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文化活動也越來越豐富。從法律的角度對文化活動進行解讀能夠使我們更深層次地了解對文化活動保障的意義。學術自由是文化活動自由度實現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文章以對學術自由保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入手,以期能夠重視對文化活動自由的保護。
關鍵詞:文化活動自由;學術自由;市場競爭
中圖分類號:G64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45(2009)36-0185-02
一、文化活動自由及其意義
(一)文化的概述及其在法律上的含義
文化一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著眼于人類與一般動物、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本質區(qū)別,著眼于人類卓立于自然的獨特的生存方式,其涵蓋面非常廣泛。狹義的文化則指排除人類社會中關于物質創(chuàng)造活動及其結果的部分,而專注于精神創(chuàng)造活動及其結果的部分。泰勒曾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指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這是狹義的文化的早期經典之概括。
在法律上,也是在狹義上使用文化的含義的。我國《憲法》第47條是這樣規(guī)定公民文化活動自由的權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國家對于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yè)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給予鼓勵和幫助?!庇纱丝梢钥闯?我國的文化活動自由主要包括科學研究自由、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自由、從事教育事業(yè)的自由、從事技術創(chuàng)新的自由這些精神創(chuàng)造領域內的。
(二)對文化活動自由保障的意義
阿馬蒂亞·森在《以自由看待發(fā)展》中談到,支持基本自由以及與此關聯(lián)的關于權利闡述的理由在于:(1)它們自身固有的重要性;(2)它們在提供實現經濟保障的政治激勵因素上的后果性作用;(3)它們在價值觀和優(yōu)先主次的產生、形成上的建設性作用。
1.文化活動自身的重要性。文化活動作為人類的一項基本精神權利,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文化活動是人類在精神層面上發(fā)展的要求,它改造了人,促進人類進化,提高了人民素養(yǎng),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對文化活動自由的行使和保障,就是人們創(chuàng)造精神財富、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和發(fā)展并享受那些精神財富或精神文明成果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在憲法上對文化活動自由的規(guī)定,不僅是因為這種權利和自由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而且還因為人類的文化活動自由尤其是其中的科學研究活動,本來就屬于一種致力于提倡批判至今為止的思想、理論或觀點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建或創(chuàng)新的精神活動,為此必然要求更加充分的自由。
2.文化活動作為激勵因素對經濟發(fā)展的后果性作用。文化活動之重要性,不僅在于它豐富了人們的日常文化生活,而且某些與經濟增長相關的文化活動也可以反過來推動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從1860年英國開始的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使機器代替手工業(yè),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到1870年第二次科技革命,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再到20世紀下半葉,以電子計算機為先導的信息技術、生命科學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的高科技的迅速崛起,極大地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fā)展,生產力的發(fā)展得到了質的提高??茖W研究文化也就成了經濟發(fā)展的動力,現代社會經濟的競爭力也轉變到對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的水平上來。鄧小平同志也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如今,擁有良好科學研究文化、教育文化、科技創(chuàng)新文化背景的勞動者,是推動經濟發(fā)展最重要的人才。
3.文化活動在形成公民道德價值觀上的建設性作用。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包含著他們社會的基本道德價值觀。這樣一種道德價值觀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它對我們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寺∽鳛橐豁椏茖W研究,是否能促進社會的發(fā)展,各方有不同的反應。但起碼克隆人是被我們的道德所不能容忍的。文藝創(chuàng)作自由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我們通過知識產權法來加以保護,然而不是任何文藝創(chuàng)作都是有益于人類的進步,利于青少年的成長。對于那些黃色、暴力的創(chuàng)作是受到限制或是審查的。所以說人類創(chuàng)造的文化不全都是好的方面,破壞性的文化也是存在著的。一個民族中,優(yōu)秀文化的成分越多,公民的道德價值觀就會越高尚、越寬容,越順應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反之則是阻礙作用,如德國納粹,雖然其歷史是短暫的,但遭受的打擊是巨大的。
二、學術自由與文化活動自由
(一)學術自由與文化活動自由之內在關聯(lián)
所謂學術自由,皆是指大學的學術人員在研究、發(fā)表和討論學術過程中,不受外來權威的干涉與控制的自由,其基本內容則包括學術研究自由、研究發(fā)表自由、教授自由等。筆者認為,學術自由是文化活動自由的最集中的體現,它甚至可以代表一個民族的文化的發(fā)展程度。
首先,學術自由體現了文化活動的內在要求。文化活動是人類一種思想的體現,是內在精神的表達。文化活動之自由,表明了即使是為某些階層所憎惡的、不能為之帶來利益的活動仍然可能得到法律的保護,國家不得任意剝奪。學術自由也就是為了追求真理,懷著對知識的熱情和真誠,探討學術本身的意義,即使在某些人看來那是毫無意義的,甚至是謬論,但我們依然得去保障它,這種對自然、對社會的獨立思考,實際上就是一種文化活動自由的內在要求。
其次,文化活動的多樣性是學術自由的外在表現。學術自由不僅僅停留精神上,大學教師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發(fā)表、講學,通過各種方式傳遞給大眾,它不是停留在紙面上的東西。人們掌握了越來越多的科學知識,也豐富了自己的文化生活。
(二)為什么要學術自由
與學術自由相對應的體制是民主,與學術自由相反的是專制主義。學術自由是對獨立文化的支持和對服從文化的抵制。歷史實踐已經證明,民主的獨立的文化才是社會前進的方向,專制的服從的文化雖然會在一定時間內占據中心地位,但它從來都是曇花一現。學術自由的主要機構——大學,對獨立文化的形成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學具有傳授真理的責任,它形成了個人的內在修養(yǎng)和思維,鼓勵了個人信念的形成,是獨立文化形成的最好的發(fā)動機,培養(yǎng)了個人對獨立文化的態(tài)度。
對于一種學術觀點,沒有人能夠完全確認它的正確性或否認它的正確性。因為不存在這樣一類的“超人”能夠事先預知人類的一切,不犯任何錯誤。既然沒有這樣的人類存在,讓他們來判斷哪些學術觀點是正確的權威就失去了基礎,如果讓這一權威建立起來便是不道德的,他們(少數人)“越權”行使了全人類的權利,代替了其他人來判斷問題,這是對其他人自由判斷的一種掠奪。他們狹隘地將自己的觀點等同于真理,等同于完全正確的觀點,這是幼稚的,或者說是自私的。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別人,而這個別人代表的是大多數人的意見。從這一角度來看,這是強盜的行為,是一種霸權主義,是專制。
(三)學術自由市場競爭理論
穆勒在對言論自由做辯護時提出了著名的論辯:最純粹的真理來自于思想的自由市場,在那種市場中,沒有一種意見會遭到排斥。該論辯同樣可以為學術自由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據。學術自由所保護的學者們少了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的考慮。他們本身就可能來自社會的不同階層,會去關心社會的各個層面。
一種學術對社會的貢獻到底是促進還是阻礙是無法預見的,沒有絕對正確的政策,有人提出不同見解,這是很正常的。這種正當的憂慮是值得政府和社會重視和認真對待的。既然沒有人能確切把握或壟斷真理,既然人的知識必然是基于對未來不完全準確的預見之上;既然任何法律、政策、思想或理論都不可能絕對“正確”,那么就沒有理由壓制不同意見。我們在憑借一種思想指導我們行動時,只是建立在該思想的相對正確性上,或者說目前最有利、最適當的基礎上的,否則我們會因為害怕出錯而無法前行。對于一個意見,因其在各種機會的競爭中未被駁倒故假定其為真確,這是一回事;為了不許它駁辯而假定其真確性,這是另一回事。一個意見在各種不同意見的競爭中仍能保留下來,就是一種可以指導我們行動的思想。不受反駁的意見就好比溫室里的花朵。經過挑戰(zhàn)而保留下來的,是受過鍛煉的,更能經得起推敲。可見,反對意見對某種正確性的重要保證。
大學生們作為獨立的思考者,他們有能力去辨別、去選擇他們所欣賞的教師所教授的內容。這樣一來,一些無意義的見解就會自然慢慢退出我們的大學和社會,而保留下來的將會是那些對社會有意義的學術觀點。
(四)學術自由的道德支撐
學術自由的道德性要求支持個人選擇的自由,在學術領域里,學者能夠根據自己的判斷去研究和探索各種問題,對這樣的自由的支持便是筆者所認為的道德。大學教師在課堂上傳播知識,傳播那些他們認為重要而真實的東西,這就是他們的職業(yè)道德所在。它是以學術自由為目的,從而推動國家和社會的滿足和需要。而不是功利主義的那種以學術自由為手段,以國家和社會利益為目的。
對學術自由的保障同時蘊涵的是對個人信念至上觀的鼓勵和保護,確立和捍衛(wèi)的是一種排斥任何外來干涉的個人獨立的道德責任。早在1789年,蘇格拉底就用服毒自殺的方式向世人展現了他不屈不撓地為真理而斗爭的精神,這就是我們對學術自由所應付的道德責任。當然筆者不認為這種道德責任一定是要為真理付出自己的生命,只是應當為獨立地追求真理而努力。
學術自由的道德性就在于我們捍衛(wèi)學術自由,當它被侵害時,我們可以在任何程度上基于我們的情感、我們的道德而無障礙地為之吶喊。學術自由不僅保護了那一小部分容易被忽視的人群,而且也體現了一個社會的基本道德價值觀。這樣一種道德價值觀是社會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對我們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對學術自由的踐踏還削弱了一個社會的文化底蘊。所以,對學術自由的侵犯,不光是對知識的侵犯,更是對整個民族、整個人類文化的摧殘。
參考文獻
[1]韓大元,林來梵,鄭賢君.憲法學專題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美)羅納德·德沃金.自由的法:對美國憲法的道德解讀[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張千帆.憲法學導論:原理與應用[M].法律出版社,2004.
[4](英)約翰·密爾.論自由[M].商務印書館出版,1959.
作者簡介:吳思思,女,河海大學法學院碩士生,研究方向:憲法與行政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