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元務(wù)
摘要: 本文結(jié)合思想政治工作部門的實際情況,列出思想政治工作中四種常見的“燈下黑”現(xiàn)象:(1)主要精力放在文字和會議上,忘了自己的“本分”;(2)沒種好別人的“田”,還荒了自己的“地”;(3)熱衷于“大”,沒做好“小”文章;(4)好高騖遠,不能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
關(guān)鍵詞: “燈下黑”;主要精力;要求別人;熱衷于“大”;現(xiàn)有資源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2589(2009)31—0024—02
“燈下黑”指在明亮處看不清近在咫尺的問題,好比油燈在為四周帶來光明的同時,其腳下卻是黑的,生活中“燈下黑”現(xiàn)象比比皆是,這種現(xiàn)象也同樣存在于思想政治工作當中,并凸顯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一些“盲區(qū)”。群眾對 “燈下黑”區(qū)域看得很“明”、看得很重,因此“燈下黑”現(xiàn)象應該引起思政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并采取積極的措施予以消除。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燈下黑”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主要精力放在文字和會議上,忘了自己的“本分”
現(xiàn)在有些思想政治工作部門外在的形象并不好,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部門忙于文件工作和會議工作,一級壓一級,務(wù)虛之風較重。理論上說,沒有虛就沒有實,適當?shù)奶撌潜匾?但是現(xiàn)在有些做思政工作的部門務(wù)虛的時間太多,上級需要什么材料,對下要發(fā)布什么文件,務(wù)虛的業(yè)務(wù)主要就是這兩塊,一周五天差不多要開一天半的會議,還有一塊 “務(wù)實”的就是人際交往,這三塊就夠忙的了,所以,我們經(jīng)常看到思想政治工作部門很忙,但不客氣的說,效果并不太好。
思想政治工作本質(zhì)上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要增加工作中“實”的比例,首先要履行本部門的職責,做好本部門的工作,真正從思想上提高大家的認識,提高工作的效能和工作的作風,提高為基層服務(wù)的質(zhì)量,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規(guī)律,出實招、求實效,要徹底改變文風和會風,發(fā)短文,說短話,開短會。
二、沒種好別人的“田”,還荒了自己的“地”
有些思想政治工作部門通過擬定和下發(fā)文件,對下級思想政治工作部門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寫的是一套一套的,要求別人的多,可是自己卻沒有做到,比如要求下級單位交這個那個的材料,往往本部門材料不寫更不交;要求下級單位進行集中的理論學習,往往自己部門卻很少開展;要求基層各單位要“以人為本”,但本部門卻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時間一長,下級單位也會發(fā)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于是就會想辦法應付上級交派的任務(wù),上級壓下級,下級騙上級,浪費人力物力。還有的上一級思想政治工作部門到基層去調(diào)研,名為調(diào)研,實為“放松”,下級還得忙于應付,結(jié)果七拼八湊的弄出一份不痛不癢的調(diào)查報告,耽誤了自己的工作不說,還對下級思想政治部門的工作造成極大干擾,極大的影響了思想政治工作部門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威信。
思想政治工作部門在要求別人的同時,也得做好自己的工作,很多事情只有在做的過程中才會發(fā)現(xiàn)問題,才會站在下一級單位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只有自己去做,才能發(fā)現(xiàn)哪些是能做到的,哪些是不能做到的,哪些要求是合適的,哪些是不合適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在要求別人的同時,萬萬不能放松對自己的要求。
三、熱衷于“大”,沒做好“小”文章
有些思想政治工作部門為了匯報工作時對領(lǐng)導有個交待,所以熱衷于做可圈可點的大事,小事不值一提,什么是大呢?開全系統(tǒng)的會議是大事,向全系統(tǒng)發(fā)文件是大事,這樣的事情更能體現(xiàn)政績,年底向領(lǐng)導匯報的時候可能說我今年開了多少次會議、形成了多少份文件,對于做這些事情的效果卻沒有去評估,更缺乏科學的監(jiān)督。
思想政治工作者應有一種“細水長流”的心態(tài),有的事情雖小,但只要制度化,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某市取消了大學生支教,原因是這種短暫性的支教的效果非常有限,要培養(yǎng)“留下來”的教師。同樣的道理,有的事情雖然大,但如果是暴風驟雨式的,工作效果就非常不好,不是一種科學的工作方式。其實事情的“大小”應該是由效果來決定的,表面上轟轟烈烈,投入的人力物力很大,結(jié)果卻沒有效果,這樣的事情不是大事是小事,不是政績而是破壞,相應的上級在對下級思想政治工作部門進行評估時也要建立科學的標準。
四、好高騖遠,不能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
不能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的典型表現(xiàn)就是舍近求遠,本來身邊就存在的資源偏要去很遠的地方去尋求,結(jié)果是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比如本來自己人就能講的東西,偏要到外面花錢請一個“專家”。
不能充分利用資源的原因,一是“辦事必花錢”的思想,現(xiàn)在有些思想政治教育部門一提到做事,首先想到的就是經(jīng)費,沒做事的原因是因為經(jīng)費難申請或申請不下來,沒有注意到有些事其實是不需要花錢的或者花小錢可以辦大事。二是因為不善于管理資源,把大量的有用資源埋沒于無用資源之中,有用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再到遠處“進口”類似資源。
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并不需要特別睿智的頭腦,只需要具備“節(jié)約”的基本素質(zhì)、“物盡所用”的心態(tài)和低調(diào)的作風。不久前,某城區(qū)組織千名干部周六上街撿拾垃圾,這件事并沒有博得群眾的贊同,反而讓群眾很是討厭,原因是存在“作秀”的嫌疑。利用現(xiàn)有資源辦事情,主要是要“做”,而不是“說”,低調(diào)宣傳,高調(diào)做事。
參考文獻:
[1]王學儉.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問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
[2]中共中央國務(wù)院關(guān)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N].人民日報,2004-10-15(1).
[3]張蔚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踐實訓編程[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9.
“Black Under Lamp”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FANG Yuan-wu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Dep.of literatrue and laws,Beijing 101601,China)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lists four phenomenon of “black under lamp”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First, places the main energy in the writing and the conference, but has forgotten the duty; Second, farm others field, also wild his own field; Third, purse the“arge”, but ignore the “small”; Fourth, cannot use the existing resources fully.
Key words: “black under lamp”; the main energy; requests others; purse the “l(fā)arge”; the existing resources(責任編輯/ 李璐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