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先
一、發(fā)展前景
由于人們對扁豆藥食兼用認識的不斷提高,鮮扁豆市場需求量不斷加大。與普通扁豆相比,特早熟無架扁豆容易栽培,適宜大面積規(guī)?;N植,市場前景更為廣闊。
1反季上市效益高全國各地都有食用扁豆的習慣,特早熟無架扁豆比普通扁豆提早100天左右上市,并且連續(xù)采收達6個月之久,擴大了鮮扁豆的市場,反季節(jié)扁豆進入超市、菜市場的售價都很高,畝效益萬元以上,高達數(shù)萬元。
2加工上市受歡迎當市場的鮮扁豆價格不理想時,可不出售鮮扁豆。加工后的干扁豆、泡菜扁豆、腌制扁豆都受市場歡迎。很多賓館的早餐就有酸扁豆供應,其口味比酸豇豆更脆,更受歡迎。用于扁豆炒肉或加入火鍋,口感香軟,風味獨特。加工后的扁豆,如量小,就近上市即可銷售;如量大,經(jīng)過精美包裝更利于進入超市、商店、賓館和家庭。
二、栽培技術
1結合整地施足底肥
種植扁豆的田塊,直播或移栽前,先認真清理前茬作物的殘留物,再撒施以農(nóng)家肥為主的底肥,每畝加施復合肥50公斤左右,土壤原有肥力足,底肥可少施或不施,然后進行耕地,最后耙平、整細土壤。
2種子處理與播種時間
播種前,扁豆種子不宜浸泡催芽,但可用清水濕潤后,拌種子重量0.3%的多菌靈粉劑殺菌消毒。扁豆種子發(fā)芽的適溫為20~25℃,生長發(fā)育的適溫為15~37℃。播種時間,長江流域2~7月份。以北3~6月份,以南全年均可播種。
3種植模式與密度
起壟后在壟上直播或移栽,實行寬窄行種植,寬行1~1.5米,窄行50厘米左右,株距30~50厘米,單株或雙株栽培,畝種2500~4000株。
4育苗
采用苗床方格育苗或營養(yǎng)缽育苗,應選擇2~3年未種過同類作物的田塊作苗床基地,以求減少病蟲源。苗床土質應疏松、通氣、肥力高。苗床基肥量以苗床土與腐熟農(nóng)家肥的比例6:4為宜,再加施少量磷肥;如苗床土粘重,則摻入適量爐灰、草木灰。每立方米營養(yǎng)土加入250克左右的多菌靈或敵克松等殺菌劑,同時還要加入適量的敵百粉劑殺蟲。藥劑與營養(yǎng)土反復拌勻,用薄膜蓋5~7天,充分殺滅土中的病菌和蟲卵。
農(nóng)家肥如糞肥、餅肥等必須充分腐熟發(fā)酵,否則會引起燒苗和壞根。在有機肥足量的情況下,配制營養(yǎng)土最好不用化肥。蓋種必須用蓋種土,不能用豬糞或細沙,因其不保濕,晴天時連種子一起干枯,會造成不出芽:可預先把殺菌殺卵后的營養(yǎng)土過篩一部分(篩孔手指大小)備作蓋種土。
苗床必須高壟向陽,播種時保持苗床土或營養(yǎng)缽土濕潤,濕潤的標準是:抓一把土捏得攏;隨手丟在地上又散得開為度。切記避免苗床濕度過大,否則會造成爛種。
早春育苗,播種后蓋膜應嚴實,根據(jù)當?shù)貧夂蚯闆r采用雙拱棚或單拱棚。出苗前,一般不揭膜。如遇陰雨天時間長,應開棚通風,降低苗床濕度;如苗床土于白,應適當灑水。出苗后,晴天中午把棚的兩頭揭開,晚上和陰雨天蓋膜。隨著氣溫升高,應逐漸加長開棚時間。在苗期噴2~3次葉面肥,既可防止猝倒病、立枯病發(fā)生,又能使小苗長得粗壯。
5適時移栽
當扁豆有2~3片真葉時即可移栽,栽大苗蹲苗期長,會明顯影響產(chǎn)量。
6整枝
當主蔓長至0.5米左右時,及時對主蔓打頂,促發(fā)子蔓和花絮枝:當子蔓長至0.5米左右時,對于蔓摘心,促發(fā)孫蔓和花絮枝;當孫蔓長至0.5米左右時,對孫蔓摘心,促發(fā)更多花絮枝;同時剪除無花絮的細弱懶枝及老葉、病葉,保持良好的通透性(隱蔽之處是不開花、不結莢的)。
7肥水管理
由于扁豆結莢時間長,不斷開花結莢,需要有足夠的肥水才能保證其高產(chǎn)。開花前,一般追肥水2~3次,以腐熟的人畜糞尿為好;當?shù)谝慌舛骨v能采收時,每畝追尿素10~15公斤;之后,每采收l~2次扁豆,追肥水1次。長勢旺可不追肥水。在整個坐果期每隔7~10天噴施1次葉面肥,以利保花保果,促使小莢快速生長。
扁豆生長在春季和夏季雨水較多的季節(jié)里,要做到溝壟配套,達到水過溝干。扁豆苗期需水較少,開花結莢期需肥水較多。如遇干旱年份,要結合追肥澆水抗旱,或灌跑馬水,壟溝濕潤后把水排出,防止?jié)n水漚根;遇到長時間雨天,要及時疏通壟溝,達到雨停溝干。
8促控劑和赤霉素的使用
促控劑PBOG(或多效唑)對扁豆全生育期都起作用,能控制瘋長、促進分枝、增加花絮、明顯提高抗性與產(chǎn)量,一般花前花后各噴施1次。10月上旬植株葉片發(fā)黃時,噴施1次赤霉素(920),能使葉片轉綠,促進花絮再生。
9病蟲害防治
扁豆對病害的抗性強,一般無大的病害流行,但也有苗期的猝倒病、立枯病和生育期的銹病、煤霉病發(fā)生:蟲害有豆莢螟、蚜蟲、紅蜘蛛、地老虎、斜紋夜蛾,要重點防治好豆莢螟。
病蟲害的防治,一是防,二是治,以防為主,防治兼顧。要盡量杜絕病蟲源,包括對種子、土壤的消毒處理,并實行輪作制度。
猝倒病由低溫高濕引起,出苗初期發(fā)生,立枯病由高溫高濕引起,多發(fā)生在育苗中后期。防治方法是降低苗床濕度,噴施2~3次葉面肥加殺菌劑(多菌靈、代森錳鋅等)。這樣既能補充全面的養(yǎng)分,又起到殺菌作用,使小苗長快又健壯。
銹病主要危害葉片,煤霉病危害葉片、莖蔓及果莢。藥劑用70%代森錳鋅500倍液防治。
豆莢螟世代重疊發(fā)生,成蟲產(chǎn)卵有很強的選擇性,90%以上蟲卵產(chǎn)在花蕾和花瓣上,幼蟲危害花朵,不久被害花朵與幼蟲一起掉落,幼蟲又再次返回植株,轉移危害。稍大的幼蟲大部分蛀食扁豆莢。豆莢螟在始花期出現(xiàn),一般一年發(fā)生5代。在氣溫25~29℃時發(fā)生的第2代、第3代最為嚴重。防治豆葵螟蟲害的最佳時機在始花期、盛花期,在早上7~10點鮮花盛開時,用藥最有效。使用藥劑10%敵殺死3000倍液、2.5%的功夫4000倍液、5%卡死克2000倍液、5%殺螟松1000倍液?,F(xiàn)在的生物農(nóng)藥效果也不錯,可減少藥量。同時,要徹底清除溝邊雜草,使豆莢螟無處藏身;清溝排漬,降低田間濕度;結合整枝,摘除有蟲或有蟲卵的花蕾和花瓣,把掉落在地上的花瓣和花營收集到一塊,帶出田外,集中燒毀或深埋。大面積規(guī)?;N植,可采用高新科技燈具誘殺蛾子。通過以上綜合措施,可對豆莢螟的發(fā)生實現(xiàn)有效控制。
10及時采收
扁豆從開花到鮮莢上市需15~18天,鮮莢籽粒未明顯鼓起時采收,如推遲采收會降低品質,同時影響上層開花結莢的養(yǎng)分供應。采收時,要一手捏住花絮枝,一手輕摘豆莢,盡量不要損壞花絮枝,因為花絮枝會重新開花結莢(開回頭花)。當氣溫超過37"C時,扁豆有謝花現(xiàn)象,開花少、不結莢:當氣溫回落后,花絮枝會重新開花結莢,新枝也會產(chǎn)生更多的花絮枝,直到霜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