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翠英
隨著肉兔生產的迅速發(fā)展,以兔肉為主要原料的兔肉香腸已開始投放市場,其色澤淡紅,香甜可口,深受消費者歡迎?,F將其制作方法介紹如下:
1. 配方 新鮮兔肉100千克,白精鹽2.5千克,上等醬油0.25千克,白糖3.5千克,白酒0.3千克,硝酸鹽20克。選用26~28毫米寬度的干制豬腸衣,使用前先用溫水浸泡,回軟后瀝干再用。
2. 加工方法
①將選好的原料肉剔骨后切成1立方厘米的小肉塊,再用占肉重3%~5%的食鹽攪拌,使兔肉中的殘血滲透出來。因肉中殘留血液,不僅會使肉餡腐敗變質,而且由血液產生的不良氣味,往往會影響成品質量。食鹽能使蛋白質收縮,擠掉血液和一部分容易腐敗的體液,可延長成品的保存期。
②制餡時可先將處理好的兔肉放入攪拌機,另將配料用少量溫水(45~50℃)溶化后加入攪拌,溫水用量為原料肉的4%~5%,充分拌勻后靜置30分鐘,即可灌腸。
③將腸衣套在灌腸機的漏斗上,使肉餡慢慢灌入腸衣內,待腸衣全部灌滿后,每隔15~20厘米用細繩結扎,最后用百支針在每節(jié)上穿刺若干小孔,以便烘腸時使水分和空氣外泄。
④灌制好的濕腸放入40℃的溫水中漂洗1次,除去腸衣表面附著的浮油、鹽汁及其他污物,然后掛在竹竿上瀝干。
⑤經漂洗瀝干后的濕腸可在日光下暴曬2~3天。如果采用烘房烘腸,溫度應控制在45~50℃,烘3小時后,上下調掛1次,再升溫至50~55℃,24~48小時后,腸身干燥,腸衣透明起皺,色澤紅潤,即為烘制完成。烘好后的香腸應晾掛在通風干燥處慢慢冷卻,經10~30天,即可成熟。
⑥成熟后的香腸,一般在10℃以下的條件下可儲存1~3個月;用木箱或塑料袋包裝,在8℃的冷庫內可保存1年以上。
(作者聯系地址:江蘇省濱海市睦鄰里23號 郵編:22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