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澤
一、去角
有角羊不僅在抵架時容易發(fā)生創(chuàng)傷。如果管理不當,個別性情暴戾的公羊還會頂傷飼養(yǎng)人員。因此。奶山羊留角有害無利。羔羊應在出生后7-15日內去角。去角時先將角蕾附近的毛剪掉,并在角蕾周圍涂上一圈凡士林,以防損傷更多的皮膚。將棒狀苛性鈉(燒堿)一頭纏上厚紙,另一頭在羊的兩個角蕾基部輪流摩擦。開始可以摩擦重一些,以后逐漸減輕,直到角蕾被揭掉、基部出現(xiàn)青白色(頭蓋骨顏色)為止。要防止摩擦過度,以免損傷頭蓋骨,摩擦面積也不要過小,以免長出片狀短角。去角面積視角蕾的大小而定,一般應稍大于角蕾基部的面積。去角后。擦凈臟物和藥水,在傷面上撒一些止血的消炎粉,以防出血。同時,還要將羔羊后肢綁住(松緊度以能站立和行走為宜),防止羔羊用后肢弄破傷口,引起出血。靠母羊吃奶的羔羊去角后,半天內不要讓其自己接近母羊。需要吃奶時,飼養(yǎng)人員可拉著讓它吃,以免堿液損傷母羊的乳房。
二、去勢
對于不作種用的公羔都應及時去勢,以防亂交亂配。去勢后的奶山羊公羊性情溫順。易于管理,育肥快,飼料報酬提高,且肉的膻味小,肉質細嫩。公羔去勢一般在2~4周齡進行。
1,手術法即使用閹割刀切開陰囊皮膚及縱隔,摘除兩只睪丸的方法。手術應在晴天進行,以利傷口愈合。手術時需兩人配合操作。保定者用手提起羔羊兩后肢。用雙腿夾住羔羊前身。術者將陰囊外部用5%碘酒消毒后,左手握住陰囊上方,固定睪丸,右手持消毒過的閹割刀。在陰囊底部做一個兩厘米左右與縱隔平行的切口,擠出睪丸。刮斷精索:然后切開睪丸縱隔。摘除另一只睪丸:最后在陰囊內撒20萬~30萬單位青霉素,將陰囊切口對齊并用碘酒消毒即可。去勢后每隔2~3小時驅趕羊只一次,讓其活動。保持羊舍干燥衛(wèi)生,防止羊只臥伏在骯臟處感染傷口。術后陰囊如果腫脹,要用力擠出血水,再涂上碘酒或消炎粉。
2,橡皮筋法橡皮筋法即小羔羊去勢的簡便方法。用強力橡皮筋,也可用自行車內胎剪成2-3毫米寬的膠圈,緊緊勒住陰囊的上方,使得睪丸和陰囊的血液循環(huán)受阻。約經14天,陰囊和睪丸萎縮后脫落。結扎的第1~2天羔羊會出現(xiàn)疼痛不安甚至拒食的癥狀,以后會逐漸適應。
三、修蹄
羊蹄長期不修不僅影響羊的行走,而且會引起蹄病,嚴重時會造成羊只行走異常、采食困難、產奶量下降。修蹄一般應在雨后進行。這時蹄質變軟。容易修理。修蹄時一般先從左肢開始。修后蹄時,修理人員用兩個大腿夾住羊腿的飛節(jié)部分。修右前蹄時。修蹄人員用右腿扛羊。修蹄時,一次不可削得太多,一般修到能看到淡紅色的微血管時為止,再削就會出血。若有輕微出血可涂以碘酊。若出血較多,可將烙鐵燒紅猛烙出血部位。用烙鐵止血時動作要快,不然就會燙傷羊蹄。修理好的羊蹄。底部要求平整,形狀要求方圓。已經變了形的蹄子,需要經過幾次修理才能矯正。放牧的奶山羊走路多,蹄磨損重。影響生長,因而必須經常修蹄,舍飼羊走路少。蹄磨損輕,可1~2個月修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