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技藝的形成并非人類所特有,許多動物可以被人馴服并掌握多種表演的技術用于取樂觀眾,這是一種人與動物之間的游戲,事實上,很多的動物都存在著向下一代傳授技術的傳統(tǒng),就我們所知,鳥兒學習唱歌,就是從其長者那里學到的一些本領。鳥類的歌唱是由其長者教會的,就像在學校里一樣,長者傾其全力向幼者示范,而后者則努力從自己稚嫩的喉嚨里發(fā)出相同的音調(diào)來,這種場景是很感人的。為了證明鳥兒不是靠本能來唱歌,而完完全全是學來的,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金絲雀巢里的卵取出一半,然后把麻雀卵放進去,或者也可以把小麻雀放進去,讓成年金絲雀以為它們是小金絲雀。接著把這個鳥巢放在一個房間里,使得小麻雀聽不到外面成年麻雀的叫聲,那么它們就會學習金絲雀的歌唱,這樣人們就能得到會像金絲雀一樣唱歌的麻雀了。事實上這一點也很令人驚贊,即每一種鳥類都世世代代保持某種歌聲而確定不變,這大概是世界上最忠實的傳統(tǒng)了。
運動技藝的掌握并沒有什么訣竅,關鍵的是在于不斷的強化練習,動物為了掌握生活的技藝都能做到如此感人的事,何況人呢?但人的教育與動物技藝內(nèi)部的傳授、人馴服動物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在運動技能掌握過程中僅靠馴服學生是達不到教育目的的,在學習運動技術的同時還要讓孩子們積極地思考,這個過程必然會有效影響學生學習運動技術的進程。
一、運動技能形成的過程與特點
根據(jù)運動技能形成規(guī)律與特點,可把運動技術、運動技能、運動技巧、運動能力的關系歸納如圖1。
首先,運動技術是一個中性詞語,即沒有情感上的色彩,無論對于誰都是一個樣,沒有對誰偏愛,也沒有對誰厭惡。而運動技能則是被人格化了的、具有個人氣息的一種活動方式,運動技巧、運動能力則是由運動技能的進一步發(fā)展而來。每一個人的運動技能、運動技巧、運動能力都各不相同,如每做一個動作,不僅每個人所做的技術動作不一樣,就是同一個人,每一次所做的動作也是不同的,這就是運動技能的個性化特征。
從老師傳授運動技術角度而言,老師的技能是不能傳授的,因為它已被老師個性化了,那么老師又如何能把運動的技術傳授給學生呢?這里面有一個“運動技術還原”的過程,也就是老師把已經(jīng)掌握的運動技能還原并分解成各階段的運動技術,再把它傳授給學生,即盡量要把動作做得正確和規(guī)范,去除帶有個人的特點色彩。當然這個還原過程可能不是十分完美,因為從每個學生所學所做,我們不難看出“有其徒必有其師”的現(xiàn)象,但從學理上講,這種現(xiàn)象越明顯,傳授的效果就越差,因為老師的身體素質(zhì)、機能條件與每個學生都不一樣的,在老師身上,這個運動技能是是合適的,但在學生身上,特別是初學者身上就不一定是適宜的,學生一旦學了一些不適應自身特點的運動技術,就難以改正了。因此對于學生來說,應盡量避免學習那些只有老師才具有的“模樣”。這也就是我們?yōu)槭裁匆獜娬{(diào)老師必須要做到動作示范準確、漂亮與優(yōu)美的道理所在。同時也是國家為什么要花大力氣專門培養(yǎng)專業(yè)性很強的體育師資根本原因所在,因為體育老師不是誰都能當好的,教錯了必然誤人子弟。
其次,教師教會學生運動技能的過程與人馴服動物、掌握一些有一定難度動作不同,動物雖有一些淺層的情感,但與人的情感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在同樣的“教學”過程中,人的教學過程更注重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人的主體意識對學習的效果影響很大,而動物卻沒有這方面的特性。因此在我們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機械地教、強迫地教,而是需要耐心地教、人性化地教,如此,才能有效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習的結(jié)果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三,在中小學體育課程教學階段主要的任務是學習各種運動技術,掌握部分運動技能,而要達到運動技巧、提高運動能力的目標,需要課外體育,甚至是校外體育、終身體育并進行不斷地實踐,養(yǎng)成運動習慣,最終實現(xiàn)在幾個運動項目上的熟能生巧。
二、傳統(tǒng)運動技術學習呈現(xiàn)的一些問題簡析
1.要學的運動項目技術很多,造成每個運動項目的學時不足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是在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時數(shù)內(nèi)安排了過多的競技運動項目,造成體育教師為了顧及眾多的競技項目內(nèi)容而比較淺層地傳授各項運動技術,剛剛有點成效,卻因?qū)W時有限而轉(zhuǎn)向其它項目的教學,如此輾轉(zhuǎn),學生則“所得無幾”,因為運動技能更側(cè)重于不斷重復的練習,若沒有充足的學時和過度練習時間,學生是不可能達到熟練程度的。
2.機械學練占主導
運動技能的掌握固然需要學生的多次不斷的重復練習,但學生的學習過程與馬戲團訓練動物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特別是在學生學習的前期,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對學習效果會產(chǎn)生比較大的影響,這就是我們?yōu)槭裁匆磸蛷娬{(diào)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道理所在,相反,如果過于強調(diào)學生的機械重復練習,而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這又與訓練動物何異?
3.教師的權威壓倒了學生的主體
在傳統(tǒng)課程中,教學中的目標制定、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確立、教學組織的安排基本是體育教師的事,學生沒有一定的自主權利,在運動技術學習過程中,固然教師的教學安排是至關重要的,但往往在體育教學模式上,老師們習慣于先講解、后示范、學生練習、糾正錯誤動作、再練習等程序式教學模式,而忽視了學生主動學習、理解學習、有意義學習等學習過程,結(jié)果造成學生不知道為什么要學?學了有什么用?學的過程中用到了哪些原理?如何與同伴合作學習等現(xiàn)象。
4.課內(nèi)外缺乏有效的銜接
目前有這樣一句話比較流行,“運動技能不是老師教會的,而是自己學會的”。應如何理解這樣一句話,如果說它是對的,事實確是如此,因為大部分的運動技能形成都是學生的興趣使然,加之在課外不斷的練習結(jié)果。但這句肯定的話又是對體育教師所付出辛勤勞動的極大諷刺,若如此,要這么多的體育老師干什么?要這么多沒有教學效率、達不到教學目標的老師干什么?如果說這句話是錯的,那么我們就要反思老師自己,我們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到底給了學生什么?說實在的,體育課中除去開始部分、準備活動、結(jié)束部分的時間,已剩30分鐘左右的時間了,還要除去教學組織與管理、學生休息等時間,一節(jié)課教師真正指導學生的時間不是很多的,學生在這有限的學習時間里到底能學到多少?這個問題看來誰也無法回答。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老師在體育課中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并不是督促學生進行強化練習的,當然在體育課也有一定量的重復練習,但大量的身體練習需要在課外進行,而學生恰恰就缺少了這樣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就是我們的學生為什么掌握不了自動化的運動技能的根本原因之一。這難道是體育老師的責任嗎?又難道不是體育老師的責任嗎?
三、體育選項課程背景下提高運動技術學習效果幾個因素分析(表1)
從運動技術學習角度考察,體育選項課程的出現(xiàn)對于學生學習運動技術、掌握或形成運動技能是非常有利的,首先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所喜歡的運動項目選擇教學內(nèi)容,在學時方面就顯得非常充足了,有的學生甚至可以一年或二年都可以選擇同一運動項目來學習;其次學生的運動興趣也有了,因為是自己選擇的教學內(nèi)容,自己也會有一定的義務與責任來維持運動技術的學習過程。當然影響運動技術有效性學習的因素是很多的,在這里筆者僅就影響運動技術有效性學習的幾個重要問題進行分析。
1.合理安排單項運動技術的練習方式與每課次的教學進度
1921年奧斯?。ˋustin,1921)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為了使學習者有效率地掌握學習材料,有兩種方法可以利用:讓學習者在學習期間不休息而反復練習,稱為集中練習;在各次練習之間安排一定的間隔時間,稱為間時練習(亦可稱為分布練習)。不論是早期的研究或是近期的研究,文字學習或各種動作技術學習,大多數(shù)都得出了同樣的結(jié)論:間時練習優(yōu)于集中練習。
兩種練習的效果也不是絕對的,它又依賴于以下因素:
1)學習者的條件。對于能力強的學習者,集中練習有效;對年幼兒童和能力較差的學習者,間時練習有效。
2)教材的難度與份量。運動技術較簡單的,則無需間時練習;運動技術越復雜,練習內(nèi)容越困難,需要練習的次數(shù)和總時間越多,間時練習為最佳。
3)運動技術學習過程不同階段。一般地說,練習初期可進行頻繁的練習,但每次練習時間不宜太長,間隔時間宜短些。隨著運動技能的熟練,練習時間可增長,間隔時間也可延長。
在合理安排單項運動技術的練習方式同時,對每課次的教學進度銜接性也提出了要求,因為單元教學項目并不是一次課、二次課就能完成的,要使學生掌握該項目的運動技能必定需要幾次課的安排,因此體育教師在設計單元項目教學時,一定要合理安排好各個課次的教學階梯,使它具有較好的銜接性。
2.善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
如前所述,體育教師的教學與馴服動物的差別是前者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即在運動技術的學習過程中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興趣與學習的動機。激發(fā)的方法有很多,有實物激勵法、語言激勵法、教法激勵法、物質(zhì)激勵法、精神激勵法等,每個教師所擅長的激勵方法不同,可以起到不同的激勵效果。由于廣大的體育教師對于這個方面的討論較多,在實踐教學中也有比較多的實用方法,在此筆者就不再贅言了。
3.改進運動技術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并利用已有知識經(jīng)驗使學生產(chǎn)生有意義學習
什么是有意義學習?它是美國著名的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提出的理論,它的基本含義就是利用已經(jīng)學過的一些知識或簡單的動作技能經(jīng)驗來學習新的運動技術。其原理與要求在此不贅言了,現(xiàn)在所要討論的是為了使學生產(chǎn)生有意義學習,體育教師應在教學方法上做哪些工作?
情景教學就是一種新型的教與學的方法,它通過設置一定的與運動技術相關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不知識不覺的狀態(tài)下進入教學活動,讓情景引領著學生的感覺,并作出相應的行為反應,這種教學方法很適用于年齡比較小的學生,他們會在情景教學中既有比較濃烈的興趣,也有比較好的教學效果。當然在初中、甚至高中階段,也有情景教學法,這種情景與小學階段的情景有所不同,是非故事式的,而是緊密結(jié)合運動技術的一種問題式情景,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開展思維活動,并進行一些探索性的嘗試,以有利于學習與記憶。探究學習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的道理與此基本相同,其基本的目的就是在教學前期進行相應的情景設置,而不急于告訴學生正確的技術要領,讓學生在思考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根本、原理,使學生不僅學會運動技能,而且學懂運動技術。
領會教學方法,則是根據(jù)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并不急于教運動的某些技術,而是在簡化運動技術與條件的情況下讓學生先練習與領會,再在合適的時機傳授正確的運動技術。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這個道理?;@球中的三步上籃是一個簡單而又非常重要的技術動作,也是一個主要得分的手段,平時我們教它,有一些學生馬馬虎虎,心不在焉,現(xiàn)在我們反過來教,讓他們根據(jù)自己之前所“擺弄”的經(jīng)驗打比賽(降低要求的比賽,還需規(guī)定要用三步上籃得分手段),結(jié)果學生的錯誤出來了,可以說大部分學生是“走步上籃”的,這樣的情況反復發(fā)生,學生就急于想學三步上籃真正的正確技術,而在這時教也是最好的時機,因為學生們最想學,其效果一定好。
運動技術的整體與局部是相對的,通常一套完整的動作技術可分解為同時或按先后次序出現(xiàn)的局部技術?;@球運動技術是個整體,它又可分為運球、傳球、投籃等各種局部技術。而在學習運球這個動作過程中,它又可分解為各局部技術。究竟是把某個運動技術分成幾個部分逐個地進行練習,然后再把各部分結(jié)合成為一個整體來練習效果好,還是一開始就作為整體練習效果好呢?已有的研究還不能明確地回答這個問題。目前能夠明確的是:應根據(jù)運動技術的特點和學生的特點來安排不同的教學方法。
在注重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同時,還應重視新課程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如在運動技術學習的后期可以適當安排一些自主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方式,在運動技術前期,也可以安排一些探究學習方式,這些學習方式的恰當安排,對運動技術的學習具有促進作用,當然也應避免一些不合理的安排而造成學生自由放任、形式主義等現(xiàn)象。
4.明確體育教師在整個運動技術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新課程實施之前,教師的教學稱為“灌輸式”教學,但在新課程實施后,卻產(chǎn)生了另一種傾向,那就是時刻要以學生為中心、為主體,結(jié)果造成了在教學中忽視了體育教師的作用,認為什么都應以學生為主,該指導的不去指導、該管的不管。只有表揚而沒有了批評、教學放任自流等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與我們對教學理念的理解不到位有關,運動技術教學過程實質(zhì)上是學生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的過程,這個過程教師始終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他們都是一些具有一定學歷與教學資格的專門人才,這個理由足以說明在教學中應以教師為主導,主導的內(nèi)容包括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安排、課堂管理、教學進度銜接等,因此在運動技術學習前期應強化教師的主導作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學有條不紊、松緊有度。
當然,在運動技術學習的中后期,特別是運動技能掌握階段,教師的主導作用可以相對減弱,教師“授之于魚”的最終目的就是“授之于漁”,在這一過程中,應不斷依賴學生來自內(nèi)部的機體感受與自身體會,側(cè)重于自身對運動技術的感悟,而不是時刻“牽著學生的鼻子”走,給學生充足的學習、練習、實踐的時間,使學生從實踐中出真知,使學生把體育教師教的運動技術轉(zhuǎn)變?yōu)閷W生自己的富有個性化特征的運動技能,因此在運動技術學習的后期,體育教師的作用是善于觀察與提示學生的運動細節(jié),在學生遇到技術上的困難時及時地幫助他們,使學生真正達到掌握運動技能的目的。
5.合理銜接體育課與課外體育活動
從體育課外活動的功能來看,它本身就是體育課教學教學的延續(xù),換句話說,在體育課中沒有鞏固的內(nèi)容需要課外來復習,就運動技能形成過程而言,體育課外活動的主要任務就是強化身體練習,但要把它付諸現(xiàn)實,困難很多,首先體育老師的工作量增加了,以往班主任或體育委員在體育課外活動中“濫竽充數(shù)”,其結(jié)果自然不能與體育課教學很好銜接,但要已承受每周14—18節(jié)體育課的老師來承擔具有一定規(guī)范性的體育課外活動,體育老師又不干了,何況有許多老師還要帶運動隊訓練!其次,若把體育課外活動安排成像正規(guī)的體育課一樣,就要算正式的工作量,這樣一來,其它課程的老師會同意嗎?第三,由于近期學校體育受學生體質(zhì)下降問題的困擾,體育課外活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但活動的內(nèi)容卻基本與體育課教學無關。
從學理上說,運動技能的掌握需要體育課與體育課外活動相互補充、相互銜接,但在現(xiàn)實中卻困難重重,對于這樣一個兩難問題,應該何去何從呢?回答應是肯定的,解決體育課與體育課外活動的銜接問題,是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有利條件之一。
6.維持學生運動技術學習的興趣
體育選項課程的實施,給了學生很大的選擇運動項目教學的權利,學生完全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喜好來選擇運動項目,而不是強迫于某種強權或壓力。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學生對于教師所教的運動技術應該有比較大的興趣,因為這些教學內(nèi)容本身就是學生自己要選的和所選的,當然也不排除一些本身無任何運動興趣的學生,這些學生畢竟還是少數(shù)。因此我們從大局方面來考察,可以認為學生在學習運動技術的前期或初期的興趣應該不成問題。但要使學生能在運動技術學習的后期始終保持比較濃烈的興趣就比較困難了,因為它所牽涉到的因素何止幾個!有教師的因素、學生自己的因素、場地器材的因素等;有教學方法因素、學習方法因素、練習方法因素等;有學生的身體因素、學生心理因素、體育基礎因素等數(shù)之不盡。這就需要體育教師耐心細致地時刻觀察不同學生、不同項目、不同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學習運動技術的行為,因此體育教師是“在場的”,是教學的第一責任人,是學生學習的依靠,學生的每一個動作與舉動,每一個反應與情緒、每一個細微的變化,教師都會歷歷在目,體育教師的現(xiàn)場指導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可靠的。
7.強調(diào)運動技術學習過程中教師即時反饋、評價與強化的作用
美國比爾(張德秀,1982年)等通過大學生步槍瞄準練習看反饋對他們產(chǎn)生的影響。實驗分兩組進行。一組是當射擊未中靶時,主試讓一個電機發(fā)出響聲,作為未擊中靶的信息反饋給被試;另一組是當射擊未中靶時,電機不發(fā)出聲響,即不給被試信息反饋。練習1小時后,兩組調(diào)換訓練方式。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兩組前后練習上的差異甚為顯著,無論哪一組學生都是在有電機發(fā)出的響聲以示未中靶時,成績驟然上升。
反饋有外部的行為結(jié)果知覺和內(nèi)部的即肌肉運動刺激所提供的信息。在動作學習的初期,學習者主要依靠自己行為結(jié)果的知覺來改進技術。某些運動技術學習的結(jié)果容易察覺,如投籃是否命中,排球是否過網(wǎng)等等。而更多的運動技術初學者是不易知曉結(jié)果的,特別是初學者對自己的動作過程或姿勢是否正確不易察覺,這時教師可及時提供反饋信息。當然,也可通過錄像或其他手段,記錄動作的結(jié)果并記錄動作的過程,讓學習者自己觀察自己,提供真實與客觀的信息。在運動技術學習的后期,基礎動作或技術要領已基本掌握,反饋的信息主要來自內(nèi)部,協(xié)調(diào)、平衡、節(jié)奏等感覺。因此練習的初期,及時反饋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要有足夠的反饋次數(shù),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學生練習的指導,對學生完成動作的情況及時給予恰當?shù)脑u價,以避免學生盲目、機械重復練習。
參考文獻:
1.邵偉德.體育教學心理學[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10.
2.葉獻丹.論運動技能目標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五大目標中的地位[M].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4.
3.高勝光.應重視體育新課程的有效教學[J],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