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梅
[摘 要] 由曹雪芹所著的《紅樓夢》被譽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是一部18世紀中期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巨著,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該作以四個貴族大家庭的衰落過程為背景,一個悲劇愛情故事為主線披露了清朝統(tǒng)治的黑暗現(xiàn)實并暗示著封建制度腐朽與滅亡的不可替代的趨勢。
[關鍵詞] 封建制度;愛情觀;紅樓夢
賈寶玉,一個不同尋常且性情多變的男孩愛上了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然而,家族的長輩們卻無視他們青梅竹馬的感情,早已暗中認定并安排薛寶釵成為寶玉的妻子。最后該小說以黛玉的死亡和寶玉的瘋癲宣告愛情悲劇的落幕。
為了將這一部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小說介紹給西方,國內(nèi)外學者曾多次致力于將其譯成英文,其中由大衛(wèi)霍克斯和楊憲益夫婦所翻譯的版本最受讀者認可與推崇。這兩個不同風格的譯本均比較忠實地再現(xiàn)了原著的風貌,而學術界對于這兩個版本的翻譯批評研究也相當廣泛且深入。本文也以這兩個英文版本為研究對象試圖從一個微觀角度,即封建制度的愛情觀對于小說中寶玉和黛玉的感情表達的影響,以及進而對于翻譯兩個主人公頻繁矛盾沖突的策略選擇來分析到底哪個版本最能夠忠實地再現(xiàn)在特定的文化及歷史背景下的愛情悲劇并得到讀者的共鳴。
要想比較兩個譯本,首先應該提及中國古代的愛情觀。由于封建制度的影響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也就是說在沒有得到家長許可下的愛情是對封建制度的挑戰(zhàn)和傳統(tǒng)忠孝觀的背叛。所以無論在歷史現(xiàn)實中還是文學作品中,那些曾經(jīng)試圖擺脫封建制度的枷鎖并勇敢追求自己婚姻幸福的愛情故事似乎都受到了社會輿論的詛咒并多以悲劇收場,如梁山伯與祝英臺,也如賈寶玉與林黛玉。所以對于大部分生活在封建制度下的青年男女而言,只能將彼此的愛慕之情深埋于心,這也直接導致了與西方文化形成明顯差異的對于情感表達的委婉,內(nèi)斂甚至是克制的方式??v觀《紅樓夢》,寶玉很少直接傾訴自己對黛玉的愛慕之情,而唯一的一次推心置腹竟然嚇壞了襲人。原文用襲人“嚇得魄消魂散, 只叫‘神天菩薩,坑死我了!”來形容當時社會對于愛情的保守態(tài)度。就連黛玉也“聽了這話,如轟雷掣電”,可見封建精神枷鎖對青年男女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和控制力。那么對于譯者而言,要想保留這種中西方文化中愛情觀的巨大差異同時又能避免讀者的誤解,需要在翻譯策略上謹慎選擇并做以靈活處理。否則譯者就很難準確地傳遞出原著中多次寶黛之間的沖突及其中暗語和雙關語的真實意義。
寶玉和黛玉在小說中有過多次的言語上的爭吵,但就其性質(zhì)和起因而言,都與因沖突而起的惡語相向有明顯的區(qū)別。其目的都是因愛而起的猜忌或旨在反復試探對方的情感。所以如果照字面意思直譯或采用簡單的對等譯法很難讓西方讀者理解并接受。讓我們以28章中一段黛玉的對白為例:
……想著,抬頭一看, 見是寶玉,林黛玉看見,便道:“啐!我道是誰,原來是這個狠心短命的——”剛說到“短命”二字,又把口掩住,長嘆了一聲,自己抽身便走了。
對于“短命”一詞的翻譯在這句話中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首先從字面意思來看,它有兩層含義,一是形容某人不能長壽的悲慘命運;二是出于憎恨的一種詛咒。首先從人物關系來看,雖寶黛之間不曾有過互訴衷腸,但彼此的愛慕之情兩個人也是心知肚明的,故黛玉不會出于憎恨而詛咒寶玉。另一方面,寶玉也還算健康,沒有任何不能長壽的跡象。所以要想準確地理解這兩個字的涵義還需考慮到中國古代的愛情觀并結(jié)合上下文來分析。黛玉前一天去找寶玉而被置之門外,事實上并非寶玉有心為之,但黛玉沒有繼續(xù)敲門或再求證而因此歸咎于寶玉。故此處顯然是出于上述第二種目的故意出此惡語以鳴心中不平。但如果將該詞簡單對等為詛咒的意思并直譯的話又忽略了一個事實,即黛玉深愛著寶玉并且她也明知寶玉不會有意將她置之門外。所以在翻譯“短命”的時候除了要考慮到再現(xiàn)主人公的不滿情緒外,還應保留情感因素以得到讀者的理解。下面我們來看看兩個譯本對該詞的不同翻譯版本。
“Hateful!” she had been going to say, but clapped her mouth shut before uttering it. She sighed instead and began to walk away. (霍克斯譯)
But the moment the words “wretched” escaped her she covered her mouth and moved quickly away with a long sigh.(楊憲益譯)
顯然,楊譯的“wretched”忠實地表達了悲慘可憐的字面意思,但該詞會造成西方讀者的誤解,即心懷委屈的黛玉怎么會覺得寶玉悲慘可憐呢?而霍克斯在這里采用的意譯法恰好彌補了這種中西方文化對于愛情觀理解上的差異。它有如下三個高明之處,首先,“hateful”雖用了“可恨的”這樣更為激烈的字眼卻更能準確地表達出黛玉此時對寶玉的埋怨和不滿。其次,譯者將語義中詛咒的目作出淡化處理,沒有直接給出“短命”的對等意義也是方便西方讀者理解。因為深愛著寶玉的黛玉怎么可能真心希望寶玉不能長壽,故換成“恨”的字眼。畢竟愛恨一線之隔,正由于愛之深,故責之切也就不足為奇了。此外,這樣的翻譯方法也更能讓中國讀者接受,因為“可恨的”更像是一種撒嬌的口吻也更符合黛玉和寶玉之間互相愛慕的背景關系。霍克斯在這里考慮到了讀者的接受情況以及中國傳統(tǒng)愛情觀的表達方式,采用了更為靈活的翻譯方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讓我們再引接下來寶玉的對黛玉責備的反應再比較一下兩個版本的翻譯策略。
這里寶玉悲慟了一回,忽然抬頭不見了黛玉,便知黛玉看見他躲開了,自己也覺無味,抖抖土起來,下山尋歸舊路,往怡紅院來。可巧看見林黛玉在前頭走,連忙趕上去,說道:“你且站住,我知你不理我,我只說一句話,從今后撂開手?!薄?寶玉在身后嘆道:“既有今日,何必當初!”……
從劃線語句中可以看出寶玉在此不單單抱怨黛玉對他的冷淡態(tài)度也同時想通過撒嬌以求黛玉對他留步并給予解釋的機會。這句“既有今日,何必當初”中包含的感情和意圖要想真實地再現(xiàn)出來也需要對于詞匯和句式的選擇上靈活處理。那么比較一下兩個譯本。
Bao-yu sighed. “If it has to be like this now,” he said, as if to himself, “its a pity it was ever like it was in the beginning.”(霍克斯譯)
Bao-yu, close behind her, sighed. “Why are things so different now from in the past ? ”(楊憲益譯)
根據(jù)上下文可知,黛玉對于寶玉的責備以及冷淡的態(tài)度使得寶玉十分困惑。寶玉用這句話正是想一來博得黛玉的同情,即以往他對黛玉的一往情深卻如今換來了冷言相對讓他委屈不已;此外,也是對黛玉陰晴不定的態(tài)度的抱怨,愛得如此深切卻經(jīng)常因矛盾而起爭執(zhí)讓他略有不滿。因此當處理這句話的翻譯的時候,譯者應考慮到寶玉的心情盡力達到上述兩種效果。盡管大部分學者認為霍克斯主要采用了意譯而楊氏夫婦采用直譯,但這里就是個特例。楊憲益用了“Why are things so different now from in the past?” 的句式,改變了原句的句式及標點符號直接采用了意譯以達到傳遞寶玉不滿這一目的。故 “different”意義廣闊可以用來涵蓋寶玉心中的所有委屈。但另一方面,楊憲益再次忽略了寶玉和黛玉對話中多次的沖突主要目的都在于反復驗證彼此的感情,即似而抱怨實則撒嬌以求對方的真心。這就是他們不斷用反語和暗語的意圖所在。而這里霍克斯采用直譯“If it has to be like this now…its a pity it was ever like it was in the beginning.”的應變正是考慮到如下優(yōu)點:首先,譯本句式分為兩個部分,表達了不同的層次的情感。寶玉并不是有意責備黛玉而是向讓黛玉撒嬌并獲取同情。其次,“pity”一詞既能表達寶玉的委屈又表現(xiàn)出他對于不能和黛玉互訴衷腸的遺憾和著急的心理,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在翻譯寶玉及黛玉之間的對話最大的障礙即對于中國傳統(tǒng)愛情觀和含蓄的表達方式的理解上。如何讓西方讀者一方面了解寶黛之間矛盾沖突的起因,更重要的是讓讀者明白這些矛盾存在的客觀必然性是由于封建制度對愛情的控制以最終導致兩人成為犧牲品。所以在保證傳達最忠實于原文意思的基礎之上,又能填補因中西方文化中對于愛情觀的理解差異是決定哪個版本較優(yōu)的決定因素。本文認為就傳遞寶黛之間含蓄委婉的感情上面,霍克斯的譯本更好地保留了原文的風格并成功地實現(xiàn)了中西方愛情觀差異部分的補充。此外,霍克斯的譯本對于語言的處理更加靈活,尤其對于感情色彩的把握更加準確。相比而言,楊氏夫婦的譯本雖然幫助讀者理解了原文復雜的修辭及語言,但是卻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誤解,無法準確地描述寶玉和黛玉帶有捉迷藏色彩的感情表達方式。那么對于文學作品的翻譯策略選擇而言,沒有固定的所謂直譯或意譯法的簡單劃分,而應當將讀者的接受和理解置于優(yōu)先的考慮地位。一部成功的文學作品譯本應當不僅能夠獲得譯語讀者的接受,也應滿足源語讀者的文化認同。
參考文獻:
[1]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郭建中:文化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3.
[3]王寧:視角:翻譯學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韓梅(1982—),女,陜西咸陽人,西安外國語大學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