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 佳
趙明誠,因娶了一代才女李清照而為人熟知。在以夫為天的封建社會,男性尊嚴讓他不得不承受著壓力,甚至非議。不過,郁悶的事情遠不止于此。當一段婚姻是以政治利益為前提的時候,它會因為政治需要大開綠燈,也同樣會因為政治需要而亮起紅燈。趙明誠與李清照的婚姻就是如此——看似美滿,實則暗藏危機。在以父為綱的時代,面對父親與岳父間近乎慘烈的政治沖突,面對心急如焚且將被遣返的妻子,趙明誠陷入了兩難境地。“雙面膠”,這個流行于當今的詞語或許最能將他的境遇描述到位。
政敵聯(lián)姻,暗藏玄機
北宋年間,一則奇聞在開封百姓中流傳:年近弱冠的太學生(所謂太學,即宋代官學,五品以上官員子弟可入讀)趙明誠在夢中看到一本書,其中有這樣的語句:“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言與司合”是“詞”字,“安上已脫”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詞女之夫”,這似乎暗示著趙明誠的姻緣。其時,開封的文壇明星當屬李清照。這位妙齡少女的《如夢令》一出,文人奔走相告,擊節(jié)稱賞。
趙明誠,吏部侍郎趙挺之之子;李清照,禮部員外郎李格非之女。按說,兩位朝中官員結(jié)為親家本是平常之事,不過,當這兩人是水火不容的政敵時,一切就變得微妙起來:趙挺之是王安石變法的擁戴者,與保守派蘇軾、黃庭堅等結(jié)怨甚深。早在擔任監(jiān)察御史時,趙挺之就曾數(shù)次彈劾蘇軾,或羅織罪名說他起草的詔書“民以蘇止”是“誹謗先帝”,或牽強附會說他的“辯試館職策問”大成問題。而蘇軾及其追隨者也不甘示弱,對趙挺之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蘇門文士對趙挺之的蔑視,從一事可見一斑。陳師道(北宋詩人,深受蘇軾、黃庭堅等人影響,對王安石變法不以為然)深夜到郊外皇家祠堂守靈,因沒有皮衣御寒,其妻回娘家向胞妹借了一件——陳妻是郭概之女,而郭概是北宋政壇上著名的“慧眼挑貴婿”者,家境貧寒的陳師道和官宦之子趙挺之都在其家坦腹東床。當?shù)弥拮咏枇穗m為連襟卻勢同水火的趙挺之的皮衣,陳師道即感受辱,并對妻子大發(fā)雷霆:“汝豈不知我不著渠家衣耶!”最終,陳師道凍病而死。
據(jù)說,因為酷愛收藏蘇軾的字畫,趙明誠在其父趙挺之處備受冷落。這一次,他又偏偏愛上了蘇門“后四學士”之一的李格非之女。本以為一出悲劇將要上演,可事情的發(fā)展卻出乎人們的意料——趙挺之不但未加阻撓,還大力支持兒子向李家求親。
當然,這并非因為趙挺之開明,而是源于他的精明算計。在趙挺之看來,應允這門婚事是只賺不賠:一來,將頂尖才女李清照娶進門來可以光耀趙氏門楣;二來,與政壇紅人李格非結(jié)親也有助于鞏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宋哲宗去世,其弟端王繼位,是為徽宗。向太后聽政,罷章悖相,哲宗時期被貶的官吏,已死的追復其職并錄用子孫,比如司馬光;未死的赦免內(nèi)遷,比如蘇軾。此外,向太后還起用韓忠彥為門下侍郎(宋元豐改制,以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行侍中之職,與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同為宰相)。李格非家與韓忠彥家為世交,因此,李格非的官職雖低于吏部侍郎趙挺之,但因“朝中有人好做官”的政治規(guī)則,前者騰飛指日可待。趙挺之操縱這段婚姻,顯然是政治韜晦之法,也可以說是處于劣勢時借子女聯(lián)姻向元祜政敵“暗送秋波”的權(quán)宜之計。
岳父落難,難施援手
在外人的眼中,趙李聯(lián)姻門當戶對,年輕夫妻情投意合。當然,在政局穩(wěn)定之時確也如此。只是,一旦政治風頭有變,這段婚姻還能幸福如初嗎?
崇寧元年(1102年),北宋王朝內(nèi)部的政治斗爭日趨激烈。五月,司馬光、文彥博、蘇軾等人被定為“元祜奸黨”。李格非“出東坡(蘇軾)之門”,“以文章受知于蘇軾”,正是蔡京集團要打擊報復的“元祜舊黨”,而趙挺之又恰恰是蔡京的追隨者,其時,他已經(jīng)靠著各種手段爬上了尚書右仆射的高位。事實上,李格非落難,趙挺之難脫干系。《宋史·趙挺之傳》說,趙挺之“排擊元祜諸人不遺力”?!独m(xù)資治通鑒》、《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史書記載,確定“元祜奸黨”名單的人中就有趙挺之。在這場黨禍之爭中,趙李兩家變成了完全對立的兩派。按照當時的情況,李清照是不便于表態(tài)的,但親情使然,她在萬般無奈之下向身居相位的公公上詩救父。
如今,全詩已不復存在。幸好,在南宋人張琰的一篇文章中,人們見到了這樣的記載:“女適趙相挺之子,亦能詩,上趙相救其父云:何況人間父子情,識者哀之?!薄昂螞r人間父子情”,這應該就是整首詩的核心句,李清照希望公公能夠看在兒女親家的面子上,看在天下子女都希望父母平安的情分上,對她的父親施以援手。
不過,與政治利益相比,李清照和她的詩都顯得無足輕重。南宋學者晁公武曾在專著《郡齋讀書志》中寫道:“其舅正夫相徽宗朝,李氏嘗獻詩云‘炙手可熱心可寒?!笨梢?,趙挺之依舊故我?!爸耸挚蔁嵝目珊?,典出杜甫詩《麗人行》,原句為“炙手可熱勢絕倫”,意在諷刺楊玉環(huán)、楊國忠兄妹——握著那么多權(quán)力,你們的手不發(fā)燙嗎?李清照借“炙手可熱心可寒”一句諷刺公公位高權(quán)重,卻讓親人寒心。對于如此大膽敢言的兒媳婦,想必趙挺之不會喜歡,甚至會生出厭惡之感。而此時,趙明誠的感受又是怎樣的呢?一邊是前途未卜的岳父和心急如焚的妻子,另一邊是親手導演了這一幕的父親,夾在中間的他左右為難。
坦率地說,在以父為綱的封建社會,在嚴酷的政治斗爭中,趙明誠無力為岳父、妻子而與父親抗爭。更何況,作為兒子,父親的前途至關重要,因為這關乎自己日后的仕途發(fā)展。正因如此,趙明誠不能也不會明確反對父親的做法。此時,對于妻子,他能做的只有用行動來表示安慰。正值打擊元祜黨人之際,朝廷下了一道詔令,銷毀蘇門師生的詩文集,甚至連印版也不能存留,并禁止收藏、閱讀這些人的詩文作品。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趙明誠依然從各種途徑收集蘇軾、黃庭堅等人的字畫。毫無疑問,對李清照而言,這一舉動具有極大的寬慰作用。
依照“禁元祜黨人子弟居京”、“宗室不得與元祜奸黨子孫有附親為婚姻,內(nèi)已定未過禮者并改正”的法令,元祜黨人及其子孫不能在京城居住,更不能在京城做官,其他官員亦不能與元祜黨人聯(lián)姻,如果已經(jīng)定親但尚未交換聘禮和聘帖的話,則要退親。
既嫁從夫,李清照早已是“趙李氏”,加之科考出身的趙挺之并非“宗室”,這道聯(lián)姻禁令本來不能奈何于她,但趙挺之卻堅持要將幼子趙明誠深愛的妻子逐出京城。更讓人意外的是,株連元祜黨子女正是趙挺之出謀劃策的結(jié)果。史書記載,趙挺之“首陳紹述”,即首先向皇帝提出“宗室不得與元祜黨子女為婚姻”的建議,又慷慨陳詞必須這樣做的理由。在豪門官宦聯(lián)絡有親的情況下,趙挺之這一“大義滅親”的做法無異于政治作秀。當時,趙明誠是否為自己的妻子向父親求過什么,或者他是否對妻子表白過什么,一切不得而知,但他的心情卻可想而知。
被迫“丁克”,埋下隱患
依史料看來,趙明誠與李清照結(jié)婚多年未有過生育。南宋人翟耆年的金石碑刻文字著作《籀史》寫于宋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年),當時李清照還在世。翟耆年在《籀史》中提到趙明誠“無子能保其遺余,每為之嘆息也”。同樣的事實在南宋人洪適撰寫的金石文字著作《隸釋》中也有提到,在談趙明誠身后之事時,洪適寫“趙君無嗣”。《隸釋》寫于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當時李清照已經(jīng)去世十四五年。
如今,丁克夫妻是一種時尚,沒有子女也不會招人白眼,但在宋代,一個女人不能為丈夫生育孩子是要遭受極大壓力與非議的。以往的學者都將趙明誠與李清照的關系寫得幸福美滿,但兩人沒有留下子嗣,這在當時是十分嚴重的事情。李清照在《聲聲慢》中寫下了“怎敵他晚來風急”的詞句,這可能取義于《詩經(jīng)·終風》的“終風且暴”,表現(xiàn)了來自齊國的衛(wèi)姜夫人因遭莊公冷落疏遠不能生產(chǎn)的感傷情緒。也就是說,李清照借這個典故流露了無嗣的痛苦。想必,生長在士大夫家庭的趙明誠也會感到愁苦??梢哉f,他們的關系存在出現(xiàn)裂痕的可能性。
在某種程度上,趙明誠“疏遠”李清照是事實,疏遠的原因有三:一是趙明誠經(jīng)常要離家尋訪文物古董;二是他要出門做州縣官,無法偕妻同行;三是他移情別戀,另結(jié)新歡。前兩個原因不必細說,至于第三個原因,依情形看來也是存在的。
對趙明誠而言,除了不育帶來的壓力,與一個才華橫溢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詞女之夫”不見得都是榮耀。有史書記載,每當大雪紛飛的時候,李清照就會詩興大發(fā),在雪中漫步,尋詩覓句。作為“詞女”的丈夫,趙明誠不能拂了雅興,降了格調(diào),自當陪同前往。時間長了,次數(shù)多了,趙明誠的那點才氣也散發(fā)盡了,后來就只是看客,這難免讓以讀書人自居的他在大冷天臊紅了臉。漸漸地,賞雪成了趙明誠的傷心事,一到冬天,他就惶恐、緊張。
政和七年(1117年)前后,趙明誠再度出仕,但直到宣和三年(1121年),他才接李清照前去團聚。在此期間,李清照寫下了許多抒寫離情別思的篇章,比如《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睋?jù)說,趙明誠看到這首詞后深受刺激,想想堂堂須眉,寫詩作詞怎能為小女子壓倒。于是,他關門謝客,花了三天時間填了50首詞,并將李清照的這首詞夾在中間,一起送給朋友陸德夫品評。陸德夫玩味再三,選出了三句上乘之作:“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边@恰是出自李清照之手。試想,在以夫為天的時代,面對李清照的才情,男性的尊嚴多少也會困擾著趙明誠。
關于趙明誠移情別戀之事,從李清照的詞中隱約可見?!抖帑悺ぴ伆拙铡分姓f:“似愁凝、漢皋解佩;似淚灑、紈扇題詩?!逼渲杏昧肃嵔桓?、班昭兩個典故?!俄n詩外傳》記載,鄭交甫是在漢皋臺下遇到兩位女子,一番眉目傳情之后,兩位女子就將自己身上佩戴的珠子贈給鄭交甫。這是一男配二女的外遇故事,李清照以此影射趙明誠另結(jié)新歡后冷落自己。趙明誠死后,李清照在《金石錄后序》中敘述丈夫暴病臨死之際,所作的絕筆詩“殊無分香賣履之意”,用的是曹操在遺囑《遺令》中分配死后遺產(chǎn)的典故——曹操要求把剩余的香分給各位夫人,要求沒有事情做的家人學習編織鞋子,賣鞋度日。可見,趙明誠應該也是撇下幾位夫人而去的。
編輯/汪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