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超
天氣陰晴不定,出門帶傘與否成為難事。結(jié)果會帶給人不同的心理。
第一種情況:如果沒下雨——
帶了傘的:會覺得傘是個非常討厭的累贅。
啟示:如果你不需要或不欣賞某物(或某人)的優(yōu)點,它(或他)的長處在你面前就沒有任何意義。
沒帶傘的:會覺得自己好英明。
啟示:有時自認的英明只是巧合而已,人卻容易被其迷惑。
帶了傘的看沒帶傘的:會覺得自己有點傻傻的。
啟示:其實有時傻是一種比較的結(jié)果,并且這種比較往往源于他人的標(biāo)準(zhǔn)。
沒帶傘的看帶了傘的:覺得是吃飽了撐的。
啟示:這又是以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要求他人。
帶了傘的看帶了傘的:會生知己之感。
啟示:人都趨群,不能趨大群時,找知己有時是對他人尋求的一種自我保護。
沒帶傘的看沒帶傘的:沒有感覺。
啟示:他人是否與我同樣英明。這是最沒感覺的。
第二種情況:如果下雨了——
帶了傘的:會有某種成就感,而且雨越大成就感就越強。
啟示:所謂成功者不受指責(zé)。有時成就僅是為人抵御外界風(fēng)雨提供的一種保護傘。
沒帶傘的:一般會詛咒天氣,少有會責(zé)怪自己不帶傘的。
啟示:我們總是對客觀和對自身雙重標(biāo)準(zhǔn)去要求。
帶了傘的看沒帶傘的:有一種幸福感。
啟示:有時我們常將幸福建立在這樣的比較之上。
沒帶傘的看帶了傘的:有一種嫉妒。
啟示:嫉妒產(chǎn)生后有兩種走向,一是自怨自艾,自己怎么就不如人呢;一是仇恨,憑什么別人有傘我沒有。
帶了傘的帶看了傘的:沒有感覺。
啟示:見前面“沒有感覺”一條。
沒帶傘的看沒帶傘的:同病相憐,物傷其類。
啟示:這是同情產(chǎn)生的原始基礎(chǔ)。
第三種情況,下了雨,然后又停了——
帶了傘的:往往容易把傘忘在外面。
啟示:所謂好了傷疤忘了痛就是這樣的。
沒帶傘的:會有一種慶幸的感覺。
啟示:這是時來運轉(zhuǎn)時人的心情。
帶不帶傘,有時候真的好難。沒帶傘的出門前,祈求老天不要下雨,這是凡人普遍的心理。帶傘的出門前,祈求老天下雨,這人不是有病必是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