑訴法第189條
雖然刑訴法第140條、第162條都體現(xiàn)了“疑罪從無”的處理規(guī)則,但在審判程序中卻明顯違背這一規(guī)則,應將刑訴法第189條第3款:“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jù)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毙薷臑椋骸霸袥Q事實不清楚或證據(jù)不足的,應當做出證據(jù)不足、指定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贝_保立法的一貫性與原則的統(tǒng)一。還應當明確疑罪從無的既判力,廢除經(jīng)過補充偵查、證據(jù)充分后再次起訴的規(guī)定,貫徹“一事不再理”原則,避免將控訴不利的后果轉嫁給被追訴者,使之處于可隨時被再行追訴的境地,確保疑罪從無的確定性。
無罪推定原則為世界上眾多國家采用,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一項刑事訴訟基本準則,是社會進步和文明程度的標志。雖然我國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第12條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無罪推定原則的精神,但我國尚未完全確立無罪推定原則,在立法上依然有些規(guī)定與無罪推定原則的精神公然對立或有一定程度的沖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的不斷發(fā)展完善,同時嚴格執(zhí)行我國所加入的國際公約,我國應當在刑事立法和司法領域內全面貫徹無罪推定原則,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從而進一步保障人權,實現(xiàn)司法公正。
(沈陽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