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詩夢
一
已經(jīng)是晚上十點半了,小成還在為一道幾何題而苦苦思索。忽然,桌上的電話驟然響起,這是今天晚上小成所接的第15個電話了?!罢鏌┤耍 毙〕蓺饧睌牡刈テ鹆穗娫挘骸澳愕降子惺裁词掳??煩不煩啊你!”電話里沉默了一會,才響起了一個似乎討好的聲音:“陳局長,您別生氣,別氣壞了身子!要不,那橋的事情咱們下次再談談,下次我再給你帶些蜂皇漿來,頂好的,您上次最喜歡的那種?!?/p>
小成正要開口,只聽“啪”的一聲,對方好似抓住了老鼠尾巴的貓一般,利索地掛斷了電話。小成愁眉苦臉地嘆了一口氣,放下了電話。
二
事情是從三天前開始的。
一個月前,小成和父母搬了新家,住到了這個小區(qū)。要高考了,于是搬得離學校近些。這幾天,父母都剛好出差,只留了小成一人在家。小成以為,總算可以有幾天輕松了,哪知父母一走,便被這催命鬼似的電話弄得神經(jīng)緊張,可不是,才過了一個晚上,電話已經(jīng)響了十幾次。里面的人每次都叫自己陳局長,嘿,我要真是局長就好了!小成搖了搖頭,嘆了口氣,作業(yè)也沒心思做了。
于是,他一推作業(yè)本,打開了電腦。
小成利索地打開了郵箱,正想給同學發(fā)一封訴苦信,突然一封郵件闖進眼簾——“某某大橋招標”,咦,那不是這幾天電話里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名詞,弄得自己耳朵生繭的那個?本以為是別人的惡作劇……
小成突然有點緊張,他想到了以前看過的新聞,那個“陳局長”難道也……
這天晚上,小成睡得極不安穩(wěn)。
三
第二天,小成是被敲門聲吵醒的。他頂著一頭雞窩,掛著兩個熊貓眼,去開了門。
來人是隔壁的陳叔叔,是個警察,和小成的關系“鐵”得很,哥倆似的。
陳叔叔被嚇了一跳:“呵!你這什么造型?去參加非主流選美大賽?”邊說邊提著一袋吃的走了進來。
小成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叔叔,你怎么來了?”
“還不是你爸媽擔心你,讓我來看看你這兒有沒有失火,有沒有發(fā)生水災?”陳叔叔開玩笑地說。
“我媽老是瞎操心……”小成嘀咕了幾句,突然想起什么:“叔叔,我得跟你說件事兒!”
“什么事這么著急?民以食為天,來,先吃了天再說!”陳叔叔毫不在意,自顧自地吃起他剛帶來的東西?!靶』镒佑邢矚g的人啦?”
“哎呀,不是!你想到哪兒去了啊?”小成拉開了陳叔叔,開始講述這幾天發(fā)生的事情。
“叔叔,這幾天……”
四
陳叔叔的表情隨著小成的講述漸漸凝重了起來,“真有此事?”
“當真!”小成把頭點得雞啄米似的。
“確定?”陳叔叔似乎不大相信。
小成伸出食指指指天:“確定,一定以及肯定!叔叔,你說說該怎么辦啊?”
“怎么辦?揭發(fā)!檢舉!這種,就是有這樣的大蛀蟲,祖國的大梁才會被蛀空!”陳叔叔重重地一拍桌子,起身向門口走去。
“叔叔?”小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哦!小成,你在家呆著……對了,把這幾天打來的電話號碼抄給我!”
“好!”小成手腳麻利地在紙上寫了下來,遞給了陳叔叔,“叔叔走好!”
“嗯!”
五
接下來的幾天,小成腦子里滿是電話的事情,弄得他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過了幾天,陳叔叔來他家錄了音,然后又走了。其間小成和他連一句話都沒說上,小成覺得,陳叔叔的臉瘦了一圈。
父母也出差回來了,電話鈴幾乎再也沒想起來過,即使偶爾響幾聲,也和“陳局長”無關。
事情似乎就這么結束了。
“小成!小成你快過來!”
一個身影帶了陣風,呼嘯著闖了進來,正是小成許久不見的陳叔叔。
“叔叔,你怎么來了?”
“小成,抓住了!快下樓來!”陳叔叔一臉興奮,帶著還沒明白過來的小成就往樓下跑,小成只好跟在后面跌跌撞撞地跑。
小成被陳叔叔塞上了車。很快,車子停在警局門口。
陳叔叔拉著小成進了警局。
拐了幾個彎,小成被帶到幾個人面前。
陳叔叔嚴厲地對著一個人說:“張某,往這兒看!”
小成剛被拉得七葷八素,還沒完全明白過來,定睛一看前面的那個人,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認識。
“這就是你口中的陳局長,不認識啦?”
“??!”小成和張某同時驚呼。
“我說呢,以往陳局長不會那么多次掛我電話……”張某低著頭,自言自語。
“他原來就是電話里的人?”小成問道。
陳叔叔開口說:“嗯,想知道事情怎么回事嗎?”陳叔叔停頓了一會,“陳局長給了他一個電話號碼,他不小心抄錯了,而抄錯的號碼是……”
“正好是我家的?”小成急不可待地問,陳叔叔肯定地點了點頭。
“瞎貓碰到死耗子……原來我當了回瞎貓!”小成苦笑著自言自語。
“不!”陳叔叔堅定地說,“小成,這不完全是湊巧,那些貪官污吏,是絕對藏不住他們的尾巴的!”
小成愣了愣,目光下意識地投向了桌上的電話,他突然覺得,這長長的電話線,為什么和老鼠的尾巴那么像呢?
(指導老師 孫玲玲)
評委點評
常言道:“反彈琵琶出新調(diào)”,此文根據(jù)材料給出的空白提示,用小小說的形式,抨擊社會上行賄受賄不良風氣的主題。顯然,這里的“貓”是有象征意義的,它象征著那些貪官污吏。結尾把電話線比作老鼠尾巴,實在巧妙之極,令人拍案叫絕!
文章構思奇特,情節(jié)曲折,可讀性強,頗有《故事會》的風采,這些都是本文最大的亮點。
(寧波華茂外國語學校丁旭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