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慧芳等
狼與羊的故事結(jié)尾一般是狼吃了羊,或者有獵人救了羊,殺了狼。但是如果是披著羊皮的狼,或許遭難的不僅是羊,還有不能辨識狼真?zhèn)蔚墨C人了。我們都熟知,狼偽善害了東郭先生,那如果是人偽善呢?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道德偽善。
什么是道德偽善
個體在自己與他人面前表現(xiàn)得很道德,但只要有機會就躲避真正按照道德原則行事時所付出的代價,這就是道德偽善。一方面,道德偽善給個體帶來利益,另一方面,個體通過表面表現(xiàn)得道德,內(nèi)心也認為自己真的道德,就可以因此逃避社會及自我的懲罰。這時,道德于個體而言,更像是一種策略,而非原則。
我們來看一個故事,甲乙兩人分大梨和小梨,需要一人拿大梨,一人拿小梨,先決條件是兩人平等,同性別,沒有年齡大小之別,也不通過已有貢獻來分梨,他們對于梨的需要也是相同的,那么他們該怎么分梨?如果是《鏡花緣》里的君子國的人,他們的分配肯定沒有落幕的一天,因為他們必然謙讓到底,這是第一種人,即真正講道德的人。如果是小人國里的人呢,他們可能會因分配不均而爭吵不休未有定論,誰都不讓誰,這是第二種人,即不講道德的人,但也可能其中一人對另一人說,“你拿大的,我拿小的”,這時另一人果真拿了大的,但拿小者在道德上處于優(yōu)勢,之后在類似的利益分配情境下,他的選擇權(quán)無形就會增加,他有道德偽善的動機,盡管這時沒有得到利益。如果一人來自君子國(比如甲),一人來自小人國(比如乙)呢?第一種情況,甲先說,“你拿大的,我拿小的”,于是乙拿了大的,這里,甲并沒有道德上的優(yōu)勢感,乙也不會有愧疚感:第二種情況,乙先說,“你拿大的,我拿小的”,甲謙讓說“不行,你拿大的,我拿小的”,于是,乙表現(xiàn)出為難,最后拿了大的。這時,甲不會有道德優(yōu)勢感,乙卻比第一種情況下有優(yōu)勢感,他實際上使用了道德偽善的策略,得了利益,又表現(xiàn)得道德。
當然,分析了半天,其實最好的解決辦法是抓鬮。但前提是,閹的制作是甲乙有目共睹的,沒有做過手腳的,而且抓閹后,甲乙都明確看到結(jié)果。否則,就又可能出現(xiàn),乙利用抓鬮這種“公平”的方式來達到利于自己的結(jié)果,比如,乙將閹做成兩個寫著“小梨”的鬮,讓甲先選,那么無論甲怎么選,如果他不看另一個鬮,他最終只能得小梨。
為什么道德偽瞢
在分梨故事中,我們界定了甲乙兩人的性質(zhì),即他們講道德(君子)或不講道德(小人),他們是有自我意識的。但如果小人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小人,他為什么會道德偽善?從更普遍的意義上來說,現(xiàn)實中的人不能絕對地被劃分為好壞、善惡,他們或許會做出道德偽善的事情,但是他們未必將之作為一種策略,而是一種自然的反應(yīng)。心理學家巴特森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具有道德偽善的動機。那么為什么具有道德觀的個體會做出利于自己傷害他人、違背自己道德原則的事?比如南京大屠殺、納粹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人們有對自己的道德偽善行為做出合理化解釋的傾向:而且,人們還存在一種傾向,即在行為發(fā)生之后以道德原則進行評價判斷,但較少以道德原則來發(fā)起道德行為;除此之外,人們還會選擇性地獲取利于自己的信息,擯棄不利于自己道德評價的信息,進行“自我欺騙”,避免知覺到自己的“偽善”行為與道德原則間的不協(xié)調(diào)的矛盾,他們在主觀上認為自己是正義的、道德的。
巴特森的實驗
巴特森開展了一系列研究來揭示道德偽善的機制。他請一些個體在研究中做出選擇,即決定在自己與另一人之間分配積極任務(wù)時,是否選擇拋硬幣的方法,以及是給自己還是給另一人分配積極任務(wù)。在研究中,積極任務(wù)指的是一些有獎勵無懲罰的任務(wù)(比如某種有獎競猜任務(wù)),相對應(yīng)的任務(wù)就是一些很枯燥的沒有獎懲的任務(wù)(比如純粹的抄寫任務(wù)),在研究中,給自己分配積極任務(wù)被界定成自利的行為。
巴特森讓一部分個體面對鏡子來使他們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事情(即高自我意識的條件),而另一部分個體則沒有面對鏡子(即低自我意識的條件),由此發(fā)現(xiàn),兩種條件下個體選擇拋硬幣來作選擇的比例沒有差異,但選擇拋硬幣的個體中,面對鏡子的人比較多地給另一方分配積極的任務(wù);這說明,自我意識的水平較高時,能有效地避免道德偽善,鏡子的存在使個體難以否認拋硬幣這種“公平”的形式所得到的公平結(jié)果,而當鏡子不存在時,個體則較多地自我欺騙,逃避拋硬幣得到的真實結(jié)果而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選擇。
巴特森告訴一半個體“多數(shù)人認為分配任務(wù)的道德方式是兩人有平等分到積極任務(wù)的機會,比如拋硬幣來決定”(高道德標準的條件),而沒有告訴另一半個體這個標準(低道德標準的條件),由此發(fā)現(xiàn),高道德標準條件下的個體有50%的人選擇了拋硬幣的方式,但這50%的人中只有10%的人給對方分配了積極任務(wù),而低道德標準條件下的個體雖有95%的人認為給另一人分配積極任務(wù)是道德的,但只有20%的人給對方分配了積極任務(wù),所以兩種條件下,個體給另一人分配積極任務(wù)的比例是沒有差異的。也就是說,道德標準并沒有影響到個體自己的道德行為,即使個體在高道德標準的影響下,選擇了拋硬幣的方式,這種方式也沒有影響到個體最后的分配結(jié)果,也就是個體借用了表面“公平”的方式來實現(xiàn)利于自己的結(jié)果。
在進一步的研究中,巴特森同時設(shè)定了不同的自我意識水平和道德標準水平,他發(fā)現(xiàn),高道德標準條件下,高自我意識的個體比低自我意識的個體,多給另一方分配積極的任務(wù);而在低道德標準條件下,高自我意識的個體則沒有人給另一方分配積極的任務(wù),并且有部分人認為給自己分配積極任務(wù)是道德的或是與道德無關(guān)的。這似乎可以解釋,為什么在道德標準模糊的情境下,即使當個體處于高自我意識的情境下,個體也容易做出一些道德偽善的事。比如,對于屠殺猶太人的納粹分子而言,他們也許認為自己正做著利于自己民族的正義之事,以此自我欺騙,使自己認可屠殺,但實際上,他們所奉行的道德標準已然改變了。
如何避免道德偽善
從巴特森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凸顯、明確道德標準是何其重要。當個體已經(jīng)形成清晰、明確、堅定的道德標準時,他改變道德標準來與不道德行為相一致的傾向就會比較弱。比如在教育工作中,僅僅教育學生說“我們要公平公正”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告訴他們什么樣的行為是公平公正,什么樣的行為是不公平、不公正,并且讓他們直接或間接體會受到不公平或不公正的行為時所產(chǎn)生的情緒情感,他們就對于公平公正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當個體試圖以集體利益為借口,或以看似公平公正的程序來合理化某些利己的行為時,他可能在自我欺騙以使自己心安。
《自私的基因》的作者道金斯說,“讓我們懂得自私的基因是怎么回事吧,因為這樣我們至少能有機會顛覆其設(shè)置,這是其他物種無法企及的”,同理,了解了道德偽善,我們離建設(shè)和諧道德家園的夢想就近了一步。
責任編輯姜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