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一套還算精致的餐具,是結(jié)婚時我和老婆一起在超市里選購的,不知什么時候,其中的一只盤子被磕壞了一個小口,這個小破口并不是很大,盡管有點遺憾,還不至于影響使用。
但就是這個不大的破口卻在洗盤子時顯示出了它的威力——它不只一次地割破了我和老婆的手。為這只盤子,我們甚至進行過很正式的討論,最終的結(jié)果是我們兩人一致認為扔掉了怪可惜的,還是洗盤子時留心點好了。
之后,我們洗盤子都很小心,于是整個洗盤子的過程就被很明顯地分成了兩個段落,前一個段落是很認真,每拿起一只盤子都要很仔細地看一遍,看看這是不是那只破了小口的盤子,確認安全后才洗。等洗過那只帶缺口的盤子后就進入了第二個階段,節(jié)奏明顯加快,口哨也吹起來。
每次洗盤子時總是盼望著早點洗到那只特殊的盤子,可世間事往往并不尊重概率論的規(guī)律,印象中,這只盤子總是最后一個出現(xiàn),甚至根本就沒出現(xiàn)——它總是盡可能地讓你不舒適。
一次老婆洗碗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盤子,隨著老婆的尖叫聲我沖進了廚房,在確認老婆沒受傷后,我第一念頭就是看剩下的盤子里還有沒有那個帶破口的,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那個盤子不在了,也就是說被打碎的那個盤子正好是那個帶破口的。
那天,我們感覺是中了獎,不但沒有再損失一只好盤子,還少了個麻煩。
這時我突然想到,這個負擔其實是我們自己給自己加上的,因為我們早就可以扔掉那個盤子,至少我們可以把它放到一邊不用,說到底,還是因為當時覺得可惜。
馬益中摘自《智慧與思維》
200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