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 役
墓志銘:一向只吃“窩邊草”的它們?nèi)噪y逃被捕殺的厄運(yùn)。
滅絕時間:1900年。
毛鼻袋熊分布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東部、南部和中部的半沙漠化草原地區(qū)。它的長相雖然有些兇猛,但卻是地地道道的食草動物。
毛鼻袋熊的體形比較大,雄性體長在1米左右,身高約0.35米,尾長約0.6米,體重約35千克,雌性的體長和體重比雄性還要大一點。體毛的顏色通常呈褐色,夾雜著灰色、淡黃色和黑色的斑點,非常柔軟和光滑。鼻子上覆蓋著一層褐色的毛。耳朵較長,其邊緣有一圈白色的毛。毛鼻袋熊的身體非常強(qiáng)壯,腿腳有力,爪子鋒利,這些都便于它們挖食植物的根莖。
毛鼻袋熊的牙齒一生都在生長,這個特征類似于嚙齒動物。和許多有袋動物一樣,毛鼻袋熊也喜歡在夜間活動,但通常在晨昏活動得比較頻繁一些。比較有趣的是,它們雖然在活動的時候以獨(dú)往獨(dú)來居多,但卻不在乎與同類共享同一個洞穴。毛鼻袋熊的采食非常特別,它們總是習(xí)慣于在洞穴的出入口附近吃“窩邊草”,不會離開洞穴很遠(yuǎn)。也許正因為如此,它們的洞穴規(guī)模出乎意料地龐大,縱深竟能達(dá)到800米左右,出入口也有好幾個。
毛鼻袋熊的幼仔通常在比較濕潤的季節(jié),也就是11月一次年4月出生。幼仔要在育兒袋中待上將近一年。一年以后,毛鼻袋熊的幼仔才能長大,真正獨(dú)立生活。
由于棲息地遭到破壞,以及和家畜爭奪食物而遭到捕殺,毛鼻袋熊的生存條件每況愈下。在新南威爾士州的里弗賴納地區(qū),曾經(jīng)生活在那里的數(shù)量眾多的毛鼻袋熊,已經(jīng)很長時間不見蹤影了。在昆士蘭東南部,毛鼻袋熊在1900年就已經(jīng)滅絕了。
責(zé)任編輯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