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音賀希格
認(rèn)識蒙古國詩人巴·拉哈巴蘇榮二十多年,結(jié)識譯者哈森亦有四五年。讀原文、讀譯文,詩的魔力帶給我的延伸,難以用具體的時間來計算。詩是無盡的,翻譯會使它更加延伸。
西里爾蒙古文是橫排文字,與漢字一樣“搖著頭”讀,而傳統(tǒng)蒙古文,是“點著頭”讀——據(jù)我所知,后者是世界上惟一的豎寫體文字?!皳u頭”和“點頭”,是截然不同的動作語言。但難能可貴的是在這語言轉(zhuǎn)換的過程中它們卻書寫了一個加號(“+”)。從這點來說,原詩與譯詩的加法組合是一件慶幸的事情。
先由西里爾蒙古文轉(zhuǎn)寫成傳統(tǒng)蒙古文,再由傳統(tǒng)蒙古文翻譯成漢語——正是這些詩歌產(chǎn)生的經(jīng)緯。譯者在兩年多的時間里,不時地往返于三種文字之間,徘徊于可譯與不可譯之間,尋找著能夠?qū)⒃姼枘嫦蜻€原的最大可能性。她企圖探索更多語言的縫隙,在微妙中傾聽不同語言文化的不同聲音,無限地接近那“磨盡自己/終歸鋒利對方的/青色磨刀石的碎塊”(《我》)。
詩人巴拉哈巴蘇榮是生于草原的烏蘭巴托人,又是生活于烏蘭巴托的草原人。烏蘭巴托這座城市對蒙古草原來說,只是一個小小的頓號。她既不是開始,也不是結(jié)束,是延伸中的一次瞬息停頓。那里的冬天寒冷而漫長,夏天短暫且晝夜溫差懸殊。詩人生存于兩極如此和諧而矛盾的所在。這里的暗示對詩人而言,似乎是天經(jīng)地義的啟發(fā)。大自然的身體對“天和地的孩子”(《我》)是如此反應(yīng)敏感:“媽媽臨產(chǎn)的呻吟中/百花花瓣飄然落地/我降生的啼哭中/千種花蕾欣然綻放”(《我》)?!帮h然落地”和“欣然綻放”是詩人對自然之美在兩極之間的感恩和頓悟。
追尋詩人的思緒,我們發(fā)現(xiàn),詩人靈魂馳騁于自然的兩極之間,更遨游于時空的兩極之外,他示范著用詩歌語言超越那些看似無法逾越或者“水火不容”的對立,甚至打亂它們本來的位置或意義,使之重新組合。在詩的語言中流淌或崩裂出深沉而辯證的思考。
生與死、有與無、寂靜與喧嘩、黑與白、上與下、取與舍、領(lǐng)與襟、高與低、開端與結(jié)束、有限與無限……這些意象貫穿于他的詩中,自始至終、自終至始,永不休止。在詩人的世界里它們相互矛盾,相互轉(zhuǎn)換,又相互補充,完美地融為一體。“大聲講出真話時/聽到假/大聲說出假話時/聽見真”(《大聲講出真話時》)?!盎▍仓形以z忘石頭/現(xiàn)在想想才明白/原來石頭柔軟,花朵堅硬”(《無題組詩》)。真與假、堅硬與柔軟的相互轉(zhuǎn)換,使閱讀更加愉快而參悟,那是詩意與哲理共鳴的一瞬。
“雖然離太陽近/山峰卻寒冷/雖然距太陽遠(yuǎn)/山麓卻溫暖”(《山麓和山峰》)。寒冷與溫暖、遠(yuǎn)和近,構(gòu)成兩極,卻各自獨立。同樣,在《冷泉》中:“整日吮吸著太陽/卻是刺牙的/冷/整夜漂洗著月亮/卻是漆漆的/黑……不因雨水而暴洪/不因陽光而枯竭”,也出現(xiàn)類似的兩極。可在這些詩句里,兩極由于各自獨立而使它們緊張的關(guān)系頓然消失。
“花朵延伸/直到石頭……身體延伸/直到死、我延伸/直到無”(《延伸之詩》)。在這首經(jīng)典的詩作中,“延伸”成為線索,而“延伸”的前后兩極耐人尋味。詩人在《以自己的方式》中寫道:“……只有進(jìn)入棺材時/我以‘別人的的方式”。由此可見,延伸是一種“以自己的方式”活著,直至“死”乃至“無”的過程……但他同時又意識到:“死而生/生而死的/輪回?zé)o盡”(《無盡的詩》),“死亡即是開始”,于是,兩極在無限輪回中產(chǎn)生新的意義。
羅蘭·巴特曾說:“兩項的矛盾通過發(fā)現(xiàn)第三項而消失”。詩人巴拉哈巴蘇榮的詩這樣寫道:“無論在黑暗/還是在光明/烏鴉/是看得見的黑”。(《黑暗》)如果,黑暗中也能夠看得到“黑”,我想,那是“第三項”的某種線索。詩人巴拉哈巴蘇榮擅長給眾多靜止的兩極關(guān)系建立獨特而美麗的聯(lián)系方式,意在對它們的超越。
超越的自由是遼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