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曾耀
筆者于1984年參加教育教學工作,20多年的教師生涯中,有18年擔任班主任工作,深感當好班主任的不易.經過多年的勞心、勞力、勞累,筆者心中感慨萬千,現(xiàn)將班主任工作歸納幾點供同行同事參詳.
一、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常抓不懈
初中生在成長過程中,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目前.我國正提倡“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的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實施以德治國.所以,我們要努力幫助青少年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班主任在工作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尤其注重啟蒙教育,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養(yǎng)正于蒙”.在中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尚未形成時,對學生不失時機地施之以思想品德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健康發(fā)展.這樣長期堅持,循序漸進,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質.
二、樹立班主任的威信
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教育者、組織者、領導者,也是學生的良師益友.班主任在學生中的威信是班主任品德修養(yǎng)、管理能力和教育水平的綜合體現(xiàn).古人云:“有威則可師.”對于有威信的老師,學生會心悅誠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勸導,做工作常常事半功倍;相反地,對于沒有威信的老師,學生對他的勸導置若罔聞,甚至產生不滿和對立情緒,往往事倍而功半.具有很高威信的班主任本身就是一種巨大而無形的教育力量,所以要做好班主任就要千方百計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威信.
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的獲得主要不在于社會和學校給予他的權力,而應是在教育活動中由于自身品質修養(yǎng)在學生心目中所產生的效應,即學生對老師具有的品德、智慧以及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與認真負責精神的折服.必須明確一點:威信并不是通過高壓來讓學生害怕、屈服贏得的,而是讓學生敬重而信服.威信中的“威”是懾人的力量,但離開了“信”所包含的信任、信服、信譽等等的含義,再強大的懾人力量也起不了教育作用.
為了樹立班主任的威信,首先班主任要用廣博的知識、扎實的專業(yè)底子去“征服”學生.幾乎所有的學生毫不例外地喜歡和敬佩有能力的、有本事的老師,無不被老師淵博的知識與深入淺出的教學藝術所折服.對于每一位班主任,也應該意識到參加工作并不意味學習的結束,而是一個新的起點.老師是知識的傳播者,這就決定了老師必須以積極的態(tài)度正確對待知識和不斷追求新知識,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和教育能力,用自己的本身去征服學生.如果一位班主任授課漏洞百出,是難以取信于學生的,反之,如果班主任的知識淵博,授課深入淺出,辦事有條不紊,進而贏得學生的信賴.其次是以愛崗敬業(yè)、真誠、愛心、無私奉獻的情感去感染和打動學生.教育是艱辛的勞動,它要求教師有崇高的事業(yè)心,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同時要求有高度的責任感,對工作勤勤懇懇,一絲不茍.對學生高度負責,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前提.它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他們的興趣,同時應嚴格要求,要理解、信任學生,不偏愛、不遷就,嚴師必能出高徒.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觸,教育過程中教師的威信應始終建立在與學生平等、民主和相互尊重的原則上,教育是一個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作為班主任要想贏得學生的威信就要深入到學生中去,關心他們,了解他們,用真誠與愛心跟他們交朋友,做他們的良師益友.
班主任的威信形成,取決于許多因素,但最根本的在于本人的長期實踐和主觀上的努力,而教育不是立竿見影的事情,班主任的威信是教育教學中多積累經驗、潛移默化形成的.
三、煉取有效信息,把握班級整體水平
班級整體水平是指一個班全體學生某一階段學習各科知識的掌握程度.把握班級整體水平,可以了解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與學生實際水平相適應的教育教學方法,評估某一時間各層次學生對各科知識學習的掌握情況,教育好學生如何學習好各科知識,針對各人存在的問題提供幫助.
班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他們能全面地管理班級,也可以及時向班主任反映情況,協(xié)助班主任取得有效信息,制訂切實可行的班級管理的方案,完善班級的班規(guī).班級整體水平是客觀存在的,將學生的整體水平劃分為優(yōu)生、中上、中等、差生,對各層次學生都要以情相處,增強中等、差生對各科教師的信任;以禮相待,消除差生的自卑感;持之以恒,防止優(yōu)生的自滿感.班主任要對班級整體水平進行把握,駕馭好班級的班風、學風,使班級整體水平呈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班級的學風濃、正氣旺,克服班級的一些不良情況,使班級形成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氣象,班級的各科學習成績不斷得到進步,整體學習風氣逐步進入優(yōu)良狀態(tài).
四、建立激勵機制,提高班級建設
班集體是學生在校最基本的歸屬單位,是滿足學生諸多心理要求的最佳場所,是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的沃土搖籃.她既是教育的載體,又孕育著豐富的教育內涵,激勵機制功能如同磁場,其輻射與穿透,對于全體學生的主動發(fā)展、全面提高大有裨益.而我們注重的激勵功能,既解決了班集體建設中的動力問題,使班集體充滿活力,又為“和諧教育”提供更為廣闊的舞臺.另外,發(fā)揮班集體激勵功能,是班集體建設深化發(fā)展的必然走向.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已把研究的指向從班集體建設的形成延伸到高速運轉,開闊班集體建設的新視野,促進班集體建設理論的發(fā)展.
筆者認為班集體的激勵機制有以下5種功能:
1.目標的導向激勵.班集體的目標與學生個體的目標一致時,班級的目標期望效應便激活學生的進取、發(fā)展、成功等需求,即產生目標導向激勵.實踐中我們充分發(fā)動學生共同參與制訂目標,計劃實施過程中,集思廣益,使目標切合實際,使計劃更周密,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執(zhí)行的自覺性.班主任要發(fā)揮目標激勵的主導作用,要善于啟發(fā)、適時點撥、巧妙歸納,把握大多數同學的意見,使目標具有較強的激勵性,例如,校運會班級要達到怎樣的目標?期中、期末考試要達到什么目標?班風目標的規(guī)定等等,讓同學們進行討論,制訂實施方案使之實現(xiàn),增強為班級增光添彩的責任感.
2.活動的發(fā)展激勵.班集體活動可誘發(fā)、培養(yǎng)、滿足學生參與、表現(xiàn)、成就、發(fā)展等需求,即產生所謂活動的發(fā)展激勵.
3.規(guī)范的同化激勵.班集體規(guī)范由紀律、輿論、班風諸要素形成.它是班集體內各個成員的行為準則,是班集體價值導向對學生個體的行為規(guī)定,為學生個體的發(fā)展提供了標準、規(guī)則、參照.當班集體規(guī)范轉化為學生個體的自我期望就產生規(guī)范同化激勵.例如,《班級公約》的制訂由全體學生參與,而不能班主任搞“一言堂”.有規(guī)矩就要認真落實.堅持督查工作,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4.組織的調控激勵.班集體在班主任的指導下.通過活動、紀律、制度、輿論、風氣、人際關系等來調整學生的個體行為,以實現(xiàn)教育目標.有序高效的調整自然會對集體成員產生一種強化刺激,使其產生有利于組織的調控激勵,讓每一個學生在多種班級管理崗位得到鍛煉,提高管理班級建設能力.
5.人際關系的驅動激勵.班集體的人際關系集體表現(xiàn)在師生和生生之間.它含有認識、情感、行為多種心理成分.情感是人際關系的指示器,是人際關系的紐帶,人際關系的情感共鳴潛在著巨大的能量,產生人際關系的驅動激化.
五、用身去教,用心去愛
教師是社會改造的領導者,在教師手里掌握著少年的命運,掌握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一個人崇高之處莫過于關心別人,一個教師最崇高的愛是全身心去愛每個學生”.愛是一種奉獻,它是在人身上樹立起一切美好的東西.人人需要愛,尤其是學生.在學校,只有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傾注著對本職工作的愛,才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健康、愉快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建立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以保證和促進學生健康和諧發(fā)展.同時,班主任還應做到用心感化學生,針對不同學生,對癥下藥,主動與父母聯(lián)系,定時家訪,遇到突發(fā)事件.首先想到學生的安危;用身教去打動學生,班主任要經常深入班級,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例如,筆者值班時,經常深夜還未睡,寢室熄燈后,輕手輕腳地在寢室門外走動,掌握學生作息的一手材料,第二天在班級對那些未及時入睡且講話的學生進行點名,同學們感到非常驚訝……
作為班主任,深感肩上的擔子很重,我們對學生的責任不僅是智力上的開發(fā),更是健康思想的培養(yǎng)和美好心靈的耕耘.筆者熱愛學生,熱愛班主任工作,主動在工作中摸索,在工作中總結,相信只要不斷地努力,對班主任工作的認識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深刻,班主任工作也會隨著臉上的皺紋的深刻而綻放出更美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