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信息技術課程誕生以來,人們關注的焦點似乎都集中在教什么的問題上,而如何教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關注。從2000年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以來,特別是2004年高中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信息技術課程的地位得到了確立,雖然仍然有關于信息技術課程核心價值等爭論,但是逐漸走向規(guī)范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這種趨勢下,人們逐漸把目光投向了信息技術教學,希望通過有效的教學來實現(xiàn)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但是由于信息技術課程操作性、實踐性等特點,加上信息技術教師自身的不成熟,使得信息技術教學較其他學科顯得更為復雜。為了引起大家更加關注信息技術教學,也為了引導信息技術教學健康、良性地發(fā)展,我們試圖梳理一些信息技術教學的關鍵點。
四位來自高校和一線的信息技術教育的研究者、實踐者從多種角度對信息技術教學方法、信息技術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以及信息技術課堂評價四個關鍵點進行了梳理和點評。這四個角度并非完全是平行的,卻是我們認為目前信息技術教學需要著力關注的方面。信息技術教學方法一直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批判,劉向永老師從理性看待、多樣采用、創(chuàng)新應用等三個方面給出了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的原則。鐘柏昌老師通過實踐案例點評的方式,對信息技術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分類以及注意的原則進行了探討。徐繼紅老師則對信息技術課堂管理的現(xiàn)狀、原因以及策略等方面進行了理論闡述。王愛勝老師則給出了信息技術課堂評價的原則,并針對四種評價方法進行了舉例并點評。
以上的文章只是給出了一個引子,信息技術教學的發(fā)展,還需要信息技術教師不斷地實踐、創(chuàng)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