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 敏
一舉兩得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語出《三國志·魏志·臧洪傳》:“將以安社稷,一舉兩得?!?/p>
一臂之力臂:胳膊。指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表示從旁幫一點忙。語出《三國演義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誅國賊?!?/p>
七步成詩語出《世說新語文學(xué)》:“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yīng)聲便為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焙笠浴捌卟匠稍姟敝溉瞬潘济艚?。
三顧茅廬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訪聘的故事。后指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語出諸葛亮《前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p>
下筆成章章:文章。一揮動筆,就寫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寫得很快。語出《三國志·魏志·文帝紀(jì)》:“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p>
不出所料事由變化,在預(yù)料之中。形容原先預(yù)料的準(zhǔn)確。語出《三國演義第三十一回》:“豐在遇中聞主公兵敗,撫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p>
不由分說由:聽從,順便;分說:辯白,解說。不容人分辯解釋。語出《三國演義第十三回》:“李傕隨后掩殺,郭汜兵退,車駕冒險出城,不由分說,竟擁到李傕營中?!?/p>
不知所云云:說。表示不知說的是什么。指語言紊亂或空洞。語出諸葛亮《前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云?!?/p>
乘虛而入乘:趁。趁著虛弱疏漏的地方進(jìn)入。語出《魏志·袁紹傳》:“將軍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p>
五內(nèi)如焚五內(nèi):五臟;俱:都;焚:燒。五臟都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像火燒得一樣。比喻非常焦急。語出蔡琰《悲憤詩》:“奈何不顧思,見此崩五內(nèi)?!?/p>
人生如寄寄:寓居,暫住。指人的生命短促,就像暫時寄居在人世間一樣。語出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憂何為?”曹植《仙人篇》:“俯觀五岳間,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仰:依賴;息:呼吸時進(jìn)出的氣。依賴別人的呼吸來生活。比喻依賴別人,不能自主。語出《后漢書·袁紹傳》:“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鼓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
伯仲之間伯仲:兄弟長幼的順序,老大,老二。比喻人與事物不相上下,難分優(yōu)劣高低。語出曹丕《典論》:“傅說之于班固,伯仲之間耳?!?/p>
位極人臣君主時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語出《吳志·孫綝傳》:“因緣肺腑,位極人臣?!?/p>
作奸犯科奸:壞事;科:法律條文。為非作歹,觸犯法令。語出諸葛亮《前出師表》:“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p>
偃旗息鼓偃:放倒;息:停止。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隱蔽行軍,不暴露目標(biāo)?,F(xiàn)指無聲無息地停止運動。語出《三國志·蜀志·趙云傳》:“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云有伏兵,引去?!?/p>
出言不遜遜:謙讓,有禮貌。說話粗暴無禮。語出《三國志·魏書·張郃傳》:“郃快軍敗,出言不遜。”
初出茅廬原比喻新露頭腳?,F(xiàn)比喻剛離開家或?qū)W校出來工作,缺乏經(jīng)驗。語出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p>
刮目相待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或事物。語出《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p>
危在旦夕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時間短。形容危險就在眼前。語出《三國志·吳書·太史慈傳》:“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p>
危急存亡之秋危險至極的緊急關(guān)頭。語出諸葛亮《前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p>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語出《三國志·魏書·高貴鄉(xiāng)公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p>
名不虛傳虛:不真實。傳出的名聲與實際相符,不是虛假的。語出陳壽《三國志·徐邈傳》:“帝大笑,顧左右曰:‘名不虛傳。”
同符合契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語出《三國志·吳志孫傳》:“一與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p>
吳下阿蒙吳下:現(xiàn)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xué)識尚淺。語出《三國志·江表傳》:“學(xué)識英博,非復(fù)吳下阿蒙?!?/p>
敝帚千金敝:破舊;敝帚:破舊的掃帚。也作弊帚千金。一把破掃帚,看成價值千金的寶貝。比喻東西雖不好,由于是自己的,卻看得很寶貴。語出曹丕《典論·論文》:“夫人善于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里語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p>
手不釋卷釋:放開;卷:書本。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xué)。語出《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光武當(dāng)兵馬之務(wù),手不釋卷?!?/p>
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為期不遠(yuǎn);待:期待。為期不遠(yuǎn),不久就可以實現(xiàn)。語出諸葛亮《出師表》:“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p>
探囊取物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東西。比喻能夠輕而易舉地辦成某件事情。語出《三國演義》:“我向曾文云長言,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p>
旦夕之危旦夕:比喻短時間內(nèi)。危:危險。形容危險逼近。語出《三國志·蜀志·孟光傳》:“旦夕之危,倒懸之急。”
明眸善睞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靈活。語出曹植《洛神賦》:“丹唇外朗,皓齒內(nèi)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quán)。”
如魚得水好像魚得到水一樣。比喻有所憑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qū)ψ约汉芎线m的環(huán)境。語出《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p>
妄自菲薄妄:過分地;菲薄:小看,輕視。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語出諸葛亮《前出師表》:“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屈指可數(shù)形容數(shù)量很少,扳著手指頭就能數(shù)過來。語出《三國志·魏志·張合傳》:“屈指計亮糧,不至十日?!?/p>
呼風(fēng)喚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F(xiàn)比喻具有非凡的本領(lǐng)或進(jìn)行不正當(dāng)活動。語出《三國演義》第一回:“角得此書,曉夜攻習(xí),能呼風(fēng)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