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維萍
(常州市武進區(qū)橫山橋高級中學 江蘇 常州 213119 )お
一、 問題的提出
在新課改如火如荼開展的今天,我們能夠清楚認識到,人的發(fā)展始終是教育關注的核心。教育既不能名韁利鎖,也不能放任自流,真正的教育應該是能夠認識人的興趣開發(fā)人的潛力,引導他們最大可能地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無論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最關鍵的是讓受教育者獲得足夠的空間去實現(xiàn)自己。但在相同的學習環(huán)境中或相似的教學條件下,有的學生反映敏捷學習速度快,有的學生反映遲鈍,學習速度慢,有的學生不習慣通過聽覺進行學習,有的學生不善于通過視覺進行學習……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因素千差萬別,對于視分如命的學生來說,這些都沉重的壓力。
二、 問題描述
經(jīng)過問卷調查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其中的主要壓力是來自于學習父母和老師三方面。學生稱之為“三座大山”,而三座大山的主峰是學習。很多學生稱自己為“學習機器”。他們感覺每天都很吃力,疲于應付,總是生活在一種持續(xù)不斷的壓力當中。這種壓力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情緒和生理上的喚醒。其實對于中學生來說,學習壓力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幾乎每位學生都會覺得學習有壓力。假期我查找有關資料在中國康體健康咨詢網(wǎng)上發(fā)現(xiàn),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資料表明,美15%的中學生確診患有抑郁癥,加州大學和霍普金斯大學的統(tǒng)計則顯示,40%的大一新生存在焦慮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失去興趣等抑郁癥狀。值得注意的是,學業(yè)壓力對于優(yōu)秀學生影響更為明顯,不少抑郁癥患者都是優(yōu)等生,因為他們一心要保持出眾成績,無形中壓力更大。反觀我國的情況,我市廣大高中部的情況應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問題急待重視和解決。
三、 問題分析
高中的學生因為高考問題,承受著沉重的壓力。壓力進而引發(fā)學生的不良情緒反映和不良行為的出現(xiàn),最終導致學生的心理健康出現(xiàn)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心理疏導和自信訓練,將會進入惡性循環(huán)狀態(tài)之下,給學生的發(fā)展和教師的教育教學帶來障礙。學習困難的學生大都屬于非智力因素影響。它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一般有:認知、情緒、人格、意志、價值觀等。比如有些學生是一知半解便沾沾自喜;有些學生是心有鴻鵠之志,卻無展翅之力——動力不足。有心學習,但稍遇困難,便消沉厭學——不耐挫折;有些學生性格內向、自卑、固執(zhí),多愁善感,渴望關心,而又回避熱情——自卑憂郁;還有寫學生是懶洋洋,松松垮垮,無所事事——懶散成癮,最后導致讀書味同嚼蠟,厭學棄學——興趣索然。
心理學家馬爾慈說,人的潛意識就是一部“服務機制”——一個有目標的電腦系統(tǒng)。而人的自我意象,就有如電腦程序,直接影響這一機制動作的結果。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個失敗的人,你就會不斷地在自己內心那“熒光幕”上看到一個垂頭喪氣、難當大任的自我,聽到“我是沒出息、沒有長進”之類負面的訊息:然后感受到沮喪、自卑、無奈與無能——而你在現(xiàn)實生活中便會“注定”失敗。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個成功人士,你會不斷地在你內心的“熒光幕”見到一個趾高氣揚、不斷進到、敢于經(jīng)受挫折和承受強大壓力的自我;聽到“我做得很好,而我以后還會做得更好”類的鼓舞訊息,然后感受到喜悅、自尊、快慰與卓越——而你在現(xiàn)實生活中便會“注定”成功。
由此我們看到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輔導,進行良性心理干擾,這些問題是可以得到解決的。下面我就從干預學生心理狀態(tài)方面提出解決方案。
四、 解決方案
提供心理健康咨詢。教授學生如何進行時間管理、減壓、以及其他自我心理調節(jié)方式,以此來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力求在真誠幫助下及時引導學生釋放“心理能量”。
(一) 建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
提高師生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建立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心理健康只能靠健康的心理去培育。教師首先要矯正自己在教學中的心理偏常與障礙的干擾,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客觀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悅納自己、發(fā)展自己。為了提高對學生心理健康的認識,我開設了心理輔導講座,努力幫助學生排解學習上的困難,提出了“有困難找老師”,積極開展輔導活動。同時教育學生防止心理壓力或不良的心理情緒影響自己的學習,幫助學生掌握一些自我防御的方法。
(二) 順應心理規(guī)律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
1.順應從眾心理,提出統(tǒng)一要求促使具有心理失調和厭學心理障礙的學生在群體統(tǒng)一要求的壓力下,在健康輿論的氛圍中,自覺調節(jié)和改變不良的學習行為。提出的統(tǒng)一要求須隨不同的學科特點和教學階段不同從低到高,從易到難循序前進,不能脫離學生的可接受性,要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和體驗。
2.順應個性差異,實行因材施教。在統(tǒng)一要求中必須細心地注意個性的差異、心理發(fā)育的跨度、接受能力的強弱,做好個別工作。要放下先生的架子,尊重親近體諒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尋找一切機會和方式方法,順應學生個性心理特點,努力使他們真正學會學懂。具體操作中最需要的是不怕反復、持之以恒、讓多次的學會學懂積累鞏固成可觀的進步,讓學生嘗到“我也行”的成功的喜悅來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消除學習心理上的障礙。
3.順應好動心理,激活成功心態(tài)。通過開展多項活動,給學生提供表現(xiàn)自己才能與愛好的機會,可以在心理上對學生在學習上的失落給予一種補償性的滿足與平衡,激活他們想在學習上取得成功的躍躍欲試的心態(tài)及其連鎖反應。在具體操作中要有針對性地從不同角度運用被激活的成功心態(tài)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輔之學習上的個別輔導幫助使之獲得進步的體驗,逐步消除學習上的障礙。
4.順應期望心理,讓每個學生都能從老師那里得到應有的期望,讓每個學生公平地積極參加每個教學活動并能充分地表現(xiàn)自己,促使學生的學習行為朝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具體操作中要找準起點,師生情感相融,才能使學生順著老師期望控掘自己的潛能、配合老師期望揚長避短作出努力、達到期望的要求與目的,矯正不健康的學習心理。
(三)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輔導
對學習心理偏常、失調或已成為障礙的學生必須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輔導,而且方法需因人因時因地因事而異。
1.激勵方法。心理學家的實驗表明,一個人在一般情況下只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充分激勵后可發(fā)揮到80%—90%。我們在心理輔導時就采用此法使學生對自己有一定的信心和追求。在操作中有目標激勵、情感激勵、榜樣激勵和教師行為激勵。從近期開始一步步向中期遠期前進。起點低易做到,以情感溝通鼓勵作為手段,以情感化。
2.認知改變方法。通過輔導者正確灌輸、耐心引導來幫助他們提高認知水平,改變原有的片面幼稚甚至錯誤的看法,通過理性的思考進行反思來改變原先的情感與行為,矯正學習心理的偏常,消除障礙。
3.行為改變方法。人們的行為是通過后天學習獲得的,不良行為是在不利的環(huán)境條件下不適當?shù)膶W習結果。如果改變不良環(huán)境條件,采取一些強化訓練的治療措施,可以矯正人的不良或不正常的行為,達到適應環(huán)境的目的。在具體操作中要注意迎合學生的兩個心理期待的需要。一是情感期待。老師如能對他們多尊重關心理解體諒些、他們情感上的期待就會得到滿足。心靈就易溝通。二是評價期待。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學習上不如其他同學,老師不能一葉遮目否定其其它方而的優(yōu)點與特長,要有一個合乎實際的正確評價,才能對促使學生的心理健康起積極的作用。否則只能起負作用,要想改變不良的行為矯正心理問題也只能成空想。我們采用的行為改變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強化:利用積極或消極的強化方法,培育良好行為消除不良行為。積極放強化是正強化,學生總是求上進的、發(fā)現(xiàn)學習心理有障礙的學生稍有一點進步,就加以適當?shù)墓膭詈唾澝?,來肯定鞏固他們取得的一點進步。運用批評懲罰的負強化是消極的強化,要考慮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與人為善,注意弄清事實不說過頭話。
②暗示:是指在無對抗態(tài)度條件下,用含蓄間接或不明顯的方式向學生發(fā)出某種信息。學生感知信息后順從地產生心理和行為的附和,產生與暗示者期望相一致的結果。暗示的方式較多效果也很好.在課堂教學與作業(yè)過程中都可以用暗示的方法使學生的心理或行為得到調整。
③榜樣示范:是由輔導教師示范正確行為或取同學正確的行為作榜樣,以供需矯正心理障礙的學生模仿學習。對于有波動、依賴、厭學等障礙的學生來說,自我調控能力不強,情緒不夠穩(wěn)定,需有正確的示范作為參照成為穩(wěn)定情緒的向導,促使其改變不良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④自信的訓練:通過幫助學生不斷增強學習信心,以此達到矯正學習不良行為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首先幫學生找出學習上的不良行為。第二讓他自塑應有的學習正確行為、定個參照榜樣。第三訂出近期努力計劃,用新的學習態(tài)度與方法去實施。第四每天自我評估、每周找談話聽匯報再建新的行為目標,循序漸進。
學習就象登山,有時,使你疲憊不堪的,并不是前面起伏的群山,而是你鞋子里的一顆小小的沙粒。以上種種學習障礙,就象一顆顆沙粒,來源于心理的沙灘。將給我們攀登學業(yè)的高峰的帶來阻力和困難。但也并不可怕,既是障礙,就得排除?!懊哉咦悦?,不迷何悟”。要深信你有讓自己患上“障礙”的頭腦,你就有蛻變“障礙”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