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 超
今年,新中國60華誕。作為有著鮮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山東,和新中國的成立有著怎樣的淵源?山東這一方水土、山東人民在新中國的成立中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基于這樣的思考,山東電視臺和北京八路軍山東抗日根據(jù)地研究會聯(lián)合推出了10集電視文獻紀錄片《齊魯豐碑》,為新中國60年華誕獻禮。筆者有幸參與其中,半年多的時間,收益頗豐。當真正以赤誠之心走進那段烽火彌漫的歷史,用敬畏之心親近那英雄兒女的歲月時,才會感到它是那樣迷人,那樣生動。
《齊魯豐碑》屬于革命歷史題材的文獻紀錄片,講述的是抗日戰(zhàn)爭中山東8年的人和事。8年中,山東軍民魚水情深,山東人民毀家紓難,戮力支前,踴躍參軍,山東抗日根據(jù)地作為全國五大戰(zhàn)略區(qū)之一,不但有力地策應了全國抗日形勢的發(fā)展,而且積蓄了巨大的力量,厚積薄發(fā),為全國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本著對這段歷史的尊重和對山東人民的無比熱愛,《齊魯豐碑》攝制組為此走訪了北京、上海、南京、濟南、蘇州等地60多位抗日戰(zhàn)爭中在山東工作和生活過的老人們,重訪了見證這些重大歷史時刻的舊址,搜集了大量的文獻和影視資料。
享受工作的過程
也許,當我們輕輕叩開那塵封歷史的大門時,我們只瞥見了一角。但是探尋的過程就是發(fā)現(xiàn)的過程,它引導我們去發(fā)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中有所領悟。
這60多位親歷者是從山東抗日根據(jù)地成長起來,或者在山東抗日根據(jù)地戰(zhàn)斗工作過的,他們飽經(jīng)歲月滄桑,歷盡人世起伏,但對于那段60多年前的歷史,他們記憶猶新、感情真摯,他們的講述本身就成為最為珍貴的歷史文獻。正如伊文斯所說:“我們現(xiàn)在記錄下來的,就成為將來的歷史?!痹S多事件,我們從史料中也許還能找到,但對于這些親歷者的采訪,卻能使這些資料鮮活、形象起來,而且增加了可信度和說服力。他們?yōu)槲覀兒瓦^去的歷史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但對這些老同志的采訪卻很困難。因為原先的采訪提綱中定下的采訪內容,只是大概知道他們可能會了解,可是誰也說不清楚這些老人到底會談些什么,所以所謂的采訪提綱只能是一個大致的范圍,對他們的采訪,按編導的說法是“歷次采訪中最不可控的一次”,老人們一般都按照自己的邏輯、自己的情感講述他們了解的歷史,雖然我們明白他們的講述也許并非客觀,他們的生活歷程已經(jīng)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們對往事的看法,也許他們自己并沒有察覺到,但是我們相信聽到的都是真誠的。要耐心地傾聽,不能打斷他們,甚至有時聽了好長時間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他早就講跑題了!可是如果你打斷他,他思緒就亂了,不知往下該講什么。所以有時候針對一位老人就一兩個問題的采訪要持續(xù)四五個小時甚至更長,因為他們的講述是完整的一塊,必須自己在其中發(fā)覺有意義的東西。雖然有時大段的采訪結束之后,發(fā)現(xiàn)可用的東西很少,但有時卻也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比如對王京建老人的采訪,采訪提綱中只列了“清河、渤海區(qū)情況和劉家井子戰(zhàn)斗”,在采訪中老人談得不是很好,由于聽說要接受采訪,老人晚上沒睡好覺,采訪時精力不大集中,再加上拍攝總是受到外界干擾,所以采訪不得不暫停。和老人閑聊,閑聊中發(fā)現(xiàn)原來王京建老人的夫人馬麗華是“一馬三司令”中馬天民的女兒,從當事人的女兒可以得到多么珍貴的資料,原來根本沒想到,而且馬麗華老人談到父親的犧牲,當時看到父親被砍下的頭,“牙緊緊地咬著,頭都變色了……”,奶奶的反應、母親的反應,感情真摯,幾度哽咽,“奶奶一看到紅包袱一屁股坐到地下了,喊著‘我的兒呀就昏過去了,我媽就傻了,當時站在那啥也不知道……”這是最真的痛,最重的情,我們被深深地感染了,這些是我們最需要的,所以雖然采訪進行地不順利,但這意外的收獲卻讓我們特別興奮。
后期制作中,如何將前期辛苦得來的采訪和外景轉化為具體可感的形象呈現(xiàn)出來,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挑戰(zhàn)。在第五集《軍民魚水情》中,有相當大的一個段落都是在講述一個群體,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嫂”。“我為親人熬雞湯,續(xù)一把蒙山柴,爐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長,愿親人早日養(yǎng)好傷,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這首《沂蒙頌》道出了沂蒙婦女對人民子弟兵的深愛之情以及勇?lián)罅x、不懼世俗的巾幗之舉。但是這樣一首歌配上怎樣的畫面才能達到情緒的共鳴、感情的噴發(fā)呢?開始找到了舞劇《沂蒙頌》,舞劇中的動作布景和歌中唱到的還是很切合的,但程式化的表演總感覺與這支曲子有些隔閡,后來拿來了電影《紅嫂》,還是不理想,感覺有點假,不適合曲子中的那種真情實感。最后找到了“同一首歌走進沂蒙”,呂薇在臺上唱著這首《沂蒙頌》,天空中飛起潔白的鴿子,舞臺下坐著的是飽經(jīng)歲月的沂蒙六姐妹,當唱到“愿親人早日養(yǎng)好傷……”,鏡頭推到六姐妹其中一位的臉上,特寫鏡頭,渾濁的眼神中涌動著晶瑩的淚花,誰都說不清這是怎樣的一種情緒,但在音樂的烘托下那樣抓人,世事已經(jīng)滄海桑田,但心中那份愛應是歷久彌新的吧。
領悟滄海桑田的人生
親歷者們不僅為文獻紀錄片的過去時空建構為現(xiàn)在時空提供橋梁,而且我們也能從現(xiàn)在的采訪談話、敘述感嘆當中,感受到超越再現(xiàn)過去事件的情感內容、歷史內涵、文化內涵等。在采訪的過程中,我體驗到的不僅是一段60年前的歷史,更是一種滄海桑田的人生。
朱永順老人家里墻上到處懸掛著他的照片,每張照片上都洋溢著幸福溫暖的笑容,豁達開朗,一看就是一個樂觀主義者??烧劦綉?zhàn)友的犧牲,老人兩次哽咽,說不上話來,他說很多事已經(jīng)想不起來了,不知是真的記不起來了還是不愿想,心里對戰(zhàn)友犧牲的痛惜,一直陪伴了他一生。
谷紅老人談得非常好,是所有老人里談吐最清楚的。谷老當過老師,所以說起話來邏輯清晰,出口成章,可是他是一個倔強的老頭,他的杯子放在哪個地方,你不能動,他很清楚他放在哪兒,你給他移了一絲一毫都不行。他又是個很看得開的老人,他說,“我的生命開始進入歷史倒計時了”,說得那么坦然;張玉華老人是一名勇將,就是那種在戰(zhàn)場上永遠沖在最前面的人,當他說到日本鬼子的時候,上牙咬著下牙,眼睛圓瞪著。在采訪過程中,張玉華老人忍不住地跺腳,周圍有人走動,他眼睛就瞥一瞥,視線不能集中到攝像機上,他開玩笑,讓所有人都坐下,“我是從戰(zhàn)爭年代走過來的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什么風吹草動我反應很快的,你們都別動了?!?/p>
……
老人們九死一生,個性十足,留給我們的是對人生的思考和啟迪。
情感的熏陶與蕩滌
“紀錄片和歷史所描述的對象是人和事,并最終歸結為人,因為它們無論在記錄過程中還是在被理解和接受的過程中,都應該或必須有情感的負載?!?當紀錄片完成的時候,牽引著我始終擺脫不掉的并非這8年中的重大歷史事件,始終是這群人,這群曾經(jīng)在山東這片土地上拋灑青春與熱血的無私的將士們和在這片土地上勇敢戰(zhàn)斗和生活著的山東人民。
提到山東,一種形象的說法是“一山一水一圣人”。巍巍泰山以它壁立千仞的石壁承諾著山東人民敢于擔當?shù)臍馄?滔滔黃河以它永不停息的奔流訴說著山東人民決不屈服的風貌;齊魯文化以它綿延千年的歷史書寫著山東人民重情重義的品德。這種氣魄、風貌和品德伴隨著山東人民從過去走來,也必定會伴隨著山東人民堅定地走向未來。
參考文獻:
①陳國欽:《紀錄片解析》,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版
②姜依文:《電視紀錄片卷:生存之鏡》,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單位:山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