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心動 行動 涌動

2009-04-27 10:03:40楊秀華
學理論·下 2009年2期

楊秀華

摘要:本文從“每日練筆”的實踐出發(fā)進行理性思考,探究如何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寫作,自然地表達出自己在生活中真實的感受。引導學生投入地觀察、積極地構思、不斷地創(chuàng)新。激勵學生找回童心童趣,強調(diào)保護好學生的童心,讓他們敢說真話,說好真話,并且在講真話中享受寫作的樂趣,減輕寫作負擔。

關鍵詞:每日練筆;體驗真情;享受樂趣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2589(2009)4—126—04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觀察、思考、表現(xiàn)、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我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用他們自己的語言寫作,本色、自然的表達出自己在生活中真實的感受??梢钥闯?,真實是首要地,也是最寶貴的。作為學生的寫作啟蒙者——小學語文教師怎樣保護童心,讓學生們敢說真話,說好真話,并且在講真話中享受寫作的樂趣,是教師最值得思考和應做的事。

本文意在通過“每日練筆”引發(fā)的思考,進一步探究如何讓學生做作文時享受樂趣,讓童心輕盈地飛翔。

一、緣由:幾句童言引發(fā)的沉思

新接了三年級的語文教學任務,我研讀了三年級起步作文的教學建議是,“初步培養(yǎng)觀察事物的興趣,初步學會有順序地比較細致地觀察圖畫和事物,能寫出語句比較通順連貫的一段話”。因此,我在平時教學中經(jīng)常讓學生多寫日記。但是效果如何呢?下面是我在課間有意無意之間聽到的一些童言:“今天又是日記一則,300字左右。我聽到這個回家作業(yè),心都碎了,天天寫,有什么好寫的呢?真把我逼死了?!薄敖裉炖蠋煴頁P小麗的日記寫得好,其實我在作文選上早就見過面了。哈哈,抄作文真管用。”“哎,星期天真討厭,上午學奧數(shù),下午學寫作,我什么時候才有自由呢?”……

這些童言反映了學生對寫作文缺少興趣,對作文缺少撲面而來的新鮮感。有意義的太多,有意思的不多;抒假情的太多,抒真情的不多。癥結何在?我認為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把“八股”當寶

學生上述的這番童言使我無地自容,它迫使我反觀自身。我認識到這些年的作文教學原本是一次教學生造假的苦難之旅。在自我評價中,我還算是對作文教學比較有經(jīng)驗的老師。現(xiàn)在想來,所謂的比較有經(jīng)驗,就是比其他老師多了一些怎么樣授予學生作文的程式和腔調(diào)罷了,簡言之,就是千方百計把八股經(jīng)傳授給學生而已。

(二)家長有“參考”撐腰

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家長的作用很重要。老師要求學生每天寫日記,學生老是抱怨“沒東西可寫”。家長們不是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材料,而是買來一大堆作文選,讓學生在作文選中找題材。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學生學習壓力的加重,家長和學生之間很寬松的交流機會越來越少。

(三)學生的“體驗”缺少

由于學生缺少生活的體驗,寫作題材單一,語言枯燥。為了應付沉重的課業(yè)負擔,他們囚于一室,對外界的變化不聞不問。本應善感的心變得木然,本應多彩的生活變得單調(diào)枯燥。所以當他們拿起筆的時候總是感嘆,寫什么好呢。久而久之,心靈的觸角不再敏感,心靈的空間日趨狹窄,對于作文日益恐懼。作文成了師生懼怕的對象。

“生本教育”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郭思樂教授說過:作文乃是人的內(nèi)心活動的一種表述。但長期以來,作文就被認為是外加之物,人們總是把作文當作學問來教。事實上,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最需要表達的,又最能表達的地方開始,形成自己的(書面或口頭)語言表述的內(nèi)核,并從這一內(nèi)核出發(fā),發(fā)展自己語言的方式。它本身就是具有活力的具有效率和具有享受性。一旦感受到了它,學生的學習就完全改觀,就會形成積極的、自由的,甚至渴望的作文心態(tài)。由此,我改放學后的每日日記為課堂上的每日練筆。把學生在家里苦思冥想的日記時間減省到每天10分鐘。其中的8分鐘寫一段話,2分鐘收尾修改。當天寫,當天批,當天講評,當天訂正。堅持了一段時間后效果很好?!懊咳站毠P”帶給我和學生許多快樂和收獲。

二、實踐:“每日練筆”,體驗與夢想共存

與課堂作文、命題作文相比,“每日練筆”更具活力。這樣的活力是怎么產(chǎn)生的?我想,這與我們的實踐操作的方式是密不可分的。

(一)真情體驗,閃現(xiàn)令人心動的瞬間

1.體驗生活,與生活密切相關

“寫作是為了生活”(葉圣陶語),一旦練筆和生活相融起來,學生就會感到它的意義和作用,增強興趣和動機。有學生是這樣記錄他的媽媽:星期六,我在背第12課,可是我怎么也背不出來。媽媽聽得不耐煩了,把我罵了一頓。爸爸過來安慰我說:“男子漢堅強一點?!庇谑俏胰套×丝蓿豢跉獍颜n文全背出來了。媽媽聽了又說我棒。哎,我的媽媽真是說變臉就變臉的人。

這篇練筆引起了學生廣泛的共鳴。之后,我班學生關于父母的描寫又有了新的寫法:《我家的“火山”》。我家有兩座“活火山”,一座是爸爸,一座是媽媽。爸爸火山可惹不起,我這次考試得了個合格,爸爸氣得暴跳如雷——火山爆發(fā)了。媽媽火山也碰不得,只要我的作文寫得不好,媽媽火山也可能隨時噴發(fā)。我有個愿望,希望我家沒有火山,只有溫泉。

2.體驗情感,塑造個性化的角色

十九世紀意大利著名演員薩爾維尼,主張演員在表演時應生活于角色的生活之中,每次演出都要感受角色的感情。二十世紀初期,蘇聯(lián)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推崇其表演主張,強調(diào)表演藝術必須以內(nèi)部體驗(感受同角色相類似的情景)為基礎,將內(nèi)部體驗過程視為演員創(chuàng)作的步驟。這就是著名的“體驗藝術學派”表演理論。這不正和作文教學體驗性原則相通嗎?例如,寫想象類的作文,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想象雷同、不合情理的毛病。但如果讓學生進入想象中的角色,效果就截然不同。

學習完《燕子專列》之后,我請學生扮演被救的燕子跟貝蒂說些什么。學生想象了當時燕子的動作,當時的心里想法,有的還忍不住要為貝蒂跳舞。學生的想象力被極大地激發(fā)出來了,課后的小練筆也成了一次創(chuàng)造之旅。

3.體驗精蘊,學會精細的觀察和準確的表達

“接觸了生活并不—定認識生活,有了豐富的生活材料,而且了解其‘精蘊,才能成為寫作的材料?!?“精蘊”即事理的深奧處細密處,這是小學生在觀察生活時很難認識到的,但如果給學生—個親身體驗、有一定時間和空間的觀察點,必能激發(fā)觀察意向,揣摩觀察方法,獲取深刻而細致的“觀感”。

我?guī)W生去公園 “旅行”。他們躺在草地上,閉上眼睛感受陽光灑在身上的感覺,微風吹拂在臉上的感覺,他們聆聽小鳥的叫聲,小溪的流水聲,睜開眼睛,看到陽光照耀在草地上,蝴蝶在自己的身邊翩翩起舞,一只只白鴿在天空中展翅飛翔,天那么藍,水那么綠,陽光照射在樹木上好像滿樹都有火花在閃爍。孩子們陶醉在大自然中,被奇妙的景色深深吸引。在學生的練筆中寫到“我想和小鳥一起飛……”“我想抱一抱太陽……” “今天的太陽有點特別,像媽媽的手撫摸我時的感覺,又像我家的小狗用舌頭舔我臉的感覺,……”“原來太陽也是有味道的,閉上眼睛聞一聞,有點牛奶的味道,舔一舔,像棉花糖……” “旅行”沒有教給孩子語文學習的任何技巧,但是它在孩子的精神家園中種植了靈性的種子。

(二) 豐富的想象進入真情涌動的空間

課標指出,習作“能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出來”, 到高年級“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在日常的練筆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寫出由熟悉的人、事、景、物引起的想象,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我的做法是:

1.積累表象,豐富想象

眼觀:引導學生多看身邊的人和事、大自然的景和物、商店里擺賣的新產(chǎn)品、市場上的新景象以及有益的課外書報雜志、圖片、電影、電視、錄像等。

耳聆:引導學生多聽廣播新聞、故事、音樂、長輩的教導和同輩的敘談。

手做:引導學生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集體的勞動和社會公益活動,參加學校組織的文體活動和野炊活動,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類興趣小組活動……

嘴問:引導學生每當遇到看不懂的東西、聽不明的問題或不會做的事情要多問。

老師能有目的、有計劃,靈活多樣地引導學生堅持多看、多聽、多問……學生就會獲得大量的表象,思維也就活躍起來了,并且能不斷地展開想象。

2.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思維

為激發(fā)學生想象的興趣,我們還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實物情景、圖畫情景、音樂情景、表演情景、語言描述情景等來激發(fā)學生想象興趣,引導他們進入廣闊的空間,張開想象的翅膀。例如:引導學生寫玩具時,首先創(chuàng)設好事物情景,讓同學們自帶一個玩具,讓學生通過介紹自己的玩具來激發(fā)學生觀察的興趣,在介紹的過程中學生才能明確觀察的重點,觸發(fā)想象,如有的同學觀察到小狗熊的鈴鐺發(fā)出響聲時,就引導學生想象這鈴鐺是怎么來的,那清脆的響聲像什么……同時,也可以創(chuàng)設表演情景中的角色,在興趣中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性想象。

3.加強訓練,培養(yǎng)思維

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想象能力,教學中,必須通過各種有效途徑來加強訓練。通過科技教育活動引導想象。如組織學生開展科技活動和召開以科學為內(nèi)容的主題會,引導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已掌握的科學知識,想象科學創(chuàng)造的未來世界是怎樣的,想象自己如何運用先進科學技術改造世界。通過校內(nèi)外活動培養(yǎng)想象。如帶學生去春游,當?shù)巧仙巾斕魍錆M生機的田野和美麗如畫的城市時,引導學生想象祖國明天更美好的遠景。結合事物特征啟發(fā)想象。如引導學生由一個簡單的圓形聯(lián)想到具有圓形特征的物品,如:太陽、車輪、蘋果、籃球、獎牌……教師如果能注意結合身邊的事物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想象力就得到豐富。利用語文教材的潛在因素訓練想象。教師引導學生從課文的用詞、內(nèi)容、結構、順序、插圖等,通過續(xù)寫、故事延續(xù)、描繪詞語、古詩改寫、插圖寫意、復述表演等方法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如教學古詩《贈汪倫》時,在學生理解詩句含義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思考,展開想象:圖中李白、汪倫雙手抱拳作揖為什么?他們在說些什么?然后讓學生練習寫一篇短文《送別》。

三、成效:“每日練筆”,精彩每一天

(一)練著練著,學生進步了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同學們的語句普遍通順了,語言豐富了,標點符號的正確運用和減少錯別字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突破。特別是寫作的速度提高了不少。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練習,10分鐘內(nèi)學生從原來寫三四十個字提高到了百字以上。有個學生在全班寫話成績是全班最差的——錯字連篇,辭不達意,提到寫作文就是一臉的愁容。而后的一個學期之后,每天他都會主動準備練筆,一天不寫,他還會問老師什么時候?qū)懩亍?/p>

這是他的第一次練筆——昨天,我和媽媽去了夜tān(攤)買東西。我來到了攤上的東西真多,有書、有打火機、有表,有l(wèi)ínɡdānɡ(鈴鐺)等等東西。結果我們選來選去還是不知道買什么東西。最后我們還是回家去了。在堅持練筆一個學期下來,他的其中一個片段是這樣寫的:金秋,桂花撲鼻的芳香,跑進我們的教室。那一陣陣的芳香讓人覺得教室周圍全是綠色的海洋?!昂I稀睕]有人,只有花兒開了?!昂@恕狈碇蛭覇柡?。它那“嘩嘩”的聲音真好聽!類似這樣的學生在我的班里為數(shù)不少。

(二)練著練著,語言有“味”了

學生每日“練筆”,我自然每日要批。批“每日練筆”常常能分享到學生的樂趣。批到稚趣處,教師每每會忍俊不禁;讀到精彩處,教師往往會拍案叫絕?!岸A懔恪毕抡n了?!笆Y佳錦!”陳佳鵬狂叫一聲,我們嚇了一大跳,正在寫作業(yè)的俞玲鑫嚇得連鉛筆也“喀嚓”一聲斷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剛才蔣佳錦把陳佳鵬的手表弄斷了,現(xiàn)在陳佳鵬的手表吊著一個腳像斗敗了的公雞似的躺在桌上,這能不叫陳佳鵬生氣嗎?

那些平時不怎么能說會寫的同學,練著練著突然之間語言也有“味”了。看到下面這段話時,我怎么也不相信是學生自己寫的,以至一連追問了他三次,等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后我在班里讀給全體學生聽:星期天,我在公園里玩,我看見天上的白云像一只只可愛的兔子,大樹的落葉像一只只飛舞的黃蝶,小草也變黃了。我在草地上玩耍,跑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著天上頑皮的白云,心情很高興!短短的兩句話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我在班里大加贊賞。

(三)練著練著,興趣高漲了

“每日練筆”活動獲得大部分學生的肯定,對習作充滿了興趣。包括習作困難生,他們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fā)。有個學生第一次寫幫爸爸洗車是這樣寫的:我看到爸爸在洗車,于是就決定幫爸爸洗車。爸爸說好的。我拿過水龍,可是水卻不聽我的話。爸爸就拿過水管,自己洗,不一會兒,車就洗好了。經(jīng)過輔導,他第二次是這樣寫的:我看到爸爸在洗車,于是就決定幫爸爸洗車。爸爸說好的。我拿過水龍,可是水卻不聽我的話,仿佛是故意跟我作對似的。我想往東它卻故意往西,我想往左它卻故意往右。濺起的水花把我和爸爸的衣服都弄濕了。哎,真是看看容易做做難?。∑鋵?,學困生也有其獨特的語言系統(tǒng),可能這個系統(tǒng)不夠成熟,但是有其或清新、或樸實、或天真……的特點。而在練筆中,某種動力恰把“系統(tǒng)”打開,便流露出本色的美麗來。

四、追訴:學生愛上“練筆”的動因

回顧每天“10分鐘”練筆,透過“每日練筆”的做法表象,常常引發(fā)我的思考:到底是什么使童心閃現(xiàn)?創(chuàng)造怎樣的外部條件才能挽留住這樣的童心?才能使得學生在閃耀的童心中輕松品嘗寫作的樂趣?我從學生的角度做一些歸納。

(一)“沒要求”激發(fā)了自我要求

美國的巴巴拉·L·麥庫姆斯在所著的《學習動機的激發(fā)策略》一書中提出:在新型的學習中,傾向于將學習看成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學生必須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習是一個主動的有目標的過程?!懊咳站毠P”正是不自覺地形成了這樣一個良性過程?!懊咳站毠P”看似什么要求也沒有,但是每日有反饋、評價,有多種的激勵措施,如打高分、當眾朗讀、學習園地張貼等等。在這些評價、激勵之后,學生不由自主地要求自己寫得更好,寫得比別人好。學生的練筆熱情被激發(fā)了之后,就會主動去做很多事情:

1.投入地觀察

把練筆內(nèi)容進行縱向?qū)Ρ?,就可以發(fā)現(xiàn),隨著熱情提高,學生對身邊的事物從“熟視無睹”到開始有意觀察;從粗略的觀察到深入的觀察,學生對觀察的投入可謂循序漸進。通常,小學生有投入進去后容易忘我的特點,可是一個優(yōu)秀的寫者必須具備冷靜的、帶有一定旁觀色彩的觀察力,這是一組矛盾。而希望寫好作文的熱情恰好能夠克服這種矛盾。今天的天灰蒙蒙的,還時不時地下起了小雨??墒牵麉s好像很高興,因為他在今天的演講比賽中拿到了名次。當他得知這一消息時,嘴咧了開來,憋不住地發(fā)出“嘻嘻”的笑聲,臉漲得通紅。他還小聲對我說:“厲害吧!”然后,蹦蹦跳跳地走上講臺領獎?,F(xiàn)實中的他確實就是這樣一個天真而有些小小驕傲的學生。小作者的最可貴之處不僅在于很生動地刻畫了人物的特點,而在于她自己也是個獲獎者,可她還能“樂”里偷閑,很有意地去觀察同學。如果不是主動進行自我要求是不可能做到的。正是希望寫好作文的熱情使得小作者主動地去觀察。

2.個性表達

在不斷更進的自我要求下,在每天要寫的壓力下,學生很自然地開始有了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捉迷藏)突然,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混進人群。在場有三百多人,我就很容易混了進去。這招還真靈,好幾次他們從我身邊走過都沒有被發(fā)現(xiàn)。這時,我班的陳序向我走來,還不小心踩到了我的腳,我“啊”地叫了起來。陳序向我說了一聲:“對不起。”抬頭一看叫了起來:“莫凝在這兒!莫凝在這兒!”同學們聞聲都跑了過來,把我捉回“大本營”。帶橫線的句子把“陳序”踩到“我”之后,先是懵懂中本能地道歉,然后發(fā)現(xiàn)是“敵人”后立即驚叫的順序處理得很絕。我想這并不是作者有意為之,而是因為在真實的再現(xiàn)生活過程中,“練筆”挖掘出了學生語言表達的天賦。正因為如此,每次練筆都會精彩紛呈。

3.不斷創(chuàng)新

下面這篇練筆是寫西博會的,由于比喻恰當而且很有新意,受到同學們的嘖嘖稱贊:只見柳浪聞鶯公園的岸邊煙花四射,一片火樹銀花。有的煙花像海中的水母,仿佛被煙霧嗆得昏死過去,倒掛在天上;有的煙花像銀河系天體大爆炸,把整個西湖搞得震天響;還有的煙花像巨型冰糖葫蘆,垂在空中,引得我們這些饞嘴的孩子口水直流……在“練筆”過程中,學生之間會形成“明爭暗斗”,互相較勁的局面。促使他們吸取他人所長,尋求自身水平的提高。這就推動班級整體作文創(chuàng)新的可能。

(二)“好不好”明確了努力方向

“每日練筆”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寫前指導。完全不講修辭方法,表達方式,文章結構。只講寫得通不通順,寫得好不好?!昂谩弊指行缘貧w納了作文的一切優(yōu)點。怎樣才能寫好?靠學生在寫中琢磨,在寫中感悟。

1.在閱讀交流中主動模仿

每日練筆中的每次進步與學生的大量課外閱讀是密不可分的,班級同學們的讀書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我在課堂教學中、課外閱讀指導中,反復引導學生主動去模仿。在練筆的每日交流中,也對積極模仿的同學不斷鼓勵。

2.在欣賞中自我修改

“每日練筆”的每天10分鐘,實際上用于寫只有8分鐘,剩下2分鐘欣賞。要求默讀、朗讀各一遍。帶著欣賞的眼光去看、讀自己的作文,很能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大聲朗讀還能幫助學生較容易發(fā)現(xiàn)自己的筆誤。

3.在個別指導中感悟?qū)懛?/p>

我對“每日練筆”的指導,主要在批改后,給予部分學生作針對性的指導。就具體的文章談具體的修改,學生容易聽懂,且容易改。我也能講清楚,真正的規(guī)律、方法還是留著學生自己去感悟。

(三)無“禁忌”找回了童心童趣

具有學習興趣的學生,會把學習看成是內(nèi)心的滿足,不是當負擔。這需要老師放開條條框框,保持童心,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體會和感悟他們的童稚、童言、童趣、童心、童識。只有這樣,才能觸到學生寫作的興奮點和動情點。

1.無“禁忌”——除去畏懼

真實地寫自己的所見所想,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難。但是許多人為的因素卻使之變得艱難。學生學會說套話,說成人的話。說得熟溜的,老氣橫秋。說得半生不熟,就更是鬧笑話。反過來,真正在寫作中解除清規(guī)戒律,把“要點必須”拋在腦后時,學生才會像他們小的時候所做的那樣:赤條條跳入水中嬉戲,暢快得無所顧忌。他們才會放下對寫作的恐懼,把它當作是一種輕松的“文字游戲”,另一種的涂鴉。他們將束縛與畏懼拋在腦后,開始在練筆中撒一把野。由于有真切的體驗,寫起來特別流暢,活靈活現(xiàn)。

2.無“禁忌”——張揚個性

這位學生平時不太有機會受表揚,這次由于“幸運”數(shù)度不期而至,所以感情的潮水澎湃在胸間,真實地記錄下來,就很有感染力。今天是個神圣的日子,不知為什么,我今天幸運。早上一到教室老師就送我了三本《哈里.波特》,我心中的幸福指數(shù)上升到3級。上數(shù)學課時,因為沒考好,聽了一節(jié)課的罵聲,但一點也沒有影響我的好心情。語文課開始了,好運又飛到了我的頭上,同學們說我單元測試得了93分,我大叫一聲“耶!”,幸福指數(shù)馬上達到了5級。接下去會怎么樣呢?幸福指數(shù)會不會繼續(xù)上升呢?

3.無“禁忌”——減輕負擔

“每日練筆”的形式與常態(tài)作文不同,每天10分鐘時間完成,改變了以往整堂課甚至兩堂課都要寫作文的緊張狀態(tài)?!懊咳站毠P”的節(jié)奏很快,當天寫、當天批、當天評、當天改,每一步大多一次完成,與大作文需要反復修改相比,寫起來輕松多了?!懊咳站毠P”起到了日積月累的效應,每天的小練筆為今后的大作文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使得身邊的點滴都成為了寫作的好題材,學生感覺自己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心理上不會排斥它。

“每日練筆”的設想就是要在輕松愉快的寫作氛圍中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讓他們的寫作興趣在積極的鼓勵和欣賞中自然培養(yǎng),讓作文教學充滿人文情懷,讓甜甜的歡笑聲在耳邊久久回蕩,讓靈動的文字像甘泉一樣在筆尖盡情地流淌。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美)喬妮.金潔著,張英爽等譯.孩子的心理學[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

[3] 劉顯國.小學生作文訓練藝術[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6.

[4]B·L·McCombs 等.學習動機的激發(fā)策略[M].北京:中國輕工出版社,2005.

[5]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Feeling, Writing, Flowing

——The Practice and Thoughts on the Promotion of Daily Writing

Yang Xiuhua

(Hangzhou Wentao Primary School, Hangzhou31000,China)

Abstract:Rationally thinking on the practice of daily writing,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how to enable students to write with their own words so that they can naturally express their true feelings in their own life. In addition, it aims to make them observe attentively, conceive actively and create constantly. It encourages students to find the childlike innocence and delight back and lays emphasis on the protection of childlike innocence, so that they are willing to tell the truth and nicely tell it. It hopes to make them enjoy writing fun and relieve the writing burden by doing so.

Key words:daily writing,;true feelings experiencing; fun enjoying

(責任編輯/王麗君)

虹口区| 佛冈县| 牙克石市| 驻马店市| 绵阳市| 庐江县| 江城| 重庆市| 建宁县| 阆中市| 万全县| 自贡市| 兴海县| 沽源县| 罗源县| 桃江县| 鹤壁市| 康定县| 霸州市| 吴桥县| 南投县| 喜德县| 郸城县| 海盐县| 怀仁县| 双流县| 濮阳市| 洮南市| 马边| 齐齐哈尔市| 永新县| 高雄市| 响水县| 汕头市| 靖远县| 青阳县| 鄂州市| 新密市| 邳州市| 烟台市| 汝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