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丹等
情感也是一種財富
于丹
作為一個老師,我和學(xué)生相伴成長的過程,是我最為看重的財富。我當(dāng)班主任的時候有一個傳統(tǒng):給班上每一個孩子過生日。四年中,我讓我的每個學(xué)生都拿到過四封信,他們每個人也都會拿到不同宿舍的人給他們不同的生日祝福,厚厚的一沓。也就是說他們在大學(xué)期間共過了四個完整的生日。
我還記得第一次過生日是在九月份,有個從很貧困的地方考來的小女孩,她站在那兒,大家讓她說話的時候她哭起來了。她說:“老師,在記憶中,我只有在四歲的時候過過生日,我媽媽給我煮了一個雞蛋。”她說她四歲以前的事不記得了,四歲以后她再也沒有過過生日。她是一個長得并不漂亮、生活特別貧寒的女孩,而她們宿舍都是一些如花似玉、從富裕地方考來的女孩。這些孩子就別出心裁地用她們最好看的衣服、最好的化妝品,把這個女孩打扮得像一個公主。然后,她們宿舍其他的女孩子素面朝天地簇?fù)碇?,把她給推出來。她就過了這樣一個生日。
這個生日讓這位家境貧寒的女孩第一次找到了自己的美麗和自信。這位感恩的女孩送給我一個她親手做的禮物。在禮物中我看到一張字條:丹丹,你知道嗎?每一個孩子,其實都是天上掉下來的天使。他們?yōu)槭裁磿粝聛砟?是因為他們的翅膀斷了。他們從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一直在尋找為他們縫補(bǔ)翅膀的人。當(dāng)成人世界不嘲笑他們的青澀、荒唐、魯莽,能夠給他們一種鼓勵,給他們一種包容,那么他們會在沒有忘記天空的時候,縫上翅膀重新成為天使。我們遇到你,其實就是遇到了給天使縫補(bǔ)翅膀的人。
我教過一個男孩,這個孩子特別沉默。他就是一個為電影而生的孩子。他來考特長的時候,拎著一臺DV機(jī)。問他有什么才藝展示,他說,沒有,但他拿出一個劇本叫《死于1979》。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孩子,他天生就迷戀電影,自己省吃儉用攢下幾萬塊錢買專業(yè)的攝影器材,他還帶著班里志同道合的同學(xué),在大年初一,每個人揣一個涼饅頭去拍片子。
他除了對電影有一種近乎天才的理解以外,在我們現(xiàn)在這種常規(guī)的教育評價體系里面,他不是一個好學(xué)生。他一直特別苦悶。他曾經(jīng)想過考研究生,我也曾經(jīng)幫他找到電影學(xué)院的幾個大導(dǎo)演,給導(dǎo)演系的主任寫推薦信。但是,他要通過考試會很難很難。有的時候我看著他也很無奈。多么有天賦的一個孩子啊!他們班還有這樣的孩子,是一個不可救藥地迷戀著寫詩的男孩,成績還不如他呢,也屬于考不上研究生的。我說我還能怎么幫你們呢?這幾個男孩跟我說,你真想幫嗎?那你就跟我們喝酒去吧。我說行。我覺得作為他們的老師,我沒有辦法幫他們再多做一點事情了,我只能跟他們喝酒去。
我開始幫學(xué)生尋找在劇組打工的機(jī)會。終于有一天,學(xué)生得到了第一個拍電影的機(jī)會。這個男孩來找我的時候,激動地不知道怎么表述這件事情。即使這都是一些孩子的故事,這些孩子可能是很平常的,可能會不經(jīng)意地就混在普通的孩子中間變得庸庸碌碌的,但是人在年輕的時候是要被鼓勵的,是要有夢想的。我覺得,老師的財富或者說老師的能力,就是要做到伴隨學(xué)生成長。我覺得一個好老師真正的職能不是去引導(dǎo)學(xué)生或者教育學(xué)生,而是去陪伴他們,懂得他們,你以他們的方式去愛他們,而不是以你的方式去愛他們。
十年后,讓我想不到的是,我得到了學(xué)生們的回報,學(xué)生也給我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我當(dāng)時想,這么一幫中年人,他們會怎么聚會呢?我想無非是大家一起吃頓飯吧。結(jié)果呢,他們通知我說,晚上六點再吃飯,三點鐘的時候,你到101教室。
我說,有什么事嗎?他們說,你來就是了。結(jié)果他們策劃了一個見面禮,他們按原來每個宿舍的人員組成坐著,然后每個宿舍長站起來報告點名情況,最后班長徐向飛站起來說,藝術(shù)系96級學(xué)生應(yīng)到多少人,今天到多少人,請于老師點名。
這時候,我看著這些人,他們的容顏雖然都改變了,但是他們內(nèi)心那種情懷卻永遠(yuǎn)無法改變。我想,人間有什么東西值得特別珍愛呢?就是時光不能改變的東西,就是人心沉淀下來的東西。其實,作為一個老師,此時我真正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而這種幸福感,不是你要給我什么樣的獎杯、什么樣的榮譽(yù)所能替代的,也不是你要給我一百萬元錢讓我來換我就換的。我覺得能夠受到學(xué)生的尊敬,這便是為人師者最大的驕傲和財富。
摘自《青年時代》
親近的仇人
莫小米
人活一世,真正親近的人并不多。但仇人絕對是親近的人之一。
一定是因為曾經(jīng)親近才成為仇人的,沒有過深入的了解,細(xì)密的接觸,無怨無恨,無緣無由,何仇之有?
一旦結(jié)仇之后看似人隔萬里,其實無時不咬牙切齒,耿耿于懷,把心分給愛人的時間不會比分給仇人的時間更多。不同的是,為愛人而沉醉,為仇人而發(fā)憤。
有一對曾搞同一學(xué)術(shù)課題研究的好友成了仇人,人雖走遠(yuǎn),卻都注視著對方的動向。一個說,工作再忙,別人的文章我可以不看,他的文章定要找來看的;另一個說,我孜孜不倦地研究寫文章,就是為了給他看。他們還是互為對方而存在。
仇人一旦化解,應(yīng)該是最親密的朋友。
死了仇人,其寂寞與失落不會亞于死了愛人。
愛人有可能是假的,仇人卻絕對是真的。為人處世小心翼翼、生怕與人結(jié)仇的人,很難得到真朋友。
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