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4月14日文章,原題:中國應當把戰(zhàn)略重點轉移到亞洲 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說,中國的戰(zhàn)略重點應當在亞洲。中國是亞洲國家,亞洲是中國的大后院。中國的崛起應當首先在亞洲。如果中國要成為世界大國,在世界事務上扮演一個大國應當扮演的角色,那么就首先不僅僅要成為亞洲大國,而且有實實在在的能力來處理亞洲問題。
在很多年里,中國的外交重點有二,一是大國外交,二是資源外交。大國外交比較清楚,就是中國和大國的關系,主要是中美關系。大國外交很重要,因為它是整個國際秩序的構架。中國要成為當今國際秩序的一個重要支柱,就必須參與大國外交并且成為重要一員。
其次在資源外交方面,主要是與非洲和拉美的關系。這些年來,中國的“走出去”戰(zhàn)略在發(fā)展中國家主要是這兩個區(qū)域。中國在這些區(qū)域有大量投資。同時,中國高層也頻繁訪問這里。給西方的感覺是,中國的確崛起了,影響力已經達到世界各個角落。但對很多亞洲國家來說,則是一種舍近求遠的感覺。盡管中國是亞洲國家,并且是最重要的國家,但這些國家并沒有感覺到中國對它們有足夠的關注和幫助。
客觀而論,不能說中國忽視亞洲。在中國的外交概念中,周邊外交有特殊意義,而周邊外交實際上就是亞洲外交。在這方面,中國提出睦鄰、安鄰和富鄰的政策。實際的行動也不少,例如中國和東盟已經達成自由貿易區(qū),中國在上海合作組織和六方會談等多邊組織中起著最關鍵的作用。在所有這些方面,中國都取得很多成果。
但從中國是亞洲最主要大國的角度,這些成果并不能說是顯著。實際上,中國在亞洲正在面臨越來越多、越來越棘手的問題??梢哉f,當今世界上大多熱點問題都發(fā)生在中國周邊,其中很多和中國直接相關。周邊這些地方和問題,都可以轉化成為重大危機,稍不注意,就會隨時爆發(fā)出來。
很長時間以來,因為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大國外交,中國的外交思維過于美國化,重大國,而忽視小國。中國的戰(zhàn)略和外交必須考慮到中國周邊的特殊環(huán)境。美國的外交和戰(zhàn)略危機全都來自小國,在亞洲、中東和拉美都是如此??紤]到周邊特殊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中國的危機更容易來自小國。大國關系很重要,也不會被人忽視。但與小國的關系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忽視。
現(xiàn)在中國的實力還沒有容許中國的影響力到達世界各地,但中國似乎已經成了西方富國的“救星”。這種過分卷入已使中國力不從心。中心問題是,中國要成為國際秩序構架的亞洲支柱,就必須把戰(zhàn)略重點放在亞洲。一旦亞洲發(fā)生重大危機或者中國和亞洲的關系出現(xiàn)重大危機,那么就會導致中國國際秩序的解體。根基不穩(wěn),哪能談崛起?!ㄗ髡咝录悠聡⒋髮W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