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娟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從文中找出兩個成語并解釋,然后任選一個造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
2.用“/”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1)問 所 從 來。
(2)后 遂 無 問 津 者。
(3)此 人 一 一 為 具 言 所 聞,皆 嘆 惋。
3.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詩人______,名____,字____,生活在戰(zhàn)亂頻繁的_____朝。
(2)《桃花源記》以_____為線索,按照_____桃源,______桃源,_____桃源的順序來敘述了漁人的所見所聞,層次清晰。
(3)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環(huán)境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最能體現(xiàn)桃花源人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句子有:a________。b_________。
4.將“漁人”、“村人”兩詞語準確填入文中括號內。
(1)()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具答之。()便要()還家,
()設酒殺雞作食。
(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
5.“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其嘆惋的原因是()。
A.為漁人費了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嘆惋。
B.為自己住在這里消息閉塞,竟不知道外界有這么大的變化而嘆惋。
C.為外界社會的動亂、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嘆惋。
D.沒有想到時間過得這么快,都已經是晉朝了。
6.下列詩(文)名句所表達的人生追求與本文明顯不同的一項是()。
A.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B.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
C.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陸游《游山西村》)
D.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7.陶淵明描繪一種沒有剝削、沒有戰(zhàn)亂、自給自足的美好社會,是作者不滿現(xiàn)實的一種精神寄托,表現(xiàn)了他對理想社會的追求。郭沫若寫牛朗織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現(xiàn)出詩人對當時黑暗現(xiàn)實的憎惡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請據(jù)此對出下聯(lián)。
上聯(lián):郭沫若憎人間黑暗繪天上美好街市
下聯(liá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期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