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厚娟
【關鍵詞】吳冠中 徽州形象 新安精神 新安畫派
新安是古郡名,秦時包括黟、歙二縣,到漢朝歸屬丹陽郡,三國時分丹陽郡的黟、歙、始新、遂安、海寧、黎陽六縣歸吳屬新都郡管轄。到了晉初改新都郡為新安郡。因新安江是這里的主要河流,“新安畫派”即借此晉唐時代的水榭之名而來。
“新安畫派”可溯源于唐朝,興盛于明清。最早是清代書畫理論家張庚在 《浦山論畫》提出的:“畫分南北,始于唐世。然未有以地別為派者,至明季方有浙派之目……新安自見漸師以云林法見長,人多趨之,不失之結,即失之疏,是亦一派也?!盵1]張庚又在其《國朝畫征錄》中記載:“新安自漸師以云林法見長,人多趨之,不失之結,即失之疏,是亦一派也。新安畫派知名,或即始此。”[2]
新安畫派原本專指中國傳統(tǒng)繪畫,隨著近百余年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油畫、水彩等西式繪畫形式逐漸傳入,并日趨興盛,新安又被賦予新的表現(xiàn)形式,從而又有了新的形象。其中,最能表現(xiàn)出新安精神的當代畫家之一即為吳冠中先生。本人讀過吳冠中先生的許多油畫、國畫作品,其中包括許多關于新安一帶的作品。這些作品看了之后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里面流露出一股新安畫派的氣息。
所謂的新安精神,這里指的是傳統(tǒng)中國畫中新安畫派超塵脫俗的“清逸、淡雅”的藝術特色,這也正是新安畫派最大的藝術特色。其文人畫以“簡淡高古”注重畫面的傳神寫意簡化形態(tài),具有“神足而意簡”的特點。從五代時李成創(chuàng)造“林木窠石派”,山水畫興起,到黃公望等元四家“寄樂于畫,自子久始開門庭”,新安畫派表現(xiàn)出一種超塵脫俗的“逸清”,“一木一石,自有千巖萬壑之趣”、“天真幽淡”的精神特點?!靶掳才傻漠?其突出特征,是構圖穩(wěn)定、簡樸,氣氛冷靜清逸,幾乎所有的山都是用大大小小的方形幾何體組成,主要是用線條空勾,線條瘦峭堅凝,猶如折鐵”。[3]本文將從吳冠中筆下新安形象的表現(xiàn)特色來闡述其畫面所流露出的新安精神。
大多數(shù)人對吳冠中先生風景畫作品的了解都停留在他筆下江浙一帶的水鄉(xiāng),卻很少提及他筆下的徽州形象。其實吳冠中先生也畫了大量的以徽州建筑、黃山松石為主題的畫作,或為油畫、或為水墨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徽州印象》《白墻與白云》《黃山日出》等。這些作品也秉承了吳冠中風景畫極簡主義的一貫風格。吳冠中先生筆下的新安形象色彩淡雅、線條飄逸干練,形式感美、整幅畫面別有韻味。
首先是色彩淡雅?!胺蹓焱唏R頭墻”,徽派民居給人的第一形象莫過于此。高高的馬頭墻色彩單調,黑色的小窗戶綴于白色高墻之上所形成的大小與色彩上強烈的反差。一排排建筑因地勢高低所形成的高低錯落的層次,嵌在大線條的山脈之間,像一幅水墨畫。吳冠中畫了許多徽州民居,如《白墻與白云》一畫,墻是純白的,瓦是黑的,上面偶爾點綴一點其他的零星色彩。表現(xiàn)屋頂?shù)暮谏c墻面的白色都幾乎只有明度的變化。
其次是線條飄逸。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線不僅是主要的造型手段,而且線也是表現(xiàn)某種特殊情感的載體。吳冠中先生將中國畫中的線條靈活運用到油畫中,醉心于線條與塊面的整體造型性,突出線在畫面的靈動效果,達到線的中西融合,體現(xiàn)了吳冠中獨特的油畫風格及全新的審美境界。他的畫面多半是依靠大小塊面的組合和線的疏密來構成畫面的空間和深遠感。他筆下的新安山水、樹木、房屋都是用線進行勾勒,極具中國山水畫的氣韻飄逸。其畫面造型肯定,用筆瀟灑輕松,意境處理大膽。
第三是極美的形式感和節(jié)奏感。形式美是藝術研究中的重要問題,20世紀初期,隨著西方現(xiàn)代美學和繪畫的發(fā)展,形式美在繪畫中的應用一直受到側重于主體性情感所表達的現(xiàn)代繪畫的推動。在我國,形式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被斥責為形式主義,對此,吳冠中指出:“我們這些美術手藝人,我們的工作的主要方面是形式,我們的苦難也在形式中?!盵4]正是對形式美的艱難探索,他所倡導的藝術自律,對形式美的發(fā)展和形式美感的體現(xiàn)起了很大的解放性的作用,同時這和古代新安畫派大家們所倡導的“畫為境,意為形”是不謀而合的。一幅作品的形式感表現(xiàn)一個人的情感狀態(tài)。我們從新安畫派的代表作品《新安五家岡陵圖》來看,畫法風格雖各有所長,李永昌在畫巨石、石岸和松樹的簡筆勾勒的溫潤灑脫,整個畫面凝重不失輕盈,著實體現(xiàn)出中國水墨畫的博大精深和作為這種繪畫形式的藝術美感??磪枪谥械漠?尤其是有關徽州形象的風景畫,也同樣強烈地感受到其作品很濃的形式感意味。吳冠中先生的風景畫的最大特點是寫意性、裝飾性。他的裝飾性風格來源于早年留學和從事設計活動的收獲。吳冠中早年留學法國,受到西方藝術思潮的影響,畫面有獨特的圖式語言與現(xiàn)代設計強化形式的“純圖形”。在《江南人家》系列創(chuàng)作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一特點。在歸國之后的畫作中開始探索更為單純、簡潔的“抒情抽象”,同時又注入了傳統(tǒng)的民族化表現(xiàn)手法。吳冠中的油畫風景諸如《黃山日出》等就吸取了傳統(tǒng)山水畫的特點,采用平光,強調黑白,追求單純和簡練,可以說有相當一部分吸取了新安畫派中對形式美感的追求和風格。
吳冠中很注重畫面的形式感,他曾說過:“對繪畫,我個人絕對不滿足于純形式的視覺舒適感,我更愛繪畫中的意境,不過這意境是結合在形式美之中,必須通過形式才能體現(xiàn)。用繪畫的眼睛去挖掘形象的意境,這就是我藝術生涯的核心,就是我數(shù)十年來耕耘的對象,就是我工作中的大甘大苦?!盵5]吳冠中畫面上的形象大多只是黑與白的對話,畫上的黑色塊、白色塊的面積大小、形狀、方向都是嚴謹而又放松的,充滿了詩意。他的《徽州小景》系列作品也深刻地體現(xiàn)了他的作畫精神,畫面幾乎只是用簡單的塊面和線條組成。只是這些由線條構成的塊面有著大小、位置、方向的節(jié)奏感,整個畫面都很注重形式的變化和意味。
徽州民居參差層疊的白墻黛瓦,黑白灰調交相輝映,產生了高低錯落的節(jié)奏感,像是起伏的音樂。吳冠中先生在他的畫面上也強化了節(jié)奏美這種形式,盡可能地簡化形式,利用線條的方向、形態(tài)的之間走向的力動關系來表達有意味的節(jié)奏感。這些節(jié)奏感大的方面體現(xiàn)在房屋屋頂?shù)臋M向線條與墻邊縱向線條的對比,體現(xiàn)在屋頂塊面的密集與墻邊線的疏朗的對比,也體現(xiàn)在小面積屋頂?shù)暮谏痛竺娣e白墻的對比,還有馬頭墻高低層次的變化對比。小的方面則體現(xiàn)在房子形態(tài)的張弛變化、線條的迎讓關系,用筆的輕重緩急等方面。各種不同的變化組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音樂節(jié)奏感的畫面。
通過以上文字我們不難看出,吳冠中關于新安繪畫與新安畫派作品有諸多的相似之處,如風格氣氛的共通,用線、形態(tài)表現(xiàn)的相似及對形式感的追求等。他的關于新安形象的作品里似乎透露著一股新安畫派的精神。當然,吳冠中跟新安畫派沒有直接的淵源,畫面所流露的新安精神應為一種藝術上的共鳴。■
注:本文為黃山學院科研資助項目(項目編號為2008xsk015)的研究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薛翔著,《新安畫派》[M]吉林美術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29頁
[2]張國標著,《新安畫派史論》[M]安徽美術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2頁
[3]陳傳席著,《陳傳席文集》[M]河南美術出版社2001.6版,第822頁
[4]吳冠中著,《內容決定形式》《美術》[J]中國美協(xié)主辦,1981年第3期 (來源:中國知網(wǎng))
[5]蔡曉騮著,《從塞尚到吳冠中——解析吳冠中油畫風景中的“形式結構”》《文藝評論》[J]2008年第1期
(作者:黃山學院藝術系教師)
責任編輯:周蕾 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