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佳 李隆潤
一、小汽車引發(fā)孩子的游戲熱情
“小汽車”制作活動是班上開展的“親親一家人”系列主題教育活動中的一項活動。我把孩子們和家長一起制作的小汽車陳列在“小小工地”的一處比較顯眼的玩具柜里。孩子們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它們,并拿出自己的小汽車在地墊上擺弄起來。一時間,又是撞車,又是堵車,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
每次投放新材料的時候。我們并不告訴幼兒材料如何使用,而是任由他們自己去探索發(fā)現(xiàn)。小汽車作為一種新的玩具材料投放到建構(gòu)游戲當中,孩子們對它的使用是未知的。因此,留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是相當有必要的。
二、壞掉的小汽車引發(fā)游戲危機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不少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鐘愛的小汽車壞掉了。進入“小小工地”的孩子慢慢減少了,孩子們逐漸對小汽車喪失了興趣。
孩子們自發(fā)的玩小汽車的方法過于簡單,時間一長,自然滿足不了他們已經(jīng)發(fā)展的游戲水平。再加上有些小汽車壞掉了,這也阻斷了孩子們繼續(xù)游戲和探索的興趣。
我把那些壞掉了的小汽車找出來,問孩子們:“為什么小汽車壞了那么多?”孩子們紛紛說了起來:“玩時太使勁了!”“我這個汽車是紙做的,不能壓!”“樂樂老是撞我的車!”……“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小汽車呢?”我接著問道。孩子們想到了很多方法:“給小汽車建一個停車場。”“開車時注意不撞車。”“給小汽車修條寬馬路。”……
壞掉的小汽車引發(fā)了孩子們的游戲危機。為了使游戲繼續(xù)深入,我采用了設置問題情境的方式,引導孩子們把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游戲相結(jié)合,以喚起孩子們對小汽車材料使用和探索的興趣。
三、保護小汽車引發(fā)的主題建構(gòu)
★公路
寶寶帶領(lǐng)一群小朋友找來很多以前用來搭高的長條板,一個一個依次排起來,成了一條彎彎長長的小路。然后,他們把所有的小汽車小心冀翼地放在修好的路上。
長條板以前在建構(gòu)游戲中的使用頻率并不很高,一般都用來做搭高板使用。長條板作為帶狀的公路造型是具體形象的,這和孩子們的已有生活經(jīng)驗相符。
亮亮使用了剛投放的材料——玻璃彩磚,他先把一塊玻璃彩磚放在地墊上,又去拿另外一塊平行放在旁邊,接著又拿了一些長條板,一塊玻璃彩磚與一條長條板間隔著擺放整齊,形成兩條帶狀的“公路”。然后取了一些小汽車,一個緊挨著一個地放在兩條彩磚路的中間。
隨著孩子們游戲能力的增強,長條板已逐漸不能滿足他們游戲的需要了。于是,我增加了類似的條狀材料——玻璃彩磚。教師不僅要提供大量充足的材料來滿足幼兒操作的欲望,還要提供豐富多變的材料來引導幼兒不斷創(chuàng)造。
★大街
今天到“小小工地”的孩子比較少,玲玲選了中間的一大塊場地開始了游戲。她取來玻璃彩磚和長條板,一塊彩磚一塊長條板這樣有規(guī)律有間隔地擺放成寬寬的兩條帶狀的公路。修好兩邊后,她又用竹板在公路中間圍成了一個圈。婷婷笑著問:“玲玲,你修的是什么啊?”“媽媽帶我上街,我在春熙路上看見的大街就是這樣的!”玲玲答道?!肮分虚g修的是什么啊?”
“是綠化帶,那里面種著花和小樹!”玲玲一邊驕傲地說,一邊在圈里面放上花、草、樹。最后,她取來小汽車,分成兩個方向擺在車道里。
幼兒的游戲是對原有知識經(jīng)驗的練習和鞏固,從中獲取更為豐富的經(jīng)驗的過程。玲玲運用平時觀察街道景觀等所積累的生活經(jīng)驗來進行修建大街的活動,不僅強化了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而且還豐富了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
★停車場
童童和波波在玩具柜前修起了他們最喜歡的“花園小區(qū)”,他們先在地墊中間的位置擺上了自制的草坪、小樹和花朵,然后抱來一些紙箱擺在花園旁邊做樓房,很快就建成了“花園小區(qū)”。這時,玲玲的馬路修到了“花園小區(qū)”,小汽車也一路開到了“花園小區(qū)”門口。童童和波波停下手中的工作,看了看玲玲的作品,臉上流露出羨慕的神情。他們走過去跟玲玲商量:“我們也可以玩小汽車嗎?”“可以啊,但是你們那邊沒停車的地方!”“我們修一個吧?!比齻€孩子說干就干,他們把凌亂的樓房依次擺在了靠近地墊邊的地方,這樣樓房和花園之間就有了較大的空隙,他們就在這塊空隙上修建起停車場。
房屋修建游戲?qū)⒆觽兊哪芰σ褬?gòu)不成挑戰(zhàn),而小汽車材料的呈現(xiàn)激發(fā)了他們創(chuàng)造和改變游戲的愿望。“花園小區(qū)”雖然沒有可以使用小汽車材料的空間,但他們通過對“花園小區(qū)”的改造來解決了這個問題。孩子們之間的相互影響也是改變的關(guān)鍵,他們通過商量、討論、模仿等,把以前沒有規(guī)劃、造型隨意的作品變得更加有序了。
亮亮和淼淼在“小小工地”里爭執(zhí)起來,我忙過去看看究竟。淼淼委屈地說:“亮亮搶我玩具!”我轉(zhuǎn)向亮亮:“你搶他玩具了嗎?”亮亮指著拱形積木說:“我只想用幾個那種的,他不給我,他全部都拿走了!”淼淼馬上搖頭說:“不行,我要修大房子的!是我先拿到的!”我問亮亮:“你可以告訴淼淼,你要那些積木來干什么嗎?”亮亮說:“我告訴他了,修個隧道,把玩具籃里的小汽車都開到里面去!”淼淼看了看籃子里的小汽車,有點動心,嘴上卻不服輸:“不,我不修隧道,我修個停車場,就可以放車子了!”亮亮說:“那你修停車場,我修隧道,車就可以直接開到你的停車場里了,不過你得給我積木?!表淀蹈吲d地把積木給了亮亮。
游戲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幼兒之間因想法不同而產(chǎn)生的沖突,教師適時的介入和引導是必要的。一個相當有效的手段就是把矛盾的焦點集中到游戲內(nèi)容上,而不是聚焦于幼兒違反了哪些常規(guī)。修“大房子”到修“停車場”的改變源于亮亮和森森的沖突,而小汽車則促成了他們在修隧道和修停車場思想上的統(tǒng)一。
★洗車場
一走進“小小工地”,亮亮就對淼淼和玲玲說:“我們一起修個洗車場吧?!表淀岛土崃狳c了點頭。三人用積木、積塑和奶粉筒圍起了一個很大的四方形,圍墻算是修好了。淼淼拿了一個紙筒樹干倒放在墻上面做水管,亮亮取了兩塊積塑,疊起來放在場地中間,又在上面一橫一豎地放上兩個紙筒樹干,高興地說:“你們看,我的水龍頭可以轉(zhuǎn)!”玲玲則在拱形積塑邊上放了兩個拉罐,并在中間修出一個草坪,自豪地向同伴比劃著說:“這兩個是收費的,車從花園這邊進去,從那邊出來。”接下來,三人把小汽車一個一個地分別擺在墻邊的“水管”下面,洗車場就算完工了。
幼兒在修建前就確定了要修建的主題內(nèi)容,而不是像以前一樣修出一定形象后再為作品進行命名。這種修建前對主題的確立,避免了游戲中雜亂無章的現(xiàn)象,有利于幼兒在聯(lián)合游戲中進行商量、分工、合作直至成功完成游戲。在活動中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了積木、積塑和易拉罐等熟悉的材料。使得材料的使用方式變化多樣起來,這表明他們“以物代物”的游戲水平在游戲中得到了豐富和發(fā)展。
★加油站
今天游戲一開始,淼淼就率先提出想法:“昨天我們一家出去玩,汽車沒油了,爸爸就把車開到加油站去加油。我也想修個加油站?!彼南敕ê芸斓玫搅嘶锇閭兊恼J同。孩子們開始忙著修建起來,不一會兒,一個加油站就初步地顯現(xiàn)出來了。我見他們把彩瓶橫著放,便過去把它立了起來說:“油存在下面的油筒里,這樣放油就不會倒出來了?!薄拔覀兊募佑蜋C是不能直接這樣去加油的?!表淀敌χ∠挛曳诺牟势浚哑靠趯χ∑囎骷佑蜖钫f,“加油是要連一個管子才可以的?!薄澳悄銈兛旖o加油機裝上管子加油吧。”我笑道。孩子們仔細尋找了材料,最后選擇了平時用作拼插大樹的樹枝,一頭接在彩瓶口,一頭連在車身下面,給小汽車都“加上了油”。把主體工作完成后,他們開始裝飾:在大門兩邊用牛奶盒修了收費器,用玻璃彩磚修了進出的通道,還加上了路燈,種上了花草。
這是一次讓我無比汗顏又極度欣喜的游戲體驗。我的思維太模式化、固定化了。在我的想象中裝著“油”的彩瓶只是一個瓶子,倒著放置可能會“漏油”。但在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中,彩瓶卻是一個盛油的智能化的加油機器,它和管子相連便能完成加油的工作。一次生活經(jīng)歷就喚起了幼兒的建構(gòu)愿望,而教師所要做的就是給幼兒提供更多的經(jīng)歷生活的機會。幼兒之所以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將熟悉的材料賦予新的用途,把以往掌握的修建技能運用于新的建構(gòu)當中,是因為他們已獲得了相關(guān)的生活經(jīng)驗和他們有著日益豐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