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 此
有一天,人們發(fā)現(xiàn)愷撒正注視著亞歷山大的半身像在流淚。他解釋說,盡管他現(xiàn)在已經兩倍于這尊怒吼的雕像的年齡,他卻覺得自己一事無成。因為亞歷山大在24歲的時候,已經征服了世界,創(chuàng)造囊括了包括埃及、敘利亞、希臘、整個波斯、巴勒斯坦和阿富汗在內的馬其頓帝國。而愷撒真如自己想得那么不堪嗎?愷撒7歲時,被送進了專門培養(yǎng)貴族子弟的學校,完成文學、歷史、地理、哲學和法律等基礎知識的學習;他精通希臘文、雄辯術、攻城術和戰(zhàn)術,參加各種各樣的軍事體育訓練,精通騎馬、劍術。公元前78年(22歲)開始政治活動,起初被選為軍事護民官,在成為愷撒大帝前,曾歷任市政官、大法官、羅馬遠征西班牙行省總督等職。在他為亞歷山大雕像流淚的那一年,公元前52年,高盧全境爆發(fā)了一場反對羅馬統(tǒng)治的大起義,愷撒以6萬軍隊與高盧將近25萬人的大軍相峙,竟以一支騎兵的偷襲扭轉了戰(zhàn)局,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愷撒生前總被別人仰視,即使是他死后一樣贏得人們的尊重。愷撒是羅馬帝國的奠基者,故被一些歷史學家視為羅馬帝國的無冕之皇,有“愷撒大帝”之稱。影響所及,有羅馬君主以其名字“愷撒”作為皇帝稱號;其后之德意志帝國及俄羅斯帝國君主亦以“愷撒”作為皇帝稱號。
愷撒有如此輝煌的功績,而在他內心,不能正確評價自己,對當時歷史上唯一可與之相提并論的另一位偉人心懷忌意。也許正因為這個,愷撒把自己的一生放置于不停的爭戰(zhàn)和羅馬帝國的擴張上。
而愷撒快樂嗎?愷撒的眼淚告訴了我們答案。
當今的人們,常見有兩種不同的生活觀念,一種是遵從自己的心靈,給自己一個寬松的空間;另一種就如愷撒,生活在一種比較系統(tǒng)中,眼睛盯著別人。他人有的,自己也應該有,甚至應該是比他更好。于是,有了新房,還想有個大房子,有了大房子又看到位置更好的房子。家用車不僅是代步工具,手機不僅是聯(lián)絡工具,要比配置,要比款式,至于那些額外的功能和配置能不能用上則是另一回事。外出旅游也成了一種炫耀消費,一個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到此一游”成了最重要的事情,拍照成了旅游主要內容,放松心情則是想都沒想過的事情。
當一個人選擇心靈為上時,可以有心情來感覺和品味生活的細節(jié),就有機會享有生活中的平和和安靜。當一個人想做愷撒,要擁有更多、要擁有更好時,會沒有時間體會生活的情趣,收獲的會是一個忙忙碌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