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
走進云南普洱市西盟阿佤族自治縣的地界,滿山遍野的綠色撲面而來,把我們這群飽受舟車勞苦的“色友”們從昏昏欲睡中激醒。車頂上滑過的樹枝招展著,連綿的群山流動著,茂密的原始森林閃著誘人的眼神。阿佤山,像前世回眸的情人,親切又神秘。
神秘“龍摩爺”
龍摩爺景區(qū)是探究神秘的阿佤文化的首選地?!褒埬敗睘樨粽Z發(fā)音,意為圣地,相傳是眾神靈的聚集地。過去,每當舉行重大活動,或者部落與部落之間解決矛盾和糾紛時,阿佤人都要舉行盛大的剽?;顒?,并在剽?;顒舆^后,把牛頭送到龍摩爺圣地,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久而久之,“龍摩爺”里的牛頭越來越多,千姿百態(tài)的牛頭強烈沖擊視覺,震撼神經(jīng)。在這里,原始的祭拜儀式,魔巴的咒語,以及佤族世代口耳相傳的故事,都讓你體會到這個五十多年前還處于原始社會末期的古老民族的歷史與滄桑。
抱著敬畏的心態(tài),我們走進“龍摩爺”圣地??h城邊,被譽為神湖的勐梭龍?zhí)逗吷希褪秦糇宄萆耢`,祭祀祖先、祈福求安的神山——“龍摩爺”,一路古木參天,我們拾級而上,開始喘氣、出汗時,“龍摩爺”也就到了。只見不計其數(shù)的牛頭沿著殘崖絕壁向密林深入延伸,地上、樹樁上,枝杈上,絕壁上,掛滿了牛頭骨,有些牛頭上長了青苔,空洞的眼窟窿似乎在說著久遠的故事。幾縷陽光從樹梢上鉆下來,靜靜地趴在蒼白的牛頭上,只有它們才是這塊圣地的守護者。
大榕樹下的永老寨
阿佤山的山美,阿佤山的云更美。在這里,低海拔河谷的暖氣與高海拔沿山下滑的冷空氣相遇,形成了逆溫層下厚厚的云海,是阿佤山的一大看點。當?shù)厝私榻B氣象條件具備時,山谷,村寨都被云海所覆蓋,如蛟龍翻騰,似波濤拍岸。無奈天公不作美,這一路,我們從西盟縣的老縣城,一直追到孟連縣的僾尼山寨,阿佤山都是以淡淡的薄霧遮臉,似羞似嬌,終不肯露出她最美的一面。
阿佤山的云沒看到,姑娘卻看到了。岳宋鄉(xiāng)永老寨是一個依山而建的傳統(tǒng)佤族部落,也是佤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個自然村,2006年5月被正式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在這里,姑娘的筒裙是自己織的,村民們還保持著自己織布,春米等生活習俗。三位姑娘為我們演示了日常的春米過程,春杵一起一落間,頸上的料珠跳了起來,銀飾相碰叮當作響,火紅的筒裙一飛一揚,一股青春氣息呼拉拉就跑了出來。佤族人以健康為美,難怪春米的姑娘最受佤族小伙的青睞。
佤族人以黑為美,以前還有把牙染黑的習慣。黑亮的牙齒和健康的黑皮膚相配,才能保持阿佤人步調(diào)一致。黑亮才美麗,佤族姑娘確實漂亮:頭發(fā)又黑又亮,眼睛又黑又圓,厚嘴唇、高鼻梁,像佤族的舞蹈一樣,透著一股野性美。銀色的發(fā)箍,銀色的耳環(huán),銀色的項圈,銀色的腕鐲,在火辣辣的太陽下,姑娘整個人都是亮的。
有佤族居住的地方必然有竹子。阿佤人舀水要用竹瓢泡酒要用竹筒,喝酒要用竹杯,蓋房子,扎籬笆都要用到竹子。以前寨子里沒有自來水,也沒有塑料桶,煮飯洗衣都要用竹簡去背。竹筒有半人高,用一根繩子套在頭頂,看到用竹筒背水的姑娘,就知道她們是阿佤人。
阿佤人的屋頂覆著茅草,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是家禽的活動場所。調(diào)皮的孩子撿幾顆石子捏在手里,把樓下的雞狗當做了射擊目標,一時間雞撲扇著翅膀“咯咯”亂飛,狗惱得“汪汪”亂叫,直到樓上的老阿媽扯著嗓子駕起人來,頑皮的小孩才歇了手。這時,做飯的炊煙也升起來了,繚繞在鳳尾竹間,恍如到了世外桃源。
在榕樹下,我們與穿上節(jié)日盛裝的姑娘和小伙一起聯(lián)歡。大榕樹有四五層樓那么高,主干要十多個人才能合圍過來,榕樹伸出的樹枝垂下無數(shù)氣根,氣根伸到地上又長出了根須,形成獨樹成林的茂盛景觀。佤族人崇尚萬物有靈,水里有水鬼,樹里有樹鬼,大榕樹是他們敬畏的神靈,除非自然死亡,否則都不能砍伐,所以村村寨寨都有大榕樹每個村寨的大榕樹都枝繁葉茂。阿佤人,同萬物一起,自然生長。
大家一起跳起來
傳說,阿佤人的祖先從山洞出來后不久就有了木鼓,它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圣之物,是用來“召喚神靈”的神器。木鼓平時不能亂動,只有祭祀報警和節(jié)日喜慶時才能敲打,過去木鼓與舞蹈并沒有關(guān)系,到了上世紀80年代才被搬上舞臺,演變成佤族民間舞蹈中不可缺少的打擊樂器。
拉木鼓是佤族最為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動。佤歷1月(即公歷10月),寨子里最有經(jīng)驗的老人進山選樹,劈下所選樹木的樹皮,拿回來由魔巴殺雞卜卦,哪棵樹的卦好就用哪棵做木鼓。木鼓樹確定后,由魔巴率領(lǐng)青壯年男子進山將樹砍倒,斷下一截做木鼓。拉木鼓的場面極為熱鬧壯觀,全寨男女老少盛裝將木頭拉回,人們以能摸一下拉木鼓的繩索為最大的榮耀。木頭拉到寨外要舉行隆重的剽牛祭神儀式,做完這些儀式,木頭才能鑿成術(shù)鼓,安放于鼓房內(nèi)。木鼓有公母之分,公木鼓用紅毛樹,發(fā)音高亢清亮,母木鼓用麻公樹,沉渾悠揚,響聲遙遠。過去,只有逢村寨大事,或械斗,或集會議事,或祭祀鬼神,或告急友鄰才能敲響木鼓,平時是不能隨便敲的。
西盟勐梭龍?zhí)锻献邘资?,就有一座專門放置木鼓的永克洛園,即木鼓博物館。一只直徑2米、長4.5米的木鼓,據(jù)說是世界最大的實木木鼓。除了這只巨型木鼓,附近村寨的木鼓都寄放在這里,待節(jié)日到來后,村里人專門舉行儀式將木鼓拉到慶典場所,敲響木鼓,盡情狂歡。
木鼓舞粗獷豪放,舂米舞飄逸瀟灑,剽牛舞剽悍動感。佤族舞蹈源于宗教祭祀活動,現(xiàn)在,宗教祭祀色彩已經(jīng)淡化,佤族舞蹈成為群眾性的娛樂和表演舞蹈。勐卡鎮(zhèn)的班哲村中,我們和村民一起跳起圈圈舞。“村村寨寨(哎),打起鑼,敲起鼓,阿佤唱新歌……”,我們在阿佤人的快樂中步調(diào)一致地跳起來。
阿佤山的太陽把廣場照得發(fā)燙,男人圍內(nèi)圈,女人圍外圈、跺腳、轉(zhuǎn)身、撩步、這是佤族“串姑娘”(男女談戀愛時)時的一種舞蹈。圈圈舞千變?nèi)f化,甩頭舞、剽牛舞都可穿插其間。聽,“嗵嗵嗵”的舂米聲響起來了,這時跳的是舂米舞。佤族的舞蹈來源于日常的生產(chǎn)生活,佤族祖先當年刀耕火種的身影你都可以在舞蹈中捕捉到。
阿佤人會走路就能跳舞,這話一點不假,聯(lián)歡人群中,只有腳鼓高的小孩,也能把芒鑼敲得鏗鏘有力。不管年少年老,不管是男是女,跳起來吧,用你的熱情,沉醉在阿佤山中。
醉在阿佤山
烈日下,嗓子干得冒煙,阿佤人遞上的水酒清爽可口。小紅米做的水酒,據(jù)說連坐月子的媳婦都可以喝。幾個平時滴酒不沾的人,既受了佤族同胞熱情的感染,也相信這樣的阿佤水酒沒什么后勁兒,在同一個酒杯里與佤族村民一起喝起來。酒杯里的酒必須喝得一滴不剩,這樣是對主人的尊敬,客人喝得越多,主人越高興,一杯接一杯,主客盡歡。
佤族認為“無酒不成禮”,晚間的酒宴更讓我們體會到了佤族人的豪爽好客。佤族
姑娘和小伙們,個個能歌善舞,一曲歌一杯酒,歌歌唱到你的心扉。歡迎,祝福要唱歌,表達高興和依依不舍的心情要唱歌,訴說朋友之情要唱歌,《江三木落》、《同沙美》……大家驚詫于佤族百唱不窮的民歌,更為嘹亮的歌聲而折服。這時水酒的勁道也顯出厲害來,本車的淑女代表先倒下了。不知是這里的酒醉人,還是這里的人醉人,喝了水酒的我們個個顯出真性情來,通俗對民族,絲毫不遜于主人。你唱一首歌,我誦一首詩。你跳佤族舞,我跳迪斯科,在葉部長嘹亮的歌聲里,大家都醉了。
民俗題材的攝影裝備與攝影技巧
1民俗活動有室內(nèi)和室外,有群體載歌載舞,還有個人單獨演唱。要想充分表現(xiàn)人與自然、人與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充分表現(xiàn)激動人心的大場景,一款超廣角鏡頭必不可少。常用的有1224mm或17-35mm。相反,要表現(xiàn)局部,表現(xiàn)個體生動的瞬間,就需要一款中長焦鏡頭。這里,首推70-200mm鏡頭。其實,還有一款鏡頭非常適合拍攝民俗題材,那就是人們常說的一鏡走天下:18-200mm鏡頭、近、遠景、大、小場合通吃。
2隨行帶一臺大容量的儲存瀏覽器。拍攝民俗,可拍攝的內(nèi)容很多,甚至有時還需要連拍,4G甚至8G的卡很快就滿了。有了一臺儲存瀏覽器,就可以把拍攝下來的圖片迅速存進去。當然也可以帶筆記本電腦,但是攜帶和處理的方便性就差多了。
3根據(jù)拍攝對象和用途選擇拍攝格式。一般來說,使用高質(zhì)量的JPG就可以。但是如果想后期調(diào)整有更大的空間、要求更高的話,那么就一定要選擇相機內(nèi)最好的RAW格式。
4隨時調(diào)整感光度。在少數(shù)民族居住的山區(qū),房屋一般都比較矮小,室內(nèi)采光較差。遇到這種環(huán)境,就必須提高相機的感光度。ISO提高到400、800甚至1600,只有采取這類措施,才能在低照度的環(huán)境中端穩(wěn)相機拍到清晰的照片。
5多用機內(nèi)閃光燈。通常機頂單反相機的閃光指數(shù)為11到13,閃光距離只有2-4米,光線柔和,拍攝民俗恰到好處。室外逆光人像特寫,室內(nèi)弱光場景表現(xiàn)使用機內(nèi)閃光燈都會給你帶來意外驚喜和成就感。
6變換拍攝角度,拍出與眾不同的照片。通常沒有接受攝影訓練的人都站著拍攝或很少挪動腳步。如果你想拍到一張出色的照片,經(jīng)常變換拍攝角度就非常重要。例如,站在高處拍大場景或者躺在地上近距離拍特寫,以增強透視感。經(jīng)常變換拍攝角度和使用不同焦距的鏡頭是使你圖片庫豐富生動的兩大高招。
7選擇光圈優(yōu)先AV曝光模式。根據(jù)景深的需要來選擇光圈,一旦你設(shè)定好光圈值,相機立刻會按拍攝的場景自動給出相應的曝光組合,方便快捷。如果再配合曝光補償功能,就會極大地減少曝光失誤。除此之外,使用中、長焦鏡頭手持拍攝一張清晰的照片,要求快門速度不低于焦距的倒數(shù)。例如,使用200mm端,快門速度理論上要達到1/200秒以上。選擇光圈優(yōu)先模式就可以隨時方便地通過調(diào)整光圈來提高快門速度。
8擺拍適可而止。有些民俗題材,尤其是即將遺失的文化遺產(chǎn)是需要當?shù)氐纳贁?shù)民族來做一些配合和演示。但是,常言道拍攝風光講究寫意,拍攝人文講究寫實。顯然,過多的干涉或者隨意的擺拍就不符合這一原則。過了頭,反而你拍攝的照片看起來很假,讓人恥笑。所以,“擺拍”要有度。