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杰鵬
在漢代劉向的《說苑》里記載一個故事,說的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惠施講話好用比喻。有人就對梁王說:“假使不讓惠施用比喻,他就什么話也說不成了。”第二天,梁王對惠施說:“你以后講話盡管直說,不用比喻,如何?”惠施回答說:“現(xiàn)在這里有一個人,他從來沒有見過彈弓。如果對他說,彈弓就像射箭的弓一樣,不過所發(fā)射的是彈丸,而不是箭,它的弦是用竹子做的。這樣,他能明白嗎?”梁王說:“當然明白啦。”惠施說:“所以,人們在講話時,總是用別人已經(jīng)知道的來比喻別人所不知道的,使得別人明白。而你卻叫我不用比喻,那怎么行呢!”梁王說:“你說得很有道理。”
直說難以使人明白,而用上一個比喻就會使語言更加明白和生動,這就是積極修辭的作用。
文章大家魯迅曾說過:“作文的人,因為不能修辭,于是也就不能達意?!庇执虮确秸f:“用一段大樹和四枝小樹做一只凳,在現(xiàn)在,未免太毛糙,總得刨光它一下才好。”可見魯迅十分注意語言的修飾功夫,并多種修辭手法運用得熟練而又富于創(chuàng)造性,他在文章中常用的修辭手法有以下幾種:
一、巧立名目就是通過給人、物、事、地等起名字的方法,以鮮明突出地表現(xiàn)出對象的本質(zhì)特征,或達到某種修辭效果。我們知道,名目和它所指稱的事物的本質(zhì)并無必然的聯(lián)系,但魯迅給自己的小說中的人、地所擬的名字,卻能很好地表征它所指稱的對象的本質(zhì)。如《狂人日記》中的趙貴翁、古久先生,代表中國古老腐朽的封建勢力;孔乙己、阿Q這名字則表示人物是泛指的,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典型;駝背五少爺、藍皮阿五等則象征病態(tài)社會中的病態(tài)人物;未莊與S城與孔乙己、阿Q同樣?!办o修庵”而被鬧得烏煙瘴氣,這名目便成了很好的諷刺。最令人稱道的應是《藥》中的華老栓、華小栓、華大媽,一望而知是勞苦大眾;而夏四奶奶、夏瑜,自然出身不是平民。夏瑜與為革命犧牲的秋瑾暗合,含意更為深長的是華夏兩家的命運糾葛又與華夏民族的生死存亡密切對應。這一切都充分體現(xiàn)了魯迅在為人物巧立名目時的重視與功力。
二、破格用詞在用詞上突破語法規(guī)范的常格,以收言簡意賅和幽默諷刺之效。這也有兩種情況:一是把一個詞或成語拆開,只用其中一部分。如:
1.待到它也“費厄”了,然后再與它講“費厄”不遲。(《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2.“世道澆漓,人心日下,國將不國”這一類話,本是中國歷來的嘆聲。不過時代不同,則所謂“日下”的事情,也有變遷……(《我之節(jié)烈觀》)。
二是使用某個詞時,沖破一般語法規(guī)律上的限制,使詞義新穎豐富。如:
嗚呼,聽講的門徒是有福了,從此會知道如何三角,如何戀愛……(《張資平的“小說學”》)
三、反意虛設為了把話說得新鮮、幽默,意思表達得突出有力,魯迅常常針對某一詞語,造一個在意義上和它相反或相對的新詞語。這新詞語或者是語言中并無其詞,或生活中并無其實。如:
1.因為從來不朽之筆,須傳不朽之人,……然而要做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筆,便感到萬分的困難了。(《阿Q正傳》)
2.“要撇掉我總是不行的。七大人也好,八大人也好,我總要鬧得他們家敗人亡!……”(《離婚》)
四、粗說怒罵魯迅曾竭力反對“雅人”們的虛偽,主張拋去死相,放心地說笑。所以,魯迅寫文章有時不避粗俗,直用罵語,表現(xiàn)出一種粗獷剛健的豪情來,我們姑且稱之為粗說怒罵的修辭手法。如:
1.無論怎樣,一時大概總還有不惜一顧的人罷,只要這樣,我就非常滿足了;那滿足,蓋不下于取得富家的千金云。(《墳·題記》)
“取得……”是偽君子們常想而萬不敢說出的話,因為真說便成了“俗”。這里魯迅說到自己獲得讀者的愉快時,便直白地犯了這“俗”,順便對偽君子們的“雅”戳一槍。
2.遇見深林,可以劈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問什么荊棘塞途的老路,尋什么烏煙瘴氣的鳥導師?。ā度A蓋集·導師》)
五、語句跳脫在形式上似乎殘缺不全,間斷不接或跳動轉折的語句,表現(xiàn)出更為真切入微的情境來。如:
1.他(七斤)心里但覺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計劃,但總是非常模糊,貫穿不得:“辮子呢辮子?丈八蛇矛。一代不如一代!皇帝坐龍庭。破的碗須得上城去釘好。誰能抵擋他?書上一條一條寫著。入娘的!……”(《風波》)
這斷斷續(xù)續(xù)的三五句話,活畫了1917年農(nóng)民對張勛復辟的反應,怕做順民而不得的情景。
2.“太太兩天沒有吃飯哩,因為老爺要買一個小的……”
“女人……吳媽……這小孤孀……”阿Q想。
“我們的少奶奶是八月里要生孩子了……”
“女人……”阿Q想。
阿Q放下煙管,站了起來。
“我們的少奶奶……”吳媽還嘮叨說。
“我和你困覺,我和你困覺!”阿Q忽然搶上去,對伊跪下了。(《阿Q正傳》)
這是魯迅筆下吳媽和阿Q談閑天的經(jīng)典場景。一個是在漫不經(jīng)心地閑聊,一個卻在想入非非,兩人互不理解,而阿Q又在似有所悟的短時間的醞釀中,便出現(xiàn)了這個離奇而又自有情理的求愛場面,要表達出如許意思來,得用多少描述的筆墨??!然而魯迅只用了短短的幾句話,便把這些豐富的內(nèi)容生動傳出。
六、衍文傳情衍文,本指古文中因繕寫、刻板、排版錯誤而多出的字句,這里指漫衍文句。當言盡而意未盡時,便順便漫衍一兩句似乎是多余的話,反而使文章神情舒展,氣勢充沛。如:
1.不但對于阿Q,連我自己將來的“大團圓”,我就料不到究竟是怎樣。終于是“學者”,或“教授”乎?還是“學匪”或“學棍”呢?“官僚”乎,還是“刀筆吏”呢?“思想界之權威”乎,抑“思想界先驅者”乎,抑又“世故的老人”乎?“藝術家”?“戰(zhàn)士”?抑又是見客不怕麻煩的特別“亞拉籍夫”乎?乎?乎?乎?乎?(《阿Q正傳的成因》)
2.仿佛惟有他卻是極希望一個筋頭,工農(nóng)就都住王宮,吃大菜,躺安樂椅子享福的人。誰料還是苦,所以俄國不行了,革命不好了,阿呀阿呀了,可惡之極了。對著這樣的哭喪臉,你同他說什么呢?(《關于翻譯的通訊》)
3.因為凡事總是“團圓”,正無須我們焦躁;放心喝茶,睡覺大吉。再說廢話,就有“不合時宜”之咎,免不了要受大學教授的糾正了。呸?。ā墩摫犃搜劭础罚?/p>
(作者單位:河南鄧州市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