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培光
[材料一]
寒冷的冬天,一群豪豬擠在一起取暖,但各自身上的刺迫使它們一觸即分;御寒的本能使它們又聚到一起,疼痛則使它們再次分開。如此再三再四,它們終于找到了相隔的最佳距離——在最輕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溫暖。人類似乎可以在豪豬身上受到啟示:防身的東西偏偏有時會成為妨身的東西,正所謂一利跟一弊。
[思考點]
豪豬的做法對人們處理人際關系很有啟發(fā)。人與人相處,也要學會尋找這么一個“最佳距離”,把握好這個距離是維護永久性和諧的關鍵。有些人不善于把握距離,與人近時,不分彼此,與人疏時則冷若冰霜,這不是科學的與人相處的態(tài)度。正確的做法是:與人好時,要想到他的毛??;與人關系不好時,則要想到他的優(yōu)點,這樣在與人交往中才會把握好度,不至于走極端。
[材料二]
英國某報曾出過一個聞名全球的題目,公開征求答案。題目是:“從倫敦到羅馬,最短的道路是什么?”很多人從地理位置、旅行方式上找答案,結果都落選了。只有一個答案獲獎,那就是:“一個好朋友(One good friend)。”
[思考點]
的確,有一個心意相通的好朋友一路相伴,沿途互相幫助,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就到了,而且不但不會嫌路長,甚至會感嘆路太短,友情可以縮短空間距離。
[材料三]
春天到了,住宅樓前的草坪綻放了紅紅綠綠的生機。一位新搬來的中年人回家時不忍心踐踏那片草坪,便繞了點兒路。沒想到剛上樓時,鄰居老太太微笑著迎上來,一番話讓中年人頗感意外:“我整天都在想,新來的鄰居是個什么樣的人?很擔心?!鳖D了一下,老太太又說,“當你剛才繞過那片草坪時,我便了解了你,知道我沒什么好擔心的?!?/p>
[思考點]
生活常常就是這樣,刻意為之往往不能縮短彼此的距離,而偶爾一個細節(jié),一個舉動,卻會在人與人之間架起美麗的橋梁。
[材料四]
有這樣一幅攝影作品,名字叫做《狗與小孩》。畫面上,一個可愛的小男孩伸出胖乎乎的小手,緊緊地閉著雙眼,喜悅地等待著狗的“親吻”;孩子的身邊,蹲著一只伶俐的小狗,吐著長長的舌頭要舔小主人的手;狗舌和小手之間恰到好處地保持著一段距離。就是這段距離,使優(yōu)美而溫馨的情調溢滿畫面,孩童與狗之間和諧而自然的關系躍然紙上。
[思考點]
德國美學家菲西爾說:“我們只有隔著一定的距離才能看到美,距離本身能夠美化一切?!币苍S距離本身并不能美化一切,但是如果你利用了距離,那么就能突出美的所在。
[材料五]
五十幾年的悠悠歲月,遙遙相望的海峽兩岸,臺灣詩人余光中吟唱著:“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p>
[思考點]
是啊,再遠的空間距離也阻斷不了濃濃的鄉(xiāng)愁,是鄉(xiāng)愁讓兩岸遙遙相望的距離無限縮短,遠遠的海峽看去只是“這頭”與“那頭”,“故國的泥土,伸手可及”。心理上的近距離恰好折射出炎黃子孫割不斷的濃濃血緣之情;只有兩岸統(tǒng)一,才能最終拉近距離,讓鄉(xiāng)愁不再發(fā)生。
[材料六]
最近,由上海交大附中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初中生需要錢時,有近六成會找父母,而心情壓抑時只有7.5%的學生和父母說,這表明當前中學生與父母之間還存在著深層次溝通方面的某些不足。
[思考點]
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現(xiàn)在的中學生在排遣壓抑心情和學習困難方面對父母缺乏信任,也反映出當前父母與子女之間還存在著很大的心理距離,需要及時加強溝通。
[延伸訓練]
[文題一]
一個人的一生要接觸各式各樣的橋,有看得見的橋,如古老的木板橋、小石橋,現(xiàn)代的天橋、立交橋、跨江跨海大橋;有看不見的橋,如人際關系之橋、情感交流之橋、心靈溝通之橋、信息傳遞之橋等。橋,記載著自己成長的足跡,演繹著許多動人的故事,在人們的生活中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請充分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聯(lián)系現(xiàn)實,以“橋”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
[點撥]
這個話題,非常寬泛,有形的橋,無形的橋,怎樣迅速打開思路,找準寫作的切入點,尤為重要??刹捎每v橫交替法??v——縱向思考,按時間順序,古往今來地聯(lián)想。橫——橫向思考,按空間順序向四面八方聯(lián)想。如可以擬題為“搭建心橋”,按時間順序描述友誼建立的過程;可以擬題為“閱讀那悠悠的橋情”,橫向聯(lián)想到“鄉(xiāng)間的橋,城市的橋,親情的橋,友情的橋,愛情的橋”。當然,還可以“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縱橫結合??傊瑧η蟠蚱瞥R?guī),擺脫慣常思維,使選材、立意有新意,有深度。
[文題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人都有著各種各樣的交際愿望,對話就是一種常用的交際形式,通過對話可以獲得新的信息,可以傾訴心曲,還可以獲得感情上的慰藉?,F(xiàn)在的中學生正處于充滿陽光的季節(jié),陽光季節(jié)里的少男少女渴望與社會對話、與父母對話、與老師對話、與自己的同齡人對話,甚至想跟大自然對話。處在陽光季節(jié)中的你,也一定想得很多。
請以“與對話”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把題目補充完整后,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體不限,立意自定。
[點撥]
此題雖為半命題作文,但依然有著廣闊的寫作空間。當今世界,人與人需要對話,國與國需要對話,人與自然也需要對話??梢栽趯υ挼膶ο蠓矫鎻V開思路,以第一人稱為例,可補題為與自己對話、與足球對話、與歷史對話、與自然對話、與未來對話、與先哲對話、與名著中的人物對話、與地球母親對話、與中考對話、與臺灣領導人對話、與美國總統(tǒng)對話等。不管與誰對話,寫作前都應該注意:首先要便于立意,立意要深要新,應該表達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其次要便于鋪展,寫出豐富的內容;另外,誰與誰之間發(fā)生對話?對話有什么意義?怎樣才能更好地對話?這些都要考慮周到。
[文題三]
世上有許許多多的界限,有的是客觀存在的,但也有不少界限只存在于你的心里,是你自己所豎立的一堵圍墻。只要推倒心中的圍墻,這個界限也就不存在了。請以“界限”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
[點撥]
國與國之間有界限,民族與民族之間有界限,人與人之間有界限,有有形的界限,也有無形的界限。一個人要生存和發(fā)展,就要積極主動地打破自己在心中劃出的和別人的界限。有些人特別高傲,瞧不起人,他們看不到自己的缺點,不明白自己與普通人沒有界限;有些人特別自卑,他們沒想到,別人有的自己也都有,自己和別人沒界限。是心中某種界限,使一些人變得狹隘。寫作時首先要選好角度,精心構思,選好材料,定好文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