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怡
李清照是我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女詞人。她的一生經(jīng)歷了國破、家亡、夫死、文物失的坎坷經(jīng)歷?!堵暵暵芬辉~是其南渡之后作品中的佼佼者。這首詞突出的音樂美,讓我們印象頗深。其音樂美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通過疊字的使用來表達音樂美。
顧炎武在其《日知錄》中曾指出說:“用迭字最難”,做到“復而不厭”、“賾而不亂”則更難。而李清照創(chuàng)造的疊字,古人有極口稱贊,說它“創(chuàng)意出奇”(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如“公孫大娘舞劍手”(張瑞義《貴耳集》)、“大珠小珠落玉盤”等。
詞開頭接連使用十四字組成七組重疊:“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女詞人在極其有限的文字里,抒寫了極其豐富的思想感情。
第一,“尋尋覓覓”,是愁婦內(nèi)心空虛試圖尋覓精神慰籍的表現(xiàn)。她所尋覓的,可能是她前期幸福美滿的生活,也可能是丈夫當日脈脈的溫情,或許也是心愛的文物書畫……總之,“尋尋覓覓”二字的重疊,已將國破家亡雙重打擊的巨痛和難以忍受的哀愁形象地表露出來了。
第二,“尋尋覓覓”的結果卻是“冷冷清清”的景象,似乎什么都不存在,一切都已消失。由外及內(nèi),仿佛內(nèi)心也倍覺冷冷清清,渾身頓增難以排遣的凄涼和痛楚。
第三,女主人公的心緒順勢推進到“凄凄慘慘戚戚”上。凄、慘、戚三字本是含義比較接近的,但重疊在一句之內(nèi),則極盡強調(diào)、渲染之能事,環(huán)境的凄冷清寂,內(nèi)心的悲戚慘痛,種種心緒感受一瀉如注。
這七組疊詞,構成心理描寫的絕唱,層層加濃渲染了愁婦的心理發(fā)展過程。并且這七組疊詞還具有聲律音韻美,更加強了情感的渲染與烘托。這七組詞是仄音入韻,且兩字一停頓,一個節(jié)拍,音量先重后輕。這十四字中,除“覓覓”、“冷冷”四字外,其余十字均為齒音,齒音氣短音低,有急促、凄切的情趣,讀起來給人以深沉、如泣如訴、如傾如注、似長吁短嘆之感,宛如一首哀怨悲戚的樂曲,音樂美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
二.通過舌、齒聲和四、六字句為主的句式來傳達音樂美。
整首詞共九十七字,其中用舌聲的共十五字,為:淡、敵他、地、堆、獨、得、桐、到、點點滴滴、第、得。
使用齒聲的共四十二字,為:尋尋、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時、最、將、息、三、盞、酒、怎、正、傷心、是、時、相識、積、憔悴損、誰、守、窗、自、怎生、細、這次、怎、愁字。
舌齒聲字共五十七字,占本詞半數(shù)以上。舌齒兩聲交錯使用,猶如嚙齒叮嚀的口吻,更能表現(xiàn)出女詞人內(nèi)心憂怨惆悵的情緒。讀起來明白,聽起來也有明顯的聲調(diào)美,充分表現(xiàn)出詩詞的音樂感。
此外,本詞以四、六字句為主,有的句子加上了襯字,全詞的襯字有:怎、也、正、損、到、這。因此,在朗讀時,襯字獨自作為一個節(jié)拍,其他詞句均以兩字為一節(jié)拍,音量基本上是前重后輕。這樣的句式、音節(jié)、音量及襯字的安排使用,準確地傳遞了詞句的停頓及音樂美,抑揚頓挫,更切合表達凄苦激切的感情。
參考材料:
1.《李清照詞鑒賞》,齊魯書社。
2.《李清照研究論文集》,中華書局。
3.《李清照詞淺論》,楊敏如,《北京師范大學學報》。
4.《文藻辭采訴衷情——談李清照詞的語言特色》,熊大權,《江西大學學報》。
陳怡,天津市第二十四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