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人很少想到死,所以他的智慧不是關(guān)于死的默念,而是關(guān)于生的沉思。
——斯賓諾莎秋天是紐約色彩最豐富的季節(jié)。
街上的色彩繽紛起來。冬天里所有的人都像在墨汁里洗過澡,從里黑到外;夏天滿街都是肉色的光腿光肚光膀子晃來晃去。到了秋天,人們膩煩了悶熱的夏天,又害怕長無盡頭的冬天臨頭,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爿店,都迫不及待地把最鮮亮明麗的色彩翻出來,穿在身上,涂在臉上,滿街跑。
原來一色的綠樹,一陣一陣被風被雨染成金的、紅的。晴時,天上一幅畫;雨時,地下一幅畫;有風的時候,這幅畫就在微涼的空氣里飄呀飄。
這么好的時節(jié),誰都會成為詩人。難怪有人會說在街上扔一石子,打中的就是一個詩人,好歹至少一位“三啊”詩人。所謂“三啊”,即開頭一“啊”,收尾一“啊”,當中至少又一“啊”,聽起來好像廣東人吃的“三叫”。因此我時時提醒自己,石子不要打中我,盡管我有時不禁要“啊”幾聲。啊?。∏锾?!
就在這樣一個晴好天氣,我從Battery Park沿哈德遜河邊一路“啊”過去。啊,藍天!啊,碧水!啊明亮的人和狗,啊啊綠草金樹銀帶似的公路……可是啊到14街的時候,喉嚨就漸漸發(fā)毛、堵塞,啊不出來了。
我發(fā)現(xiàn)自己走到肉市街來了,面前一排生銹廢棄的倉房,與晴和高遠的秋空構(gòu)成一幅夸張而怪誕的圖畫。
這地方臨哈德遜河,于12街和21街之間。從前是美國最大的屠宰場兼肉食加工場。在過去的一百年里,除了屠宰億萬頭雞鴨豬牛,沒有任何值得“啊啊”的事情。宰割了百年的牲口,空氣里混雜著動物甜膩膩的血腥,至今遲遲不肯離去。百年的肉臭味惹得蒼蠅欣喜若狂,它們在陽光下發(fā)情交尾,嗡嗡地沖來沖去。下過雨,石子路上一汪汪積起了水,渾濁的,泛著可疑的翠綠或者絳紅,好像前衛(wèi)藝術(shù)家不小心把顏料打翻在地上,仔細一瞧,漂浮著幾只小硬殼蟲背負青天劃著水。廢棄倉房外墻上的斑斑跡跡,你搞不清楚是年深的水銹還是被屠宰牲口的血。這一切都讓你有限的想像重演著從屠宰、扒皮、去毛,到洗下水等等地獄里的情節(jié)。這些情節(jié)在一百年里被無數(shù)次重復著。盡管這些東西為“三啊”詩人所不齒,但前衛(wèi)美學崇尚審丑,專職于觀照垃圾廢墟死亡以及破敗之美,他們喜歡逛墓地,玩自殺游戲,喜歡手捉鈍刀站在屠宰場里。我覺得捉鈍刀的屠夫比捉快刀的屠夫嚇人得多。無例外地,這些奇異而頹廢的色彩大大地刺激了前衛(wèi)藝術(shù)家的靈感。所以屠夫前腳還沒有全部搬走,藝術(shù)家后腳就緊跟而來。“Western Beef”的牌子還沒有撤掉,下面就裝潢起來,開起了畫廊。一個接一個。不過想想也差不多,以前掛肉,現(xiàn)在掛畫,都是賣的。一個便宜些一個昂貴些;一個喂眾生,一個喂眾生里的飽食者。
秋天清明的陽光空空地停留在肉市街。陽光里沒有多少人在走。藝術(shù)是黑暗和死亡的朋友,所以藝術(shù)家白天都不露面,街上空蕩蕩冷清清的。沿街走過去,餐館還沒營業(yè),桌腿椅背都赤條條的,還沒鋪上桌布椅墊。咖啡館打著瞌睡。暗舊倉庫改作的畫廊里,燈光前衛(wèi)地亮著。整個畫廊只有你一個人,腳步聲出奇地響,隨你怎樣小心輕放都沒有用。好像一個死的世界就你一個活人在走路。腳步在一幅一幅畫前面響過去,那些扭曲的藝術(shù)靈魂懸掛在空大的倉庫里,被聚光燈照著,發(fā)出被“宰割”前的嚎叫,就如屠場里一頭頭捆住蹄子被倒掛的牲口。畫廊盡頭的暗處,坐著一個雇來的代理,低著頭,好像在掐指倒記時計算他下班一分一秒。
好像所有菜肉市場都具有某種共同特征,上海的也罷,紐約的也罷。石子鋪路,沿街搭一溜頂棚,幾縷陽光從棚子的破處漏下來,生出些許懷舊的暖意。
我小時候喜歡上菜市場。天還半明半暗時候,看半睡半醒一臉黑氣的大人提著圓竹籃子去買菜。插隊,吵罵,爭先恐后,熱鬧得很。人還沒有到磚頭早已排起了長蛇隊。和上海人一樣,上海磚頭也不是吃素的磚頭,是長腳的。還有一排排銅鉤子鉤住的爿豬,齊整地懸于肉鋪的半空。我在饑餓的年代長大,餓的時候就一心一意想著把整個爿豬都抱回家去,吃掉;但只能眼巴巴看著賣肉的那方削鐵如泥的刀把肉漂亮地條條割下,薄如刀削面。一年年就這么過來了,人在長大,食欲在增加。每回去菜市場或超市,提著一滿袋子的食物走出門時,就會想起“一袋子進一袋子出”的話來。那是我姐姐的名言,充滿哲理。她是蕓蕓眾生里的一個,對哲學沒興趣,但會做十分可口的菜。我想不知道年深月久,一個人一輩子要消費多少只爿豬??!不知道在消費的時候又制造出多少藝術(shù)和思想,痛苦和快樂。每天午夜,東河上游一條一條駁輪亮著零星而昏黃的船燈,拖著幾千噸幾千噸壓成方塊的垃圾,鬼魅地游下來,去新澤西、德拉瓦、馬里蘭和弗吉尼亞州。實在是個奇觀!黑色的東河在我腳下不舍晝夜地流,不知道有多少快樂和痛苦,藝術(shù)和思想交換出如此規(guī)模的垃圾!新聞傳言道,弗吉尼亞州拒絕接受紐約的排泄物,可是至今還沒有聽說他們拒絕接受紐約的藝術(shù)和思想。這是盆菜,要搭賣的。
空蕩蕩的肉市街角,有個黑人坐在陰影里吹一只小號,頭發(fā)灰白,腮幫鼓得發(fā)亮。我想他在吹藍調(diào),聲音在街上游蕩,像個閑漢子,晃東晃西,最后拐進玻璃打碎的空窗洞里去,就斷了下文。那支小號的藍調(diào)一吹到高音區(qū)其聲就破,襤襤褸褸的,這破倒破出藍調(diào)的悲涼來了,像是訴苦哭啞了嗓子。他面前放著一頂氈帽,張口朝天,里面有幾枚硬幣,街上沒人,不知是誰扔下的,我懷疑是他自己拋磚引玉。他坐在一個我念不出名字的意大利時裝店外側(cè)的櫥窗前,和背景構(gòu)成一幅不壞的藝術(shù)作品。據(jù)說里面出售內(nèi)褲兩百元一條,我想如此一塊老虎肉,定然是有回春之妙。按照鑲金牙者要配之以金筷金碗金臺面的原則,那這位內(nèi)褲消費者該擁有一臺小型印鈔機才是。難怪藝術(shù)的靈魂都要自己把自己懸掛起來,撕心裂肺地嚎叫呢。三十六計,苦肉計不失為一計,只要可以被收購了去。
幾年前,紐約風行一個電視連續(xù)劇,叫做《都市和性》,是一個同性戀編劇的作品,里面講四個單身職業(yè)女性在曼哈頓的情感和性的生活。其中最有意思的要算莎曼莎·瓊斯。她是個豐乳肥臀、肉欲橫流的女子。她穿著四寸高跟鞋,閃光衣裙,經(jīng)常出沒于肉市街,一不小心跌進天窗敞開的地窖,就跟下面的壯男勞力做一把,再爬上街來,繼續(xù)前行。同性戀編劇還嫌不夠淋漓酣暢,最后惡作劇地安排莎曼莎·瓊斯在肉市街買了公寓,安營扎寨,表示落葉歸根的意思。網(wǎng)上有人對此表示嚴重抗議,不許此女子進駐肉市街。
不過走在肉市街,你真的得小心別一腳踩空掉進地窖里去。無數(shù)地窖鐵蓋子就這么在人行道上肆無忌憚地張開大口,好像等著把你吃下去。五短的拉美人土豆似的在地窖口蹦上蹦下。
記得看過捷克作家赫拉巴爾寫的一本叫做《過于喧囂的孤獨》的小說,整篇是個名叫漢嘉的廢品回收站打包工的囈語。倒楣蛋漢嘉三十五年呆在地窖里和廢紙垃圾打交道,呼吸垃圾,思考垃圾,毛孔里堵塞著垃圾,所以他的行為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審丑價值。他每個星期只能洗一條胳膊,因為他一講衛(wèi)生就完蛋,但他充滿思想,敞開的天窗里扔下來一包一包搭賣的垃圾和思想。他每天等著上面掉下來的廢紙,他從廢紙里讀到了比紐約市立圖書館還多的書,敞開的天窗掉下《共產(chǎn)黨宣言》,《愚人頌》還有斯賓諾莎和尼采……就是沒掉下莎曼莎·瓊斯。也許是他的廢品回收站不在紐約肉市街的緣故,要不然的話會掉下來不止一個的莎曼莎·瓊斯來。他肯定也讀不成斯賓諾莎、尼采和《共產(chǎn)黨宣言》。在肉市街,斯賓諾莎可以拿來包豬肉,化神奇為腐朽。別說在肉市街,即便是在紐約的其他地方,斯賓諾莎也還是沒太大生路。不過可以送去“上只角”的大都會博物館,和木乃伊之流為伍。在那里所有的寶物都活在屬于自己的年代里,好像什么都封了凍。
難怪辛格在他的《市場街的斯賓諾莎》里經(jīng)常讓一輩子研究斯賓諾莎、把《倫理學》讀得稀爛的菲謝爾森博士趴在市場街的閣樓氣窗上,俯瞰像“綴滿了罌粟子的卷餅”的街道,干嘆氣:“They desire nothing but the pleasure of the moment.”
“這條街上,再也沒有像夏天的夜晚那樣熙熙攘攘的了。竊賊阿,妓女啊,賭徒啊,買賣賊贓的人啊,都在廣場上蕩來蕩去,從上面望下去,這廣場竟像是綴滿了罌粟種子的椒鹽卷餅。小伙子們粗魯?shù)卮笮?,姑娘們在尖叫。有一個賣西瓜的小販,一股蠻勁兒地叫喊著,他手里還拿著一把切西瓜的長刀子,像鮮血似的西瓜汁正從刀口上滴下來?!?br/> 但這位浸透了斯賓諾莎精髓的博士在初嘗了肉欲的快樂之后,又被辛格惡作劇地送去趴在他閣樓氣窗上,倒吸一口午夜冷氣,咕噥道:“啊,神圣的斯賓諾莎啊,饒恕我,我成了傻瓜啦!”
此情此景,連辛格都“啊”了出來,你就不用擔心“三啊”人到此“啊”不出。說不定他們就徑直“啊”到地窖里,且啊得更厲害。這不正是斯賓諾莎的The pleasure of the moment?
我晚間很少去肉市街。我相信陰世,怕所有的鬼,男鬼女鬼豬鬼牛鬼。我覺得那地方殺氣太重,空氣里漂浮的盡是魂靈,吸一口氣說不定就咽下幾條去。我怕后面跟幾個回家,看不見摸不著又甩不掉。據(jù)說晚上的肉市街才是真正的肉市街,熱鬧得每個旮旯都被擠滿,不是吃喝的人就是舞蹈的鬼。六十來個餐館和酒吧咖啡館伺候著睡醒了的藝術(shù)和欲望,人們腦子清醒地做著一分錢一分貨的最最公平的生意,像威尼斯商人和夏洛特,一個要割一磅胸脯上的肉;另一個要充公他的全部錢財如果割多了哪怕一根毫毛。你可以挑一個露天的座位,看前衛(wèi)版本的莎士比亞。經(jīng)濟學第一大定理:“世上沒有白吃的飯”,這里卻有白看的戲。
此地居多的還有小資嘻皮和雅皮,可愛的單身男女酒鬼,腹背受敵的中產(chǎn)階級。他們整晚泡在咖啡和酒里,醉螃蜞似的,在街上搖搖晃晃,人影子被出租車燈投在石子路上,恍恍悠悠,時短時長,飄忽迷亂。到了午夜一兩點,整個城市的黃出租都開到此地。他們是城市里一群嗅覺最靈敏的人,知道什么時候到哪里做生意:早晨是下城華爾街,中午到處亂竄,到了半夜,就是肉市街了。
辛格又要把可憐的菲謝爾森博士送到閣樓氣窗前趴著,以垂而不死的哲學意識嘆氣了。而我正努力把喉嚨里的“啊”字換一種方式吐出來。就跟你欣賞安迪·沃荷之流的杰作,你非得練就某種前衛(wèi)的審美本事。
然后我說,啊,肉市街,都市里又一片前衛(wèi)的色彩!
題圖攝影/瑞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