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天士力醫(yī)藥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2)
筆者就目前常見的4對易混中藥從來源、性狀及功效等方面進行了鑒別,報道如下。
1.1 來源 五加皮為五加科細柱五加的干燥根皮;香加皮為蘿摩科杠柳的干燥根皮。
1.2 性狀 五加皮呈不規(guī)則卷筒狀,外表面灰褐色,有縱皺紋及橫向圓形皮孔,內表面鮮活為黃白色,質輕而脆,易折斷,斷面灰白色,氣微香,味微辣而苦;香加皮呈卷筒狀、槽狀或不規(guī)則片狀,外表黃棕色,栓皮易成片狀脫落,內表面淡紅棕色或黃白色,有細縱紋,質地疏松而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不整齊,有濃厚的香氣,味苦,稍有麻舌感。
1.3 功效 五加皮性溫、味辛、苦,具有祛風濕,壯筋骨,活血去瘀功效;香加皮性溫、味辛、苦,有毒,具有明顯強心、利尿、消水腫作用。
2.1 來源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塊莖;水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水半夏的干燥塊莖。
2.2 性狀 半夏塊莖呈球形,有的稍偏斜,表面白色或淺黃色頂端中心有凹陷的莖痕,周圍密布棕色凹點狀根痕,下端鈍圓較光滑。質堅實,斷面潔白色,粉性;水半夏呈橢圓形、圓錐形或半圓形,表面類白色或淡黃色,不平滑,遍體隱約可見點狀根痕,上端鈍圓較光滑,質堅實,斷面潔白色,粉性。二者皆無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2.3 功效 半夏性溫、味辛,有毒,入脾,胃經(jīng),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功效;水半夏有與半夏相似的止咳、化痰作用,但止嘔作用不明顯。
3.1 來源 雞血藤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莖;大血藤為木通科落葉木質藤本植物大血藤的藤莖。
3.2 性狀 雞血藤以藤汁紅如雞血而得名,其莖呈扁圓柱形。表面灰棕色,栓皮脫落處呈紅褐色,有縱溝,橫切面可見小形的髓,偏向一側,木部淡紅色,皮部內側有樹脂狀分泌物呈紅褐色或黑棕色,與木質部相間排列呈偏心性半圓形的環(huán),質堅硬,氣微,味澀;大血藤莖呈圓柱形略彎曲,表面棕色或灰棕色,粗糙,具淺縱槽及橫裂紋,外表常呈鱗片狀剝落而現(xiàn)暗棕紅色,質堅韌,斷面皮部紅棕色,有數(shù)處向內嵌入木部,本部黃白色,導管至細孔狀,射線放射狀排列,氣微,味淡微澀。
3.3 功效 雞血藤性平、味甘、濕,具有活血補血作用;大血藤味苦,平,具有敗毒消癰,活血通絡的作用。
4.1 來源 木鱉子為葫蘆科植物木鱉子的種子;番木鱉為馬錢科植物馬錢或云南馬錢的干燥成熟種子。
4.2 性狀 木鱉子外形像鱉,表面灰褐色或灰黑色,粗糙,有凹陷的網(wǎng)狀花紋,周邊兩側均有十數(shù)個相對的鋸齒狀突起,外種皮質堅而脆,內種皮薄膜狀,表面灰綠色,絨毛樣,其內為2片大形肥厚子葉,黃白色,富油質,有特殊的油膩氣,味苦;番木鱉呈鈕扣狀圓板形,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表面密被灰棕或灰綠色絹狀茸毛,自中間向四周呈輻射狀排列,有絲樣光澤,質堅硬,平行剖面可見淡黃色白色胚乳,角質狀,子葉心形。無臭,味極苦。
4.3 功效 木鱉子,苦微甘,溫,有毒,具有消腫散結,祛毒生肌的功效;番木鱉有馬錢子之別名,苦,溫,有大毒,極少內服,具有通絡止痛,散結消腫功效。
[1]李 瓊.五加皮與香加皮的鑒別[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7,23(10):673-673.
[2]趙并雁.半夏和水半夏不能互為代用[J].中醫(yī)藥研究,2002,18(2).47.
[3]郭雪申.雞血藤與大血藤的鑒別[J].中醫(yī)藥學報,1995(3).233.
[4]肖耀軍.木鱉子與番木鱉的鑒別[J].首都醫(yī)藥,2005,12(1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