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寬
為了獲得更大的發(fā)展,他們決裂,此后他們懷抱對彼此的憤怒,距離那個目標越走越遠
1990年,當張榮奎第一次來到北京時,他無法想象19年后自己會對這個城市感情如此復雜:他用短短數年時間創(chuàng)立了名噪一時的榮昌洗衣,卻又在兄弟的恩怨糾紛中出了局。在人生的五分之一時間里,命運讓這個瘦小的湖北男人在這里迅速起家,此后卻又變幻莫測。張榮奎現在并不希望別人重提這些曲折舊事,他已經放下仇恨,并且退出了榮昌,不再和哥哥張榮耀爭奪企業(yè)。
張榮奎退出之后,張榮耀的壓力并沒有減小:榮昌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大力推廣洗衣卡業(yè)務,接連虧損了兩年;當年入股的朋友對這樣的業(yè)績相當不滿,他們認為當年張榮耀支付給弟弟的價格實在太高了,這是公司現在背上沉重債務的原因,最重要的是這些股東們認為,錢始終在張家人手上;弟弟張榮奎雖然退出,但是他仍舊認為從榮昌套現的錢還是太少了,并沒有爭取到屬于自己的合法的利益。張榮耀因此焦頭爛額,他甚至沒有精力去恨一個人。作為企業(yè)的負責人,張榮耀說,仇恨不重要,責任最重要,他不想把這些負面的情感帶入企業(yè)里,他希望能讓榮昌走出當下的困境。
一家人抱團創(chuàng)業(yè)
張家有四兄弟,張榮耀排行老二,張榮奎排行老三,都是湖北省仙桃市郭河鎮(zhèn)玉帶村人。小時候,張家很窮,兄弟四個雖然生活困難,但是彼此感情很好。在張家,張榮耀被寄予厚望,他18歲時就考取了北京輕工業(yè)學院(現北京工商大學),成為當地為數不多的大學生。與張榮耀相比,張榮奎并不那么幸運。在張榮耀考取北京之后,母親劉前珍患病,張家的生活變得更為拮據,張榮奎于是只能選擇輟學,帶著弟弟張榮科和妻子羅玲(1992年結婚)跟隨張榮耀到北京創(chuàng)業(yè)。
張榮耀在學校很勤奮也很活躍,他連年擔任學校學生會主席,很早就顯示出了其領導才能。象牙塔外張榮奎的商業(yè)天賦也逐漸顯露。張榮奎學歷不高,但天資聰穎。他曾經學過設計制作皮鞋和清洗皮衣,妻子羅玲在部隊的時候也經營過洗衣業(yè)務。借助當時頗為先進的“皮革翻新乳劑”專利技術,張榮奎創(chuàng)立了榮昌洗衣。那時候,洗衣行業(yè)還是一個新鮮行業(yè),全國洗衣店加起來不到1萬家,幾乎沒有競爭對手,張榮奎和他的榮昌洗衣很快就在北京站穩(wěn)了腳跟。
張榮耀畢業(yè)之后留在了輕工學院當老師,工資不高,只能維持正常的生活開支。這與他之前所憧憬的美好生活有差距??粗W沒畢業(yè)的弟弟生意逐漸紅火,張榮耀覺得自己應該也能做做生意。1992年張榮耀下海經商,創(chuàng)辦奧特洗衣,公司掛靠在輕工學院下面。不過奧特洗衣并沒有給張榮耀帶來財富,店鋪開張之后生意一直慘淡,連年虧損。張榮耀無力支付員工工資和店鋪房租,當時只能讓張榮奎幫其墊付。這種情況后來一直持續(xù)到2000年。
張榮奎體諒張榮耀的難處,從榮昌分了一些業(yè)務給奧特,自己也把張榮耀叫來打理榮昌的事務。1994年,張榮奎注冊成立了皮舒佳榮昌公司,并且贈送了20%的股份給張榮耀,作為其平時幫忙的謝禮。張榮耀至此算是正式入主榮昌。
幾個人的配合剛開始天衣無縫:張榮奎負責主營業(yè)務,羅玲負責門市開拓,四弟張榮科負責財務收支,張榮耀則負責策劃營銷。每個人的優(yōu)點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fā)揮,榮昌在全國范圍內很快拓展到了上百家門店,發(fā)展勢頭蒸蒸日上。
公司走上正軌以后,張榮奎開始逐漸放手公司的業(yè)務,轉由張榮耀打理,自己則開始研究起金融證券市場來。注意力的轉移讓張榮奎很快不再過問公司的事務,甚至人都很難找到,榮昌的日常事務交由張榮耀接手。
其時四個人各持一部分公司股權:羅玲30%、張榮奎25%、張榮科25%、張榮耀20%。這并不是張榮耀所希望,家族企業(yè)做不大,他希望榮昌能成為一個擁有現代化管理結構的公司。有VC曾經找過張榮耀談投資榮昌的事,VC很看好榮昌的發(fā)展勢頭,但是投資條件是必須理清股權結構。這時候張榮耀開始著手公司股權結構的調整。
憤怒的出局
公司法人代表由羅玲變成了張榮耀;羅玲名下18%的公司股份轉到了張榮耀名下;隨后又以折現的形式購買了張榮科25%的公司股份,這樣榮昌的股權集中在了張榮耀名下。同時他引進了一些新人替代了原來的老員工。
究竟這種調整是張榮奎許可的,還是不知情的,張氏兄弟各執(zhí)一詞,外界很難知道真相。張榮奎在接受《創(chuàng)業(yè)家》采訪時表示,他長期在外并不知情,直到2006年他才從朋友口中得知以上的變動。張榮奎甚為驚訝,這個企業(yè)已與他早年創(chuàng)立之初大相徑庭,作為創(chuàng)始人居然不能掌握公司的變故,張榮耀的解釋并未能平息他心中的憤怒。
對于事實的理解,張榮奎完全是另一個版本。
張榮奎說,1998年,意大利伊爾薩洗衣進入中國,他經過商談取得了伊爾薩的代理權。在他和羅玲去深圳海關提取伊爾薩設備的數月之間,張榮耀讓會計周潔假冒簽名,先后轉走羅玲18%的公司股份到其名下。很多事情他并不知情,在張榮奎的印象里,他每次出差歸來,整個公司的人員好像都又換了。2002年,張榮科在北京朝陽區(qū)富力城買了一間商鋪,急需錢用。張榮奎那時候在深圳投資房地產,手頭沒有現金,張榮科只得找張榮耀借錢購房。面對弟弟的請求,張榮耀起初不借,后來又改口勸其變賣股份。后者情急之下只好將其手中的25%股份全部以相對低廉的價格轉讓給了張榮耀。
紛爭開始在兩人的血液里埋下仇恨的種子。2007年底,張榮耀決定退出。他對張榮奎說,只要他在半個月內籌集1000萬元,他就主動將股份折現,自己移居加拿大。張榮奎手頭并沒有這么多現金,但是機會難得,他隨即答應。兩人簽了協議后,張榮奎開始發(fā)動一切力量籌集資金。他請人吃飯,跟人聊天,甚至到朋友家送禮,終于在最后三天從一個經營礦產資源的老板那兒籌到了這筆錢。原本去意已決的張榮耀在得知這筆錢的來歷后,非常反對這筆交易。他說正因為是弟弟買,他要的價格很低,他擔心股權轉到該老板手上后難以保證榮昌今后的戰(zhàn)略發(fā)展方向。交易最終沒有達成。
對于此次張榮耀的反悔,張榮奎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兄弟兩人的關系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緊張。見面頻率越來越少,即使過年回家,兩人也基本上互不搭話,原本熱鬧的張家開始變得冷清起來。兩個人最初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都是想讓這個家庭過得安穩(wěn)一點,但他們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家庭卻由此走向了不斷的矛盾與沖突。
張榮奎決定以法律手段討回自己的權利,這原本是他預計到的最壞的結果。張家人都很反對這個決定,幾乎所有人都勸過他。有一次張榮奎照常7點多起床下樓晨練,一開門竟發(fā)現60多歲的父親張澤義站在門口。張榮奎當時驚呆了,趕忙把父親請進屋內,父親的來意是很清楚的,張澤義規(guī)勸他不要把張榮耀逼上絕路,張榮奎聽了之后非常感慨。他了解父親,張澤義的習慣是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這樣算起來,父親在門外等了將近1個小時,期間不敲門則是因為怕吵到他休息而導致勸說失敗。
在父親的規(guī)勸下,張榮奎最終放棄了先前的決定,也選擇了退出榮昌。他向張榮耀開出了3倍于2007年底的價格,后者也答應了他的要求。張榮耀其實手頭也沒有現錢,他后來支付給張榮奎的錢來自他中歐商學院的四個同學。張榮奎這一次沒有像張榮耀一樣擔心公司的發(fā)展,他拿了錢從此決定不再回頭。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張榮奎不喜歡別人用失敗來形容自己,他說他只是被哥哥張榮耀逼到了這一步。這是一種夾雜著無奈的憤怒,比單純的仇恨更難以描述。對于張榮奎的指責,張榮耀大多數時候保持沉默,他覺得兩人之間誤會太多,裂縫幾乎無法彌合。矛盾的焦點在于誰在操盤榮昌。張榮耀說,張榮奎拿到的錢其實遠高于榮昌實際的股權價值。張榮奎當年研究金融市場時,榮昌的整個發(fā)展脈絡他早已不再清晰,發(fā)展的情況他也只是偶爾從報刊上了解到,所以他并不了解榮昌真實的發(fā)展情況。張榮耀也很無奈,一個對外號稱幾個億的公司,其實每年的實際收入有限,那些宣傳不過是為了吸引VC。榮昌是開在大街上的企業(yè),業(yè)績怎么樣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他操這個盤壓力很大,遠沒有張榮奎想象得那么輕松。
張榮奎理解張榮耀的處境花了一些時間,直到他的拓鋪洗衣創(chuàng)立之后這種恨意才慢慢變淡。他當年參加《贏在中國》的時候就因為不經意間展示出了自己的恨意而被評委冠以“情商太低”。選擇二次創(chuàng)業(yè),成立拓鋪洗衣,繼續(xù)在他熟知的洗衣行業(yè)里打拼,初衷也是為了趕超榮昌。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張榮奎甚至一開始就規(guī)范了管理制度和團隊結構,股權分配也變得非常明晰。熊曉鴿當年對他說,最好的報復就是成功,張榮奎曾經是如此堅信這句話,但是現在他不是為了報復,而是為了再一次證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