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鱈魚沒有什么印象,事實上,在中國人的食譜里,海魚一向沒什么地位,何況這玩意兒的產地遠在大西洋。
不過鱈魚可不是一般的餐桌美味,它曾經喂飽了西方國家,促進了北美洲的發(fā)展,對于仰賴鱈魚而生的人們,它是比黃金更珍貴的寶藏。
第一個從鱈魚中獲利的民族是巴斯克人。這是一個神秘的種族,他們居住在法國和西班牙的交界地帶,沒有人知道他們的來歷。這些人都是天生的漁民。
有一個故事,說中世紀有個漁民抓了一條大鱈魚,那魚會說話。奇怪的是,那語言就是巴斯克語,這故事描述了巴斯克人和鱈魚的密切關系。
在漫長的中世紀,鱈魚是歐洲人的主要食物,并在15、16世紀成為歐洲貿易中最重要的商品,每逢星期五,巴斯克人就能賺上一筆。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歐洲的其他民族都對此垂涎三尺,但是鱈魚是從哪兒來的,巴斯克人從來不肯透露。
15世紀的歐洲人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海外探險。西班牙人率先到達了南美洲,并且在那里找到了大把大把的黃金和豐饒的銀礦,并且依靠這些財富建立起西班牙帝國的霸主地位。1496年,也就是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后的第四年,英國亨利七世派人朝北大西洋方向航行,35天之后發(fā)現了比西班牙人的銀礦更有價值的資源:他發(fā)現了巴斯克人的秘密——鱈魚。
當時,歐洲每年都有許多人過著近乎于忍饑挨餓的生活。鱈魚肉幾乎不帶任何脂肪,而蛋白質的含量卻高達18%,比一般的魚肉高出很多。當鱈魚被曬成魚干時,剩下的濃縮的蛋白質,幾乎可以達到80%。因此鱈魚的經常、巨量的供應,對這樣一個新大陸來說,相當于一大筆意外收入。
(劉 波摘自《華商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