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傳
中原馬車,本名羅光燦,1976年出生,現(xiàn)居江蘇昆山。有詩歌發(fā)表于《詩刊》、《詩潮》、《星星詩刊》、《北京文學》等期刊,入選各類選本,曾獲過各類詩歌獎,著有詩集《在春天的日子里》和小說集《鳥巢里的春天》,系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
中原馬車的詩歌背景是簡樸的,無論是鄉(xiāng)村意識下的懷念,還是城市一隅的思索,他給我們的感受是一致的。溫情、關(guān)懷、樸實、潔凈,這些詞并不足以來形容他詩歌的全部,在讀他詩歌的同時,我們還能夠?qū)Ρ茸陨淼娜粘I?,為自己所忽略的情感、責任而汗顏。他從《詩?jīng)》中吸收能量,但是他并不拘泥和沉醉于老式文人的保守,他獲得了古意和開闊!詩歌是有根的,在殘存的健康地表之上,如何尋找、維持和開拓,這是擺在詩人面前的實在課題,所幸運的是詩人中原馬車找到了屬于他的單行道。鄉(xiāng)村和城市都是我們生活的載體,詩歌的力量將他們中的情感要素進行重新歸類,在一次次內(nèi)心的道德律進行審視的過程中,中原馬車挖掘出了屬于鄉(xiāng)村和城市共同的詩歌原點,構(gòu)建了一個真正的詩歌家園。
——海 勇
熱愛地瓜
面朝莊稼地
那些藤葉四處蔓延,秘密呢
向深處拱,一藤牽四子
烈日當空,炙熱類似謠言
一浪高一浪!藤葉之下
地瓜兄弟們竊竊私語
父親掐熄煙頭,掄圓的鋤頭
一上一下!就像一首詩
一句長一句短!縮成句末的
地瓜兄弟們,恰如省略號將父親的心事
隱在汗珠里頭,晶亮!
燈 籠
高高掛起
燈籠,捧著豆粒大的溫暖
風中,虔誠地顫動
而黑暗和孤寂順著竹竿,溜下來……
高處不勝寒
燈籠,含著豆粒大的秘密
小心挑亮
隱藏眼睛深處的相思,晶亮、飽滿!
燈籠!開在寂靜末梢的
花朵,這么多年,一直與竹竿為伴
與憂郁相依
盛開。凋謝。安詳?shù)厥赝h方……
花 瓣
如期而至
那些花瓣沿著枝節(jié)爬上來
圍坐在一起,面里朝外
芳香,從唇間彌散開來
花瓣,相擁而息
呢喃細語從白天到夜晚
紅燈籠一樣,高掛枝頭
招引遠道而來的蝴蝶
花瓣,守約!君子的品性
一年團聚一次
相隔四季
相思讓春天發(fā)芽,吐綠……
一場大雨
一場大雨,下啊下
多大的委屈,多憋心的事啊
老天爺淚流滿面,檐角濕了
窗欞濕了,那些奔波的道路
浮起來,看上去又輕又柔
女兒,靠著門扉
嘟著小嘴,手指頭在衣角上
一圈一圈地徘徊
樓下,雨兒們一聲高
一聲低,與片片樹葉談心
下雨天,找不到小伙伴的
女兒,兩眼水汪汪
憤憤地望著天空
對這場雨充滿敵意!
瓦
老家抬頭可見的瓦,整齊有序地向上爬!
一片壓著一片,把路留給雨水和雪霜
把溫暖、幸福留給人們,把灰黑、沉默留給天
空……
薄薄的瓦,中間拱,兩邊彎
像船,像月,像眉
載著家,載著思念,載著淚水!
在老家,我的父輩們
瓦片一樣生活著,支撐著家
支撐著白天與黑夜……
疼 痛
疼痛,一腳長一腳短
在我們的體內(nèi)散步,徘徊,尋找出口
走出來,像看老朋友一樣
讓一些人滿眼滂沱大雨
居住在傷疤,居住在往事,居住在
眼里,而疼痛恰如脫箭以后的弦,顫顫地
回響著
讓一顆心懸掛在高空
送二姐到南方
那年冬天
雪花趕集似的,天上擠
水珠子都凍成棍
晶晶亮。那天二姐沒跟往常一樣
拿竹篙去敲打冰棱子
早早地起床,往臉上抹香
兩個蛇皮袋子裝有一族人的掛念
大年沒過完,二姐就要擠火車去南方
南方,有啥好的。我弄不明白
南方有多少工可以打,哪一年可以打完
難道比咱村的棉花還多?
打一床被子,再打一床
富裕的人家打被子也有個盡頭嘛
二姐,初中沒念完
就要去南方賺錢!
賺錢好買幾個大件,多彈床被子
嫁人也光彩。我娘是這么跟二姐說的
送二姐到村頭
拖拉機“突突”地喘著黑煙
一起去南方的人,在車后斗
給二姐留了個角落,一個小板凳
翻倒,板凳沾有濕泥
娘攥著一張卷邊的五元票子,硬塞給二姐
到火車站買個面包吃
莫念家,給家人好好長臉......
有那么一所小學
磚是從稻田搬過來的,拐角處
稻草探出來。早就沒了泥腥味
兩豎加上一橫,如果
把大門關(guān)上,爬上校門口那棵泡桐樹,你往
下看
一個含苞欲放的“口”字,呈現(xiàn)眼前
如果此時下課,活動的小孩子
多么像牙齒,日頭下
咀嚼著什么?
懷念一棵樹
村里的祠堂在大雨中歇趴了
村主任要重新修建
這不,村口那棵老樟樹給砍了
做了大梁。母親電話里告訴我這個消息
老樟樹,差不多有三十歲了。兒時,我常在它
身上
掏鳥蛋,爬樹……而今老樟樹沒了
那些鳥媽媽要在哪里分娩幸福呢
還有和女兒一般大的孩子們,童年是不是少
了
許多樂趣呢!老樟樹成為大梁了
而且是祠堂里。它快樂嗎
高高在上,與神共寢一室
那些沒有爹娘的枝枝葉葉們
夜里會不會哭出聲來……
此時,窗外
一棵樹迎著雨向上走!
看上去多像老家的那棵老樟樹,枝繁葉密
樹下歇著一條避雨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