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鵬程先生是一位奇人。他是你們從金庸的武俠小說里頭看到的某一種類型的人物。他是一個文質彬彬的、飽讀詩書的一個文人,又是一個武林高手,和三教九流,臺灣的各種黑幫江湖,關系還很密切。
——王魯湘評龔鵬程
儒學,臺灣的空氣
在我生活的臺灣社會,原來就有比較深厚的儒家文化傳統(tǒng)。當年跟著鄭成功到臺灣去的,有非常多的文化人。后來清朝取得臺灣以后,因為臺灣孤懸海外,又是最后收進清朝版圖的一個地區(qū),所以他們在這個地方的文教的經營會特別地用心。即使是日本在統(tǒng)治臺灣時期,他派到臺灣來的每一位總督,都是漢文非常好的。當時國民黨到了臺灣去以后,強調三民主義是延續(xù)孔孟之道。在這樣的社會里,儒學有點像我們存活的空氣一樣,很自然地在生活里面。
讀書以后,加上了學校制式化教育。即使到后來民進黨執(zhí)政的時候,把國語文課本里面的傳統(tǒng)文化教材的比例大幅刪減,現在我們的高中國文課本里面,文言文的比例,還占到45%以上。在過去前幾年,高達65%,而這個文言文還不算章回小說的,比如說《紅樓夢》《水滸傳》;還有詩歌,那也另計。在正式國文課本之外,我們還有一冊《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就是《論語》、《孟子》。所以,所有的初中生、高中生,《論語》、《孟子》基本上是都讀過的。
讓儒學變成一個國家意識形態(tài),它有利有弊。不過總體說來,通過這個教育系統(tǒng),還是給大部分臺灣年輕人提供了一個機會,去認識孔孟的儒家學說。
孔孟之道不是巧克力
現在有所謂“中國崛起”的說法。中國人面對世界的時候,比較有底氣了。人在窮困的時候,一定怨天恨地罵爹娘,可是一旦發(fā)達以后,就要建宗祠,要修族譜,光宗耀祖。另外,在全球化時代,也產生了文化身份認同的問題。應該在這個背景下,來看大陸這些年的儒學的復興。
目前儒學復興的時代剛好趕上經濟上復興的時代。很多地方官員熱衷辦各種祭典,祭伏羲、祭黃帝、祭神農、祭女媧,或者祭地方上的碩學鴻儒。杭州恢復了過去的萬松書院,但是書院作為一個旅游點,它的吸引力并不夠,于是利用萬松書院來辦什么呢?辦我愛紅娘的運動,就是辦男女相親。你的活動內容跟這個書院不倫不類的。經濟搭臺,文化唱戲,文化并沒有得到發(fā)揚,最后那個臺子也就塌了。
地方上有很多單位找我們演講,說講怎么樣運用儒學來進行現代企業(yè)管理,或者幫助我們賺大錢,而儒家里面最重要的“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那個義利之辨,談的人非常少。儒學要復興,對儒學的內容要有比較深刻的掌握。大家都來講,商界都來講,內容可能荒腔走板。譬如儒家講中庸之道,講中和,我們現在已經到處都在講中和,從戰(zhàn)略,從全球觀點,已經到了變成到做酒,也是中和,做醬油也是中和。中和其實是很復雜的,黑的跟白的兩瓶水灌在一起,變得不黑不白就是中和啊?中和不是我們平常講的和稀泥。
這樣一種方式,會把儒學好的東西變成巧克力、冰激凌一樣,只是覺得甜,并沒有辦法深入地體會這些觀念對我們人生跟社會有什么樣的價值。一件東西,在我們還沒有得到它真正精髓的時候,我們已經厭倦了,但真正好處我們還沒嘗到。
儒學和政治的糾葛
統(tǒng)治者的暴力有時候不能赤裸裸,必須有一個合理化的說辭,我得打著一個招牌。我們社會上相信什么,我就打這個招牌。這個原理非常簡單,就說清朝入關以后,他到山東曲阜去祭孔子,送匾額,推行儒學,為什么?中原地區(qū),漢文化地區(qū),我們相信孔子,所以他就拜孔子。可是他到蒙古去的時候,他還拜孔子嗎?不拜孔子啊,他去建喇嘛廟,對不對?
我們不要以為過去都是官方講儒學,就忘記了儒學本來是非常具有批判性的,甚至因此讓儒家背負跟統(tǒng)治者擦胭脂抹粉的惡名。其實,政府覺得儒家不適合它統(tǒng)治的時候,就會禁止你的。朱元璋當了皇帝后說,你們大家都讀孔孟,孔孟到底講啥呀?拿來《孟子》一看,啊,孟子講的什么?都是吊民伐罪,這還了得!這個孟子,他是老早死了,要活到今天的話,我都要殺他了,我們現在還祭祀他,這怎么可以呢?他準備把他趕出孔廟的。那后來因為社會上相信這個嘛,不得已才尊孔孟的。
現在國學看起來很熱鬧,但這種熱鬧有點像放焰火,它是虛的,沒有進入到我們的體制里面去。但是,儒學完全被收編到國家體制里面去,也有非常大的危機。收編比過去打壓還更不容易抗拒,可能衍生更多的問題。
如果只是時尚,那就瞎了
過去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現在每個人都是人不知而大慍,要打知名度嘛,要追求鎂光燈,每個人要想辦法做廣告,炫耀自我。這一套現代化以后,出現了各種問題:自殺率越來越高,犯罪率越來越高,每個人好像都有心理疾病。這樣一種社會,真的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儒學是一門實踐性的學問,只有落實在具體的社會和生活場域里面,它的發(fā)展才是有生命的,否則又變成一陣子清談,變成商業(yè)潮流中的一種時尚。時尚是很快就會過去的,因為大家都會厭倦,會找更時尚的東西。這樣的話,我們就辜負了這一段美好的儒學仿佛要復興的機會。
(摘編自“鳳凰大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