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裕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我感悟來實現(xiàn)的?!睘榇?,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組織者轉變,創(chuàng)設學生樂于接受的自我感悟空間,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感悟、深層次感悟提供充分的空間。否則,傳統(tǒng)的教學將成為空洞的說教,成為照本宣科,那又如何走進課本、走進學生、走進教材、走進生活呢?
下面以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擁有好心情》為例,談談如何創(chuàng)設學生的“自我感悟空間”。
《擁有好心情》這一單元主要是教育學生初步認識自我,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以寬容、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來面對生活,在《人人都有煩心事》這一小節(jié)關于小明個子長不高的例案中我是這樣處理的:
一、同一主題、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以獲取大價值的感悟空間
為了拓寬學生的思路,調整學生的多種感官,老師先以故事的形式描述一組數(shù)據(jù),讓學生從數(shù)據(jù)的比較中得到結論。
數(shù)據(jù):影響世界的八大矮子
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分析得出這樣的結論:身體的高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做思想的巨人。
這時候,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把明白的道理對文中的小主人小明去說說,讓他再也不用為自己的身高而煩惱,下面是幾位同學勸說小明的發(fā)言:
蔣儀:俗話說得好,濃縮就是精華,買鞋做衣你也比別人更省錢,這不是更好嗎?(欣賞自己,換位思考)
黃婧:個子矮有什么關系,你看著名的文豪魯迅先生也僅僅只有1.58m,他不也成為一流文豪嗎?人人皆知的小品演員潘長江不也成為了紅遍全國的明星嗎?(樹立榜樣,對比思考)
葉芷諾:小明,要學會為自己喝彩,因為你也是一道風景,哪怕矮人一等,讓可惡的身高見鬼去吧!張海迪曾說過:“輪椅讓我矮三分,我讓人生步步高!”拿破侖、魯迅、鄧小平他們都不高,但是他們同樣是偉人。(出示名言,自醒思考)
王黃婕:小明,不要再為你的身高而煩惱了,古今上下矮個子偉人不勝其數(shù)。拿破侖個子不高,只有1.62m,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懷著一顆向上、樂觀的心,當上了一位深受人民愛戴、在戰(zhàn)場上奮死殺敵的英雄大將軍,后來又成為至尊無上的帝皇,當人問起他的身高時,他樂觀地說:“我的一半身高都放在我的智商上了。”所以你一定要學習他樂觀向上的精神,相信成功就在你眼前。
通過這樣的發(fā)言,應該說是走進了學生的心靈,觸動了學生自卑的琴弦,那些患有自卑心理的同學將在教師的引領下,在同學的帶動下變得活潑、樂觀、向上。
二、把靜態(tài)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獲得真真切切的感悟空間
內容:《走出煩惱》一節(jié),小蘭又為爸爸吵架的事情而煩惱著。
師:如果你是小蘭的好朋友,你會怎么勸說她呢?
學生發(fā)言實錄:
黃婧:我會把爸爸媽媽原來結婚時的戒指和互贈的“新郎、新娘”的胸針輕輕為他們戴上,飽含深情地說:“爸爸,媽媽你們還記得你們結婚時那一臉的興高采烈、春光洋溢的笑容嗎?你們是那么地恩愛,那么地幸福,可不要因為這點小事把我們這一幸福的家庭拆散了呀!”
羅丹睿:細心體貼他們,主動做家務,給他們端杯熱茶、唱個歌、說上幾句俏皮話或講上一兩個笑話,逗他們開心,從心里化解矛盾。
彭希文:用老媽的手機給老爸發(fā)一條短信,上面寫:孩子他爸,對不起。再用老爸的手機給老媽發(fā)一條信息:孩子他媽,我也有錯……
教風一轉,補進教師角色轉換的自由,進一步磨礪孩子的生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師:孩子你永遠無法理解大人的感情,我和你爸的路已經(jīng)走到生命的盡頭,生活在一起只有更加痛苦,而沒有幸福。孩子,你就放手吧,讓我們分開著過,但請你相信,我們對你的愛永遠不會變的。
此時此刻出示警悟性話語:請記住,自己是個堅強的孩子,要學會正視現(xiàn)實、接受現(xiàn)實,并且要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三、突出教學內容的趣味性、綜合性和可操作性,強調讓學生在體驗、探究和研討的活動過程中,拓展感悟空間
課程改革的教材觀和教學觀指出,教師應該成為教材的再創(chuàng)造者。據(jù)此,我在教學這一課時,把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設計成了這樣一個問題。
師:奧運火炬的傳遞就在昨天經(jīng)過了咱們遂川(播放一段奧運火炬的傳遞錄像),老師曾是遂川站火炬?zhèn)鬟f者的第一候選人,可因為種種原因,我沒能選上,當傳遍世界的火炬經(jīng)過我們遂川時,我都快郁悶死了,有誰能安慰安慰我?
羅丹睿:雖然你沒有成為火炬手,但是你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為奧運出力,做好你的本職工作,當好你的校長,將來為我們中國培養(yǎng)更多更出色的火炬手。
彭希文:您雖然沒成為火炬手,但無論是哪一個中國人傳遞奧運火炬,都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黃婧:劉校長,傳遞奧運火炬的機會雖然離你而去,但火炬仍然在你我的心中傳遞,您什么也沒有失去!我們還是為有您這么一位好校長而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王黃婕:今日火炬未拿到
明日再來奪金牌
你是我們的好校長
泉小師生愛戴您
劉校長,這是我送給您的詩,祝您擁有好心情,擁有自信心,您在我心目中如山的地位永遠神圣高大。
廖家杰:劉校長,雖然您沒有成為火炬手,但是火種早已在您中點燃,我回去會做一支火炬送給您作紀念(第二天他果真把一支精美的火炬送到我的辦公室)。
感悟的對象沒變,可形式變了,空間不一樣了。感悟的深度自然就深了,深的東西一般不容易改變。久而久之就成為習慣了,成了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